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100010)趙凱
骨性關節炎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病變主要影響關節軟骨、滑膜和軟骨下骨等組織。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本病也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自2008年5月~2009年5月筆者用奇正消痛貼膏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43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齡最大73歲,最小45歲,病程在3個月至20年。1.2 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風濕學會(ACR)針對骨性關節炎提出的標準進行診斷:膝關節疼痛,骨贅形成和膝關節主動運動時的摩擦音。臨床表現有疼痛、壓痛和腫脹。X 線檢查:患者均有膝關節負重下正位、軸位X片,初期:骨硬化和骨贅,關節間隙正常。中期:關節間隙狹窄或消失。后期:關節負重面磨損或缺失。
1.3 治療方法 外用奇正消痛貼,每日1次,每次8小時,以14天為一療程觀察療效。
1.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診斷治療標準制定如下治療評估標準:對膝關節疼痛壓痛按不同程度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四級,分別給與0、1 、2、3不同分值(VAS法)。正常:無疼痛0分。輕度:疼痛不影響睡眠不需要止痛劑,1分。中度:疼痛明顯需用止痛劑2分。重度:疼痛劇烈影響睡眠3分。臨床控制:疼痛壓痛完全消失;顯效:疼痛壓痛明顯緩解,積分下降≥2/3,且〉1分;有效:疼痛壓痛減輕,積分下降≥1/3且<2/3;無效:疼痛壓痛無明顯改變積分下降未達1/3。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x ± 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用單樣本t檢驗所有統計學分析均經 SPSS10.0軟件處理。
43例患者治療前后疼痛壓痛VAS法評分結果見附表。臨床控制21例,占48.84%,顯效17例,占39.53%,有效5例,占11.63%,無效0例。愈顯率88.37%,總有效率100%。
附表 治療前后膝關節疼痛壓痛vas 法評分結果(±s)

附表 治療前后膝關節疼痛壓痛vas 法評分結果(±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評價標準 治療前 治療后疼痛 6.5±1.1 1.4±0.8壓痛 7.9±1.0 1.8±1.3
本病中醫屬骨痹范疇,其病機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由于中老年人腎氣漸衰,精血不足,不能滋養骨體,使氣滯血瘀脈絡不暢,骨痿筋弱。這正與現代醫學觀點相吻合。現代醫學認為骨關節炎的發生是骨內靜脈微循環障礙引起骨內高壓,高壓可使組織缺血缺氧,破壞正常內環境,加之外界生物力學變化如外傷磨損,骨質疏松就會導致軟骨破壞,進一步發展會影響滑膜和軟骨下骨等組織,從而使受累關節發生疼痛。通過中藥滋補肝腎,行氣活血可達標本兼治之功。中醫認為通則不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改善微循環降低骨內壓)治其標,通過滋補肝腎,強筋壯骨(增加免疫力)治其本。對本組43例患者臨床觀察,使用奇正消痛貼膏治療均能在兩周內消除或緩解疼痛,恢復改善關節活動功能,且外用劑型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避免了胃腸刺激,作用較迅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