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縣藥品檢驗所(301600) 劉金平
中國藥科大學(211169) 陳明欣
參苓白術散收載于《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是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炒白扁豆十味中藥組成的成方制劑,具有益氣健脾,滲濕止瀉的功效,藥典標準中有黨參、甘草的薄層色譜(TLC)鑒別方法。為了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更加完善質量標準,筆者采用TLC法對處方中白術、炒白扁豆進行了鑒別研究[1],現報道如下:
1.1 ZF-20C暗箱式紫外分析儀 上海寶山顧村電光儀器廠。
1.2 材料與試藥 薄層層析硅膠預制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110℃活化30分鐘備用。甲苯、乙醚、乙酸乙酯、石油醚(60~90℃)、乙醇、甲醇、甲酸及試藥均為分析純。
1.3 參苓白術散樣品 購于天津市靜海縣老百姓大藥房,陰性對照(按處方除白扁豆按其生產工藝制成的陰性樣品a及按處方除白術按其生產工藝制成的陰性樣品b);試驗用白術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炒白扁豆對照藥材為市售中藥飲片經本所鑒定。

附圖1
2.1 白術的鑒別 取樣品內容物18g,加乙醚30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白術對照藥材2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按樣品的制備工藝制備除白術的陰性對照b,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即得陰性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8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于對照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見附圖1。
2.2 炒白扁豆的鑒別 取樣品內容物(18 g),加乙醇50ml,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炒白扁豆對照藥材2g,加乙醇25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按樣品的制備工藝制備除炒白扁豆的陰性對照,按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制備的陰性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4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 一乙酸乙酯 一甲酸(20:4: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于對照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見附圖2。

附圖2
對參苓白術散中所含白術,炒白扁豆進行TLC鑒別,以對照藥材為陽性對照,以缺主要的樣品作為陰性對照,結果表明,色譜斑點清晰,方法重現性好,陰性對照無干擾,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現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和2010年10月1日即將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均未收載炒白扁豆的薄層鑒別,因此,以上試驗對保證藥品質量控制和將來藥品新標準制定有一定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