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輝
摘要:隨著政府資金的投入方向逐漸轉向基層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領域,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在逐漸減少,而醫院的資金需要量卻越來越大,傳統的籌資渠道和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醫院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公立醫院應該立足于單位實際情況,分析各種籌資方式的特點,從降低成本、控制風險、堅持我國衛生事業宗旨的角度,進行科學的籌資決策,選擇適當的籌資方案。
關鍵詞:醫院;籌資渠道;籌資決策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163-02
我國的公立醫院屬于政府舉辦的帶有福利性質的非盈利性醫院,醫院傳統的資金來源渠道主要有政府撥款和醫院的事業收入。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增長,醫院需要不斷擴大規模、改善醫療環境、購置設備,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醫療服務需要。在目前的形勢下,國家有關醫改政策和方案的重點是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改革補償機制,轉變運行機制,政府資金的投入方向逐漸轉向基層衛生服務和公共衛生領域,對公立醫院的投入在逐漸減少,公立醫院財政預算資金比重相對較低,以江蘇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2004—2009 年的資料為例:財政補助占總收入的比重2004年為3. 42%,2009年為2. 56%,同時,由于醫療保險資金結付不及時,又占用了醫院大量的流動資金,這些情況要求公立醫院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增強市場意識和經營意識,運用多種渠道籌措資金,把握醫院的投資方向,管好用活資金,使有限的資金取得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
我國公立醫院由于受自身單位性質的限制,相較企業來說籌資渠道還很有限。目前,公立醫院的籌資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1.政府財政補助;2.政府貼息貸款;3.外國政府及金融組織借款;4.銀行貸款;5.融資租賃;6.商業信用;7.醫療項目合作。
一、醫院的主要籌資渠道比較
1. 政府財政補助
公立醫院財政預算資金比重雖然相對較低,但其總量較大,來源穩定,不需償還,仍然是公立醫院最重要的籌資方式。財政補助分為經常性補助和專項補助。經常性補助每年納入財政預算,相對穩定;專項補助根據醫院科研、業務范圍擴展、新技術應用、規模擴展等因素確定,醫院應合理安排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研究、多爭取科研課題,同時,醫院還需要加強與各有關部門的溝通,讓有關部門了解醫院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可能解決的辦法,以爭取更多的財政專項補助。
2. 醫療項目合作
醫療項目合作是醫院利用自身的技術、場地、人員、市場優勢與合作單位共同開展醫療業務, 以彌補自身資金和管理的不足,從而達到擴大業務范圍、增收節支的一種籌資方式。這種方式曾經在很多醫院得到應用, 但由于管理不規范,容易鼓勵公立醫院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自身的非盈利性質,在法律上缺乏支持,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這種籌資方式已經逐漸退出。
3. 慈善捐款
接受慈善捐款是許多國外醫院重要的資金來源之一,不僅金額大,且來源穩定持久。在我國因稅收政策、社會氛圍、輿論宣傳等因素的制約, 醫院接受的慈善捐款還主要局限于為個別患者籌集的專項社會捐贈,不僅金額少、比重低,使用方向也僅局限于患者治療所需,無法用于醫院的發展。
4. 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是由出租人融通資金,按照承租人的要求及同意的條件,為承租人購買所需設備,并以承租人支付租金為條件,將該設備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轉讓給承租人,并在租賃期末,可由承租人選擇殘值收購方式轉移所有權的一種具有融資融物雙重職能的交易。融資租賃具有租期長、風險低、支付壓力小、租約不可撤銷等特點, 目前在我國許多醫院,正越來越多的采用融資租賃方式購置CT、核磁共振、伽馬刀等高值醫療設備,通過這種方式,在資金不足、而項目前景看好的情況下,醫院可以通過分期支付租賃費,緩解資金壓力,及時滿足醫院臨床需要。
5. 經營租賃
經營租賃是指除融資租賃以外的其他租賃形式。醫院只擁有租賃資產的使用權,定期支付租賃費,租賃期滿后,資產一般不屬于醫院。經營租賃大多數是因為季節性、突發性的需要而租入的資產,租賃期限較短,以滿足醫院短期需求為目的。
6. 外國政府及金融組織借款
外國政府和金融組織貸款是以中國政府為借款主體,向外國政府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舉借的非商業性信貸。這類借款貸款條件優惠,具有利率低、期限長、借款額度大、設備免稅等優點。但其限制也較多:(1)時間限制。外國政府及金融組織借款,經辦環節多,手續復雜,申報審批時間較長,難以滿足醫院的緊急需求。(2)采購限制。多數國家政府貸款都規定貸款總額的大部分必須用于購買貸款國的設備和技術,通常情況下不能自由選擇貸款幣種,匯率風險較大。(3)投向限制。利用外國政府及金融組織借款主要用于政府主導型項目建設,資金使用領域有諸多限制。
7. 政府貼息貸款
政府貼息貸款是指由醫院償還銀行貸款本金、利息則由政府補助支出的一種籌資方式。政府貼息貸款有助于彌補政府衛生投入不足,通過貼息吸引社會資金投資衛生事業發展。目前,衛生系統對政府貼息貸款還不很了解,在如何利用政府貼息貸款促進醫院發展項目的實施上,公立醫院還有很多需要研究的課題。
8. 銀行貸款
向金融機構取得借款,是目前公立醫院普遍采用的籌資方式。銀行貸款相對其他籌資渠道,資金來源快、審批相對簡單、數額大、限制較少,成為大多數醫院比較青睞的籌資方式。但其利率較高,還款壓力大,醫院應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周密的用款、還款計劃,合理安排現金流量,努力降低貸款利息成本和風險。
9. 商業信用
商業信用是醫院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和結算過程中形成的負債。主要形式有:賒購商品、延期付款,推遲應計負債的支付,采用商業匯票結算,預收住院病人一部分醫療款等。商業信用融資無需支付利息,如果運用得好,可以籌到一大筆流動資金。但是,商業信用融資是一種短期籌資行為,超出使用期不支付欠款會影響醫院的信用;商業信用融資對實力雄厚的大醫院容易,對小醫院則比較困難,對有長期業務關系的單位容易,對無長期穩固業務關系的單位比較難。醫院過多的采用商業信用籌資會損害供貨單位的利益,不利于維護醫院和供貨商雙方的合法權益,所以不能濫用。
二、不同籌資渠道和方式的籌資難易程度、籌資成本和財務風險各不相同。
正確認識不同籌資渠道的適用范圍,是醫院合理籌資的前提條件。醫院要綜合考察各種籌資渠道,選擇最優籌資組合,使籌資成本最低,籌資風險最小。在實際籌資決策中,醫院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合理選擇負債結構、降低資金成本
雖然當前醫院的借款利率相對較低,但由于公立醫院的非盈利性質,醫院沒有醫療項目的定價權,所以對醫院來說,要維持相當于借款利息的收支結余,形勢還是嚴峻的。如果醫院不能很好地控制包括利息支出在內的醫療成本,過高的貸款就可能使醫院面臨風險。公立醫院在負債結構管理中,應盡可能加大無息負債比例,縮小有息負債比例,任何隨隨便便的借款,都可能會使醫院走入困境。
2.嚴格控制財務風險
公立醫院在籌資活動中要引入風險防范機制。高負債運行的醫院一旦出現突發性的資金缺口,無法歸還到期債務,極易發生財務危機,直接影響醫院的信譽和正常業務開展。因此,醫院財務部門要注意保持負債結構安全合理,重點關注資產負債率、權益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財務指標,在籌資決策中樹立風險意識,強化內部管理和內部審計,合理有效地安排資金[2]。各種籌資方式資金成本、風險、使用限制、籌資規模等不盡相同,醫院應該根據實際需求和自身實力,在保證醫院經營發展的情況下,合理選擇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籌資方式。
3.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
在任何情況下,我國衛生事業都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把醫療服務變成牟利的工具。但是現在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出現市場化傾向,公益性質淡化。醫療機構如果通過負債籌資來求得發展,必將加重這種逐利性趨勢。因為醫院不僅要通過創收來彌補運營過程中的人員、物料消耗,還要承擔還本付息的義務,如果公立醫院事前未經過充分論證,科學規劃,很容易形成沉重的債務負擔,為了減輕還款壓力,醫院可能通過增加不合理檢查、治療的手段來創收,這種做法,雖然求解決了醫院發展的資金問題,卻違背了我國衛生事業的根本宗旨和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3]。
4.堅決抵制營利性醫療合作項目
衛生部明確要求所有的公立醫院嚴禁科室承包、出租科室,以及各種名目的營利性合作。營利性就是以賺錢為目的,營利性合作就是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以賺錢為目的組織起來的共同事實或行為。銀行向醫院發放貸款,醫院向其他非醫療機構租賃或融資租賃設備,銀行或其他非醫療機構都是以營利為目的,但他們不直接干涉醫院的經營活動,只是通過收取利息或租賃費達到營利的目的,這種方式是合法的。但如果醫院與其他機構的合作中,雙方采取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非醫療機構直接參與醫院經營管理,則這種合作必將演化為以逐利為目的,是為我國法律所不允許的,醫院在籌資活動中,必須牢牢守住這道法律底線。
籌資渠道多樣化,既解決了醫院資金不足的困境,同時也增加了醫院的運營成本和財務風險,公立醫院的管理者要增強市場意識和風險意識,靈活選擇不同的籌資方式,努力降低籌資成本與籌資風險,使有限資金取得最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操樂勤.國有醫院的籌資渠道及其方式[J].衛生經濟研究,2009,(10):45-46.
[2] 張進.資本時代下非營利性醫院之籌資生態[J].現代醫學儀器與應用,2006,(1):54-58.
[3] 高繼明,胡善聯.負債經營與三級醫院的籌資和補償研究[J].中國衛生資源,2004,(11):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