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國靜 黃蕊 宋桂英

▲地骨皮

▲香加皮
我國中藥資源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底蘊十分豐富。因品種繁多,有些品種在應用中來源、性狀等方面都不易鑒別,還有混用的情況。現將地骨皮同易與其混淆的品種香加皮進行比較。地骨皮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干燥根皮。香加皮為蘿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這兩味中藥的外觀很容易被混淆。
枸杞:灌木,高1~2m,枝細長,常彎曲下垂,有刺,葉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卵狀菱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花單生或3~5 朵簇生于葉腋;花萼3~5裂;花冠漏斗狀,淡紫色,先端5 裂;雄蕊5 枚;雌蕊花柱伸出冠外。漿果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紅色。花期6~9 月,果期7~10 月。
寧夏枸杞:與上種具有不同特征。花萼杯狀,2~3 裂;花冠筒稍長于裂片,裂片無緣毛;漿果較大。
杠柳:蔓生灌木,高1m 以上,全株具乳汁。莖灰褐色,有光澤,具突起皮孔。葉對生,葉柄長約3mm,葉片革質,卵狀長圓形、披針形,長5~9cm,寬1.5~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腋生。有花數朵,花萼5 深裂;花冠紫紅色,花冠裂片5,中間加厚呈紡錘形反折。內面被長柔毛,副花冠環狀,10 裂,其中5 裂片絲狀伸長,被柔毛,雄花著生于副花冠內面,花心包圍著柱頭,心皮離生,花粉顆粒狀,藏在直立匙形載粉器內,蓇葖果雙生,圓柱狀,長7~12cm,直徑5mm,具縱條紋,種皮長圓形,先端具長約3cm 的白色絹質種毛。花期5~6 月,果期7~9 月。
地骨皮,呈筒狀、不規則卷片狀,直徑0.5~1.5cm,厚0.1~0.3cm,外表面呈灰黃色或棕黃色,具縱橫裂紋或鱗片狀剝落。內表面呈黃白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外層黃棕色,內層灰白色。
香加皮,呈卷筒狀、槽狀或不規則片塊狀。長3~10cm,直徑1~2cm,厚0.2~0.4cm,外表面呈灰棕色或土棕色。栓皮松軟,呈鱗片狀,易剝落。內表面黃白色或淡紅棕色,有細縱紋,質地疏松而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不整齊,有濃厚的香氣,久嗅令人頭暈。味苦,稍有麻舌感。
地骨皮、香加皮飲片性狀鑒別要點:地骨皮氣微,味微甘而后苦,“糟皮白里無香氣”;香加皮有特異香氣,味苦。
北京太洋樹康中藥飲片廠對地骨皮、香加皮的粉末進行了顯微鑒別。在顯微鏡下,將藥材粉末制成顯微切片,可直接觀察。
地骨皮,橫切面木栓層為4~10 余列細胞,有較厚的落皮層,韌皮射線大多寬1 列細胞,纖維單個散在,2 至數個成束,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并含多數淀粉粒。
香加皮,有草酸鈣方晶少數,石細胞長方形或類多角形,乳管含無色油滴狀顆粒,木栓細胞棕黃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
綜上所述,地骨皮主要含砂晶,香加皮含方晶,區別較明顯。
地骨皮和香加皮功能主治也大有不同。地骨皮性寒,味甘,淡,有清虛熱,涼血的作用;香加皮性溫,味苦,有毒,可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由于二者外形相似,故有人誤將香加皮當作地骨皮來使用,且香加皮有毒,使用時應注意區分,以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