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萍
摘要:非營利組織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在全面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背景下,深入研討非營利組織發展問題是有必要的。廈門在區域發展中擁有許多優勢,廈門應當進一步發揮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和重要作用,推動全國區域合作平臺的建設。通過分析廈門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廈門非營利組織發展,力求能為促進廈門經濟發展,推動海峽經濟繁榮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非營利組織;廈門;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9-0269-03
廈門地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優勢,及其在海峽西岸建設中的重要性,當之無愧地成為海峽西岸建設的中心城市。所以,廈門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其自身發展的問題,還關系到海峽經濟的繁榮。筆者主要從非營利組織方面探討如何利用非營利組織實現廈門城市綜合競爭力的真正提升和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廈門作為海峽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之一,應該找到適合發展非營利組織的路徑。引導非營利組織在海峽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并結合廈門現實情況,借鑒其他地區的經驗,科學發展非營利組織,這對進一步促進海峽經濟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一、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概述
(一)非營利組織的概念
非營利組織在全球范圍的興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全球人口、貧困和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發現僅僅依靠傳統的政府和市場兩級還無法解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作為一種回應,非營利組織迅速成長并構成社會新的一級。非營利組織的原動力是志愿精神。美國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分校的政治學博士布萊西教授使用綜合分析方法,從組織結構和運行方式出發,給出了非營利組織的五大評定標準,即組織性、民間性(或私有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他認為,非營利組織必須是民間自發產生的,而且必須以慈善募捐或會員會費為資金來源,是社會選擇而非營利發動。清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所長王名認為,非營利組織是指介于政府與企業之間不以營利為目的、主要開展各種公益性或互益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關于非營利組織的概念國內外眾說紛壇,筆者認為可以將非營利組織理解為:以服務大眾為宗旨,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組織。
與非營利組織概念相關的,還有在我國稱呼比較普遍的“非政府組織”(包括“社團組織”、“公共慈善組織”、“志愿組織”、行業學會等),在其他國家還有“第三部門”、“獨立部門”、“草根組織”、“免稅機構”等叫法。這些概念從不同角度反映了非營利組織的性質和特點。由于定義上的差別,不同國家在對非營利組織范圍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差異,在法律上對非營利組織的界定范圍也不盡相同。
(二)非營利組織的特殊作用
非營利組織能夠對經濟社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的有,在解決就業等方面已經成為重要的途徑,也能夠彌補社會結構的殘缺與福利供給不足,在社區服務、養老助殘、教育文體、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等公共產品供給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非營利組織具有市場、政府無法替代的特殊動能。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性及其體現出來的社會機制,使得它能集社會力量于一身,致力于市場、政府顧及不到的社會公益事業,從而有效滿足市場、政府所不能給予的社會需求。
第一,有效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人不僅僅是經濟性的人,更是社會性的人,需要情感的寄托,有與人交往的渴望。這些利益主體在強烈的歸屬感覺的支配下按照地緣、興趣、志向等組成不同類型的非營利組織,滿足了各自心理與社會需求。
第二,有效滿足特定群體對公共物品的需求。眾所周知,公共物品因具有不可分割性和排他性,只能靠非市場的力量來提供。政府雖說是提供公共物品的主體,但它提供的服務只是滿足公眾無差別的需求,對于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多元化需求與偏好,只有靠非營利組織來補充。
第三,有效滿足對邊緣性社會群體的救助,比如窮人、失業者、老弱病殘婦孺等等,這些弱勢群體構成了一個社會的邊緣性社會群體。
二、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現狀
(一)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基本情況
由于民間非營利組織更符合國際社會對非營利組織的理解,并且由于其中規模較大、組織較為完善的多已在民政部門登記,統計資料較為齊全,因此,這里僅就已登記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情況作簡要分析。
1.非營利組織的發展已具一定規模
近幾年來,廈門市的民間組織發展很快,目前已登記的民間組織有1 780個,單位和個人會員總數30多萬。根據廈門市民政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民辦非企業單位367個。其中,市級單位48個(教育類3個、衛生類1個、文化類4個、科技類15個、體育類8個、勞動類16個、其他類1個);區級單位319個(教育類301個、文化類2個、科技類2個、體育類1個、民政類13個)。近年民政局沒有再次進行統計,但總體來說,非民辦組織的數量呈上升趨勢。廈門愛樂樂團、廈門市蓮花醫院、廈門英才學校、廈門康橋中學、廈門城市現代舞團、廈門市新商貿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廈門市鷺達視光學職業培訓學校、廈門市迪杰特傳媒與教育科技研究所、廈門市海滄區老人大學9個民辦非企業單位聯合倡議,自覺踐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樹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良好社會形象,促進民辦公益事業的發展。至2005年底,市、區兩級的社會團體596個。其中,市級社團424個、區級社團172個。在424個市級社團中,行業性社團91個、學術性社團145個、專業性社團33個、聯合性社團155個。另外比較知名的非營利組織廈門市慈善總會自1994年10月成立以來,圍繞“安老、助學、助孤、幫殘、濟困”宗旨,積極開展各項慈善救助。
2.非營利組織呈快速增長的勢頭
數據顯示,1996—2009年間,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數量不斷增加,各類非營利組織的數量都有所增加,其中民辦非企業單位增長最快。民辦非企業單位已經成為廈門地區非營利組織的主體力量。
3.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從事教育、社會福利和衛生活動為主
廈門市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活動范圍已涉及眾多領域,但以教育、社會福利和衛生活動為主。這一點和全國的大部分地區的非營利組織形式是很相似的。
(二)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發展面臨的問題
1.非營利組織的被認知程度偏低
盡管改革開放以來,廈門市的非營利組織有了很大發展,但其規模、總量都處于較低水平。相比臺灣地區,差距較為明顯。非營利組織在臺灣人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大部分的非營利組織都是民間辦的,它們與居民的關系很密切,可以更靈活、更有效率地適應和滿足居民的需要,從而也減輕政府負擔。而在廈門大部分市民只能對一些大型的非營利組織較為熟悉,對其他一些慈善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非營利組織處于較陌生的狀態。
2.非營利組織的專業化程度不夠
專門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能對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非營利組織在教育、科研、醫療衛生、社會服務以及文化娛樂等廣大社會領域都有所涉及,這就要求非營利組織成員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而大部分人還停留在非營利組織只要有心參加就行的階段上,大部分為兼職人員,這樣精力投入也不夠。非盈利組織只有更專業化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教育、科研、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發展,為海西經濟社會的發展奠定比較堅實的經濟基礎。
3.非營利組織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要限制其消極因素
廈門市的非營利組織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在發展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握非政治性。在發達國家的非營利組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服務型的,即做善事、扶貧助殘這些工作,這一類在中國發展沒有問題;另一種是倡導性的,在我國可能會比較敏感,把握不好的話,就區分不了是政治問題還是社會問題,很可能是開始放,出了問題后再一刀切。其次要把握非營利性。現在很多名義上的非營利組織實際都在營利,一些人創辦民間組織也是為了小金庫。另外,宗教也一定不要介入,在發達國家宗教組織與非營利組織也是分開的。
三、促進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非營利組織的市場營銷力度
在廈門市,事實上有很多白領愿意做志愿者,卻不知道找誰,要在哪里做,這需要非營利組織自身的引導與整合。在現代社會,非營利組織與營利組織一樣,同樣面臨著機構成本與競爭者的壓力。非營利組織在面對籌資困難、信任危機時,很有必要開展市場營銷,為公眾與組織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以爭取更廣大民眾的理解、支持與合作。非營利組織可以利用市場營銷的理論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知名度,進而提高其被公眾認知的程度。
(二)加強對非營利組織成員的相關培訓
非營利組織要完成使命,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賴于組織成員的貫徹和執行。非營利組織需要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由于非營利特性,非營利組織更需要重視對組織成員進行培訓。廈門市的非營利組織應該在認清使命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宣傳教育的手段,使組織成員真正地具有歸屬感和認同感。另外,由于受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非營利組織成員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較低的情況下,沒有合理的人才流動和專業化培訓會使非營利組織人才缺乏的問題雪上加霜。因此,應加強對組織成員進行宣傳和培訓教育,并通過各種有效的激勵手段的運用改善現狀中不足的地方。目前大量從事社區活動的非營利組織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質量以滿足廣大社區居民的要求,獲得相應的支持。
(三)結合廈門本地歷史文化傳統,加強交流合作
廈門與臺灣有著特殊地理、歷史、人文淵源關系,同時又是改革開放度最高的經濟特區,擁有對臺、環境、港口等獨特優勢,是臺商投資的熱點城市。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中,廈門將起到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牽引作用,廈門的獨特的閩南文化可以讓廈門非營利組織與臺灣非營利組織更加容易交流合作,進而學習到臺灣非營利組織運作的先進經驗。因為臺灣整體素質和精神狀態有著較高的水準,很多人將服務于社會看成是一件有意義且光榮的事。而廈門是全國最早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地區之一, 經濟外向度較高,人文優勢明顯, 形成了開放包容、虛心吸納、思辨敏銳、敢闖敢試等為特征的閩文化資源,適當引導民眾通過加入非營利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建設,可以使得其自身素質在非營利組織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爭取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援助
目前,國際非營利組織每年向發展中國家同行提供大量資金,并且還為他們提供道義和技術上的支持。廈門市非營利組織也應當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參與國際合作和國際交流,這樣可以更好地借鑒國外非營利組織的先進管理理念,改進組織內部管理,同時使國際社會能夠較全面地了解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情況,樹立廈門市的良好形象,增加其對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援助,這些都將推動廈門市非營利組織的發展。
(五)豐富籌資舉措
籌資的渠道除了上面提到的爭取國際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援助外,還可以適當地增加些經營性收入。長期以來,一直有觀點認為非營利組織不應該有太多的經營性收入,認為非營利組織的主要資金來源應當是捐贈收入。但實踐證明,非營利組織的收入來源大部分是經營性收入。一般認為,非營利組織經營性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不超過50%即可。在香港,非營利組織中經營性收入占到收入的40%以上。非營利組織還應爭取政府的財政支持?!妒澜玢y行發展報告》和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險成本》中提到,國外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來源于私人收費的占47%,來源于民間捐贈的占10%,來源于公共部門的占43%。公益捐贈是非營利組織與其他類型組織相區別的特點,也是非營利組織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廈門市非營利組織還應加強本身的制度建設,采用民主化和規范化的工作方法,保證公開化和透明化的資金運作,讓人們了解非營利組織的宗旨和目標,喚起人心底的社會責任,增加公益捐贈。
參考文獻:
[1] 陳萍,梁新潮.福建非營利組織的構建與發展[J].福建行政學院報,2007,(3):93-96.
[2] 李超.非營利組織的市場營銷[J].科技創業月刊,2005,(12).
[3] 孫倩.美國的非營利組織[J].社會,2003,(7).
[4] 劉雪,張陽.中國就業問題成因探源[J].經濟論壇,2004,(4).
[5] 王名.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6] 廈門概況[EB/OL].http://tieba.baidu.com/f?kz=243407760.
[7] 羅宗美,張春霞.談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5,8 (1):21-26.
[8] 洪恒實.廈門經濟特區建設25 年成就輝煌[N].國際商報,2006-12-28.
Discussion about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Xiamen
CHEN Pi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department,Xiamen sea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Xiamen 361012,China)
Abstrac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a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 important force,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c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e ro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 bank economy area a backgrou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pth the problem of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to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Xiamen has many advantages, Xiamen should further develop in the west bank economy area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us and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platform. By analyzing the Xiamen nonprofit consortia develop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in Xiame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amen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play a role.
Key word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Xiamen;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