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樣的價位能保證基本藥物安全有效,政府部門在招標的時候應該心中有數。招標的目的是通過團購實現藥品單位價格的下降,而不是生產成本的下降。”
——中國藥學會醫藥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如是說。
▲“現在討論藥事服務費是不會有結果的。”
——朝陽醫院藥劑科主任王鶴堯如是說。他認為,雖然藥師每天很辛苦地搬藥、保存藥品,但患者并沒有感受到,所以不明白為什么要付費,就像到超市買東西不會給收款員付費一樣。
▲“招標采購過程中,招標者必須是購買方,而不能是管理方。”
——中國藥學會醫藥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宋瑞霖如是說。
▲“醫生活在中國比活在美國更不容易。”
——美國阿拉巴馬州醫院可可林中心血管科主任道格拉斯如是說。他認為,相比之下,干擾中國醫生專心工作的牽絆太多。
▲“中國醫療按照系統分科往往會對某一病種的學科發展形成阻礙。”
——衛生部腦卒中篩查防控工程專家組組長張勤奕如是說。他以腦卒中發生的多種誘因為例,指出醫學按照系統分科的弊端。
▲“中國的醫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為這是一種權利和利益的再分配。這種權利和利益分配涉及的利益主體越多,醫改的過程就會越長。”
——中國藥物經濟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關志強如是說。
▲“縱觀多起藥害事件,表面上是由生產企業的制造缺陷造成的,其實品種研發時的設計缺陷才是更大的肇因。”
——北京市藥品檢驗所主管藥師李文東如是說。他認為,應該要求藥品檢驗人員將“質量源于生產”的思路過渡到“質量源于設計”上來。
▲“目前這種沒有約束、沒有邊界的基本藥物政策執行起來很不嚴肅,也助長了地方保護主義。”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如是說。他認為,基本藥物目錄對非基本藥物目錄的補充沒有約束,導致一些省無限制地把本地生產的藥品補充到基本藥物目錄中在當地使用,這是個很大的漏洞。
▲“對于基本藥物,實際上中央已經拿了絕大部分的支出了,何不再往前走一步,干脆全部免費,別再搞什么招標采購了。”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如是說。他認為,凡是基本藥物目錄中的產品,對縣、鄉、村基本醫療機構應該全部免費供應,這筆錢不會很多,總金額不會超過7百億。
▲“有關部門應該承認,現在各地推行的所謂的藥品集中采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集中采購,而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市場準入和第二次定價。”
——中國人民大學醫藥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憲法如是說。他認為,應該把地方政府的準入限價和藥品集中采購區別開來。
▲“藥品招標采購只是藥品流通的一種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如是說。她認為,對于新醫改,要研究的不是招標,而是如何建立一個全新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一個藥品的現代流通體系不僅表現在招標采購上,而且還是一個系統的概念、整體的概念,是一個“全要素流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