維C銀翹片事件是近年來藥害事件的最新一瞥。筆者認為,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有關成分固然是此次事件的禍首,但藥品說明書標識不夠明確、社會醫療輔助服務不到位,如執業藥師奇缺也是重要誘因。除此之外,值得人們思忖的還有,常用藥的用藥安全不容忽視。
實際生活中,消費者誤認為常用藥是最安全的藥,在服用時不嚴格遵照醫囑和藥品說明書,自行給藥品用量、次數“加碼”;尤其是中藥,在其毒副作用小的傳統觀念作用下,常被當作保健品來服用。

其實,“是藥三分毒”,不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中成藥還是西藥,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誠如《病例報告數據庫信息分析》中指出的維C銀翹片的使用存在超說明書使用現象,表現為未按說明書推薦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時合并使用與維C銀翹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藥品及對維C銀翹片所含成分過敏者用藥。一些患者容易“想當然”,特別是當出現發燒、腹痛這些常見病時,常常憑經驗吃藥。其實,同樣的癥狀可能由不同的疾病引起,比如,膽囊炎、腸胃炎都會引起腹痛。
從某種意義上說,國人用藥習慣的改變也是遏制藥害事件發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