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王順先,何劍*
(1.川北醫學院招生就業處,四川南充637007;2.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637000)
我院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楊雪梅1,王順先2,何劍2*
(1.川北醫學院招生就業處,四川南充637007;2.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637000)
通過對我院2007~201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就業去向、就業區域、男女生就業情況比較等就業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議。
醫學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
作為四川省屬本科醫學院校,培養面向基層的醫學實用人才一直是我院的辦學目的。通過對我院2007~2010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進行深度分析,可以了解我院歷屆畢業生就業趨勢等情況,促進我院畢業生多樣化、高層次就業,建立適用于醫學院校的就業指導體系提供支撐架構,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我院就業率一直位居四川省高校前列,近4年本科最終就業率都在90%以上。近年來,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主要用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療衛生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設施設備購置、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全國各地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大部分都實施擴張策略,基層醫療單位也通過財政撥款,醫院規模、醫療設備得到較大改善。各級醫院人才儲備工作已進入旺盛時期,對以醫學專業為主干的我院畢業生而言,既有國家宏觀就業政策調控,又有行業需求,實現就業是比較容易的,但目前事業單位“逢進必考”的公招制度促使部分畢業生離校后幾年時間都處于參加公招考試的狀態。
2.1 畢業生就業類別分析
醫療衛生單位一直是我院畢業生就業首選,但從2008屆開始,畢業生到非醫療衛生單位就業的比例明顯升高,主要由于2008年首屆英語和公共事業管理兩個非醫學專業學生畢業,他們的主要去向以事業單位和公司為主;另外,醫學專業畢業生到非醫療衛生單位就業已有上揚趨勢,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迫使畢業生不得不先就業后擇業。見表1。

表1 畢業生就業類別(%)
2.2 畢業生就業去向分析
我院畢業生從2009屆開始考研率有很大提高。一方面,學院就業指導課程中“關于鼓勵畢業生升學,提升就業競爭力”的思路初見成效,另一方面,學院碩士學位授予權對畢業生就業直至學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項目比例有下降趨勢。首先由于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畢業生即潛在考研群體,隨著應屆考研率的提高,規范化培訓比例降低;另外國家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政策措施有待完善,如規范化培訓者待遇、地位、分工等與正式員工差別巨大,規范化培訓者再次就業遭遇人事公招考試非應屆、年齡等瓶頸限制。
我院法醫學專業畢業生需考取公務員才能進入公檢法系統就業,因此,在就業指導中,一直鼓勵、引導法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英語等專業畢業生積極報考公務員。近4年公務員錄取比例基本處于3%左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到部隊就業既能強軍報國,又能實現部分同學參軍夢想。1%的就業比例相對以后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目前“預征入伍”、“士官計劃”以及部隊干部身份引進地方畢業生等國家就業促進項目將成為就業新領域。見表2。

表2 就業去向統計(%)
2.3 畢業生基層就業
根據教育部對基層就業統計的范圍:縣級及縣級以下單位就業。我院2007~2010屆基層就業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男生基層就業比例一直高于女生基層就業比例。見表3。

表3 基層就業統計
省外就業比例一直在省外生源比例之上,但是近3年省外就業比例呈現微弱下降趨勢。其中省外就業主要集中在重慶、陜西、貴州、新疆、云南等地。隨著近4年我院雙選會規模、外省參會單位數量的急劇增加,省外就業的比例以及就業基地也在較2006年以前有很大提高。見表4。

表4 省內省外生源與就業比較
我院男女生生源比例在2008~2010屆有了較大變化,男女比例達到1∶1.4左右。男生就業比例一直在女生就業比例之上。學院就業困難群體中女生占七成以上。見表5。

表5 男女生就業情況
在就業率的基礎上分析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有助于學院就業工作整體規劃的制訂、就業指導體系的建立,使學生科學分析自己的主觀條件和客觀需要及可能,使其以最能發揮自己專長和才能的崗位為最佳職業選擇,使每個人既能勝任現有的職位工作,又能充分發揮內在潛力,使人才資源盡量實現合理配置[1]。
目前,國家從中央到地方,事業單位以及國家機關均實行人事改革、績效工資改革。醫療衛生單位基本實現人事、衛生部門聯合公招考試進入的制度。在就業指導中加入“公招考試技巧”、“公務員報考策略”等相關內容勢在必行。
“搶占就業市場,建設就業基地”將是我院近年就業市場開拓的主要思想。首先,以學院60周年校慶為契機,學院建立校友會,通過校友資源,建立就業校友網絡;其次,我院已建有一批實習基地資源,以實習基地為點,拓展周邊區域其他醫療單位為我院就業基地切實可行。同時,在以往與醫院建立就業基地的工作策略上還需進行調整,通過人事、衛生部門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戰略地位初步確定。
就業指導應該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的需求和發展,分析和預測職業發展前景,提高學生的擇業技巧和技能,了解就業指導的現狀和需求是加強就業指導的必然途徑[2]。貫穿就業指導全程化理念,新生入學開始由院系輔導員老師作為主體、人文社科學院老師開展專題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綜合素質提高”等就業指導內容。在進入實習單位前,組織就業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集中授課,包括就業政策制度指導、求職技巧訓練等。在畢業前夕,就業的心理輔導特別突出,利用學院心理咨詢中心的便利,開設“就業心理輔導日”活動,對畢業學生擇業過程中的壓力進行心理輔導、擇業決策咨詢等服務。在對非醫學專業、女生等部分就業困難群體要特別進行就業指導和個別心理輔導。
建立一支熱愛就業工作,具有一定就業常識的教職員工隊伍,主要開展就業基地建設、就業指導工作。不定期對其進行培訓或開展活動,凝聚全院教師力量,對學生就業和職業規劃進行專門研究,并為學生提供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的服務[3]。
基層單位由于人才競爭少,實踐和動手的機會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更為廣闊。著眼于人才強國戰略實施和基層經濟發展需要,讓學生利用寒暑假積極到基層單位進行社會實踐,拉近與基層單位的距離,引導和鼓勵醫學生面向基層就業[4]。
考研率的提高,既能緩解就業壓力,也對最終提升學院學生的就業層次、占領高層次領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全院范圍內營造考研氛圍,開設考研培訓班等,鼓勵和幫助優秀本科生報考,為高層次就業奠定基礎。
[1]魏萍.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高校就業指導的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 2009,8(4):453-455.
[2]孫紅艷,黃紅春,黃從剛,等.當前醫學院校畢業生就業狀態的調查分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9,8(1):107-109.
[3]黃進,陳斌,尹麗娟,等.醫學本科生就業現狀與對策分析[J].華西醫學, 2009,24(5):1223-1225.
[4]楊迪,巖磊,劉彥明.引導醫學生面向基層就業芻議[J].醫學教育探索, 2009,8(3):332-333.
F241.4
C
1673-7210(2010)11(b)-138-02
2010-09-16)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