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華,莊科雄,陳飛強,祝曉聰
(深圳市觀瀾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深圳 518110)
“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初探
周炳華,莊科雄,陳飛強,祝曉聰
(深圳市觀瀾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深圳 518110)
探討如何在醫學臨床實習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各方面工作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學人才。我院自2007年以來在骨科對部分實習生采用“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進行了嘗試,結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出科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病歷考評方面進行統計學分析,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該教學方法值得推廣。
臨床實習;教學法;帶教模式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學習中極重要的階段,是醫學生把課堂醫學理論知識轉化為處理患者和預防疾病能力的關鍵環節,是實現醫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如何培養學生醫療文書書寫能力、提高基本診療技術操作能力、科學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與患者溝通能力等各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使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學人才,一直是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很多教育者做了較多研究,取得了較好成績。羅潤齊等[1]認為臨床實習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單純理論的探討,而是必須扎根于臨床實踐。王健等[2]研究認為實施導師制,規范化培訓方式與內容,實施嚴格的監督考核機制等,對提高臨床規范化住院醫師骨科臨床技能、改善培訓質量具有較好效果。我院自2007年以來在骨科對部分實習生采用“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進行了嘗試,結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我院對進入骨科的2003、2004級90名同一醫學院校的實習生分批,每批5~8名,每1個月輪換1批,隨機分成實驗組(48名)和對照組(42名),實驗組在臨床實習期采用“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即實習生按本院合格住院醫師的職責和要求進行帶教,如患者入院后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實習生如何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大概的發病機制,仔細并較全面的體格檢查,掌握重要的陽性體征(如骨擦感、骨擦音)和具有鑒別診斷意義的陰性體征,分析現有的輔助檢查,作出初步診斷,最后制訂初步治療計劃,開具醫囑和化驗檢查,完成治療性操作(如簡單的清創縫合術、石膏固定術等),規定時間內完成醫療文書。當然實習生上述行為都是在帶教老師嚴格把關和引導啟發下進行,只是實習生發揮了住院醫師主人翁的作用。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帶教模式,以帶教老師的傳授為主導。實習內容均在教學大綱范圍內并與臨床實習內容相吻合,在疾病診治方面,如尺橈骨骨折、股骨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癥等;在技能操作方面,如清創縫合術、石膏固定術等的操作要點、應注意的問題、操作的善后處理等。實習生出科前,進行出科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病歷考評,考評小組由骨科本專業的專家、科主任組成。實驗組和對照組考試考評內容相同。
對進入骨科的2003、2004級90名同一醫學院校的實習生出科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病歷考評的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理論考試和操作技能考試的內容每批實習生都相同,病歷考評的老師均由固定人員擔任。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在出科理論考試、操作技能考試、病歷考評方面,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見表 1。
表 1 實習生骨科成績比較(,分)

表 1 實習生骨科成績比較(,分)
組別 例數 病歷 操作技能 出科理論實驗組對照組P值48 42 96.54±4.45 90.38±4.26<0.01 93.49±2.58 85.40±2.62<0.01 92.84±5.32 89.75±4.13<0.01
臨床實習是醫學生由理論學習向臨床過渡的橋梁,如何提高醫學實習生臨床實習質量,培養合格醫學人才,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課題。陳暉等[3]認為對實習生實施導師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習質量;唐加星等[4]認為領導重視,建立有效的管理體制;加強實習教學管理;組織考核,加強制度實施監控等措施,臨床教學質量獲得明顯提高。我院對部分實習生采用“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總結具有如下優點:
3.1 刺激了實習生求知欲望和學習的主動性
進入臨床實習后,學生已基本脫離了課堂理論教學,臨床知識在骨科傳統帶教方法中主要通過帶教老師查房講解,小講課及病案討論等而獲得,難以脫離被動學習的狀況。“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則以實習生為主體,以住院醫師姿態定位,實習生需要反復、仔細地觀察患者,研究病案,翻閱教材及參考書刊;實習生需要更多地進行互相切磋和向老師求教。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實習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大提高,興趣濃厚,從而使實習質量提高。兩組人員各項成績的差異證實了這一點。
3.2 更好地提高了學生實際臨床操作能力
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和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訓練[5-6]是臨床實習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重要體現。學生對學習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和診療技術操作的興趣比較大,但缺乏對患者進行實際操作的經歷,導致學生只敢看而不敢親自動手做,影響臨床基本技能訓練和常用診療技術操作訓練教學,我院采用“實習生住院醫生化”帶教模式,通過教師的詳細介紹、示范操作,學生進行觀察、參與、體會等,在動手過程中體會各項操作的具體要領,逐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上述兩組操作技能考試結果也說明了該教學模式能明顯提高學生的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1]羅潤齊,葉曉光.淺談醫學生傳染病學實習中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J].醫學教育探索,2009,8(5):510-511.
[2]王健,滕紅林,朱雄白,等.提高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骨科臨床技能的探討[J].中國醫學高等教育,2009(5):85-86.
[3]陳暉,嚴敏嬋,章永川.對臨床實習生實行導師制的實踐與探索[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1):127-128.
[4]唐加星,何梅燕,蔣麗燕,等.規范實習生管理提高臨床教學質量[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113-115.
[5]蘇均平,聞國平,王福美,等.影響臨床實習質量的因素分析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8):91-92.
[6]沈建箴,姚華英.從教學水平評估談臨床實習教學[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5(1):11-14.
R197.322
C
1673-7210(2010)11(b)-104-02
周炳華,男,碩士研究生學歷,主治醫師,廣東深圳人,主要從事脊柱創傷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20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