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宇玲,王文軍,周玉琛
(沈陽醫學院附屬沈洲醫院,遼寧沈陽110002)
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隋宇玲,王文軍,周玉琛
(沈陽醫學院附屬沈洲醫院,遼寧沈陽110002)
目的:比較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的效果。方法:選取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9人,分別進行PBL教學和傳統教學法進行教學,對教學結果進行比較。結果:試驗組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并在培養自學能力、創造力、資料查閱能力等方面獲好評。結論: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教學中優于傳統教學法。
PBL;教學方法;神經外科;課間實習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一直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輸入式”教學方法。在神經外科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由于本專業對神經解剖及生理等基礎知識的要求較高,而后者,尤其是神經解剖學部分往往是學生知識體系的薄弱環節。這就導致學生對講述內容的理解、記憶存在困難,加之畏難情緒的存在,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參與性不高,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以問題教學為基礎的教學(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將整個教學過程納入到真實的臨床問題中,并圍繞若干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教學的方式[1-3]。
它是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提出的一種課程模式,1993年在愛丁堡世界醫學教育高峰會議中得到了推薦,目前已成為國際上一種十分流行的教學方法。
我們嘗試將這一教學法應用于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中,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以期為神經外科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經驗教訓。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沈陽醫學院2005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班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兩個班分別有29人,隨機抽取一個班為試驗組,另一個為對照組。實驗班設組長、記錄員各1名。
1.2.2 試驗組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采用PBL教學法,內容包括,①提出輔助問題:根據大綱要求,將重點、難點及相關解剖學知識點編制成相應的問題,如顱內壓增高的臨床表現、硬膜下/外血腫的常見出血來源、顱底骨折的診斷及處理原則、顱腦的解剖層次、顱底的基本解剖結構、腦脊液循環通路等。②病例設計:選取綜合性強、能覆蓋大部分知識點的典型病例,如急性顱腦外傷患者,同時存在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顱蓋骨骨折、顱底骨折(顱蓋骨骨折線延伸所致)、雙側硬膜外血腫、一側腦挫裂傷及硬膜下血腫。病例中提供主訴、現病史、主要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結果。請學生擬出初步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下一步處理措施,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防治措施等。③任務布置:教學前一周將病例和問題交付試驗組組長,并告知其資料查找來源,由組長對學生進行任務分工,組織學生以輔助問題為線索,查找資料,尋求病例問題的可能解決方案。④課堂討論:由組長主持,記錄員負責記錄發言要點并參與討論。每個成員分別發言,報告各自負責問題的資料查找結果并就病例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或對其他同學所提的問題進行解答。教師在討論過程中適當的啟發和引導,防止“跑題”,并協助組長控制討論進程及時間。⑤教師點評:討論結束后教師就討論中對問題的解決程度、知識的橫向結合能力、知識點的準確性、資料的查找和把握能力、組員間的協作溝通等進行點評。對重點、難點,以及討論中未能解決或分析深度不足之處進行深入闡述。
1.2.3 對照班課間實習教學法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法。
豎爐整體結構經過多次灌漿,但爐殼及煙囪部位仍易燒紅、跑風、冒火,隨著燃燒溫度的提高,燃燒室壓力升高,膨脹加劇,爐墻外側不能抵擋爐內高溫爐料的熱負荷沖擊,導致爐殼及煙囪產生燒紅、變形甚至燒穿,會引起爐內氣流的分布不均,進而影響豎爐產能和銅液質量,也嚴重影響豎爐的安全生產及爐齡。
1.3 評價指標
課程結束后進行問卷調查及考試。考試包括傳統考試和病例分析,分別滿分100分;問卷調查包括該教學法是否有利于培養自學能力、創造力、資料查閱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不同意、不確定、同意分別計1、2、3分。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考試成績結果
傳統理論考試兩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試驗組病例分析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見表1。

表1 神經外科課間實習考試結果(x±s,分)
2.2 問卷調查結果
3.1 PBL教學法對學生的影響
PBL教學法的基本特點是以教師為引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解決問題來學習知識。PBL教學法在國外醫學院校已普遍實施并取得實際成績[4-5]。在神經外科教學中,由于時間或知識抽象等原因,學生的神經解剖學、生理學等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傳統授課方式由于課時限制,對于這部分知識不能進行充分復習,從而導致學生對講述內容理解程度不夠深入,進而影響記憶和應用。應用PBL教學法進行神經外科課間實習教學,學生可以利用課前時間針對自己知識體系的缺陷,通過主動查找資料來進行自我完善。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具有以下優點:①學生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獲得極大的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實現了教師-學生、學生-學生間的多向交流。②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通過自己查找資料而獲得的知識更容易記憶深刻,因此學習效果進一步提高。③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得到加強。④培養了學生的把多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從而初步培養學生以臨床醫生的角度來進行思維。⑤它還可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資料查閱、綜合理解、歸納總結、邏輯推理、語言表達的能力,還可以加強對學生在競爭意識、團隊協作等方面的培養。這些將對培養高素質、高情商的醫療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表2 神經外科課間實習問卷調查結果(x±s,分)
3.2 PBL教學法對教師的影響
PBL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不但對本專業、本課程內容要熟練掌握,還應當具有相關學科知識,并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它還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控制討論的方向及課堂進度等。在教學中力求貫徹現代教育思想,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索、努力進取的學風。
3.3 對PBL教學法的設想
盡管PBL教學方法在國內外醫學教學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可靠的教學效果,特別在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和應用等方面均有明顯的優勢,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學生自學能力較低,不適應PBL教學,更習慣于傳統的授課形式[6]。因此PBL教學法的實施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期間穿插教師集中理論講授課程,兼顧學生的不同水平和興趣愛好。
本試驗中,輔助問題的提出者是教師,在學生逐步適應本教學方法后,可由學生自己提出相應的問題并自己尋求答案,這也與從事臨床工作后所面臨的真實情況一致。通過這種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終生保持不斷學習的能力。
總之,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教學中優于傳統教學法,值得進一步推廣及完善。
[1]楊耀防.典型的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過程剖析[J].國外醫學:醫學教育分冊,1994,15(4):150-152.
[2]王東,仲召陽.PBL教學模式在病理解剖教學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4,13(6):411.
[3]劉春杰,董立珉,康紅鈺,等.PBL教學法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26-127.
[4]Lobb DK,Inman DR,Butler RG.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reproductive physiology[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04,49(5):449-453.
[5]Zhang XY.Try and research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biochemistry[J]. Medical Education,2002,12(6):43.
[6]王堅,李晉云,蘇勁.從PBL教學法談泌尿外科臨床見習的改革[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2,12(16):103-104.
G642.0
C
1673-7210(2010)10(a)-110-02
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