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蘭 梅 子
新聞的本質與自由曾經是新聞界反復討論過的命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事件不時地發生,新聞的本質和自由又不斷地被提了出來。新聞的生命是真實,新聞事件真實的規律性、必然性是新聞的本質;新聞自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新聞的自由和評說,只能是對事件本質和真相的報道。
任何一起社會事件的發生都有根源,都有它內在的本質。對它的報道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消息、通訊、專訪、現場直播、評說等等,無論采取什么樣的形式都應該是客觀的真實的反映,否則,就是對新聞的任意捏造。西方新聞媒體為了商業利潤,制造“賣點”,總會不遺余力地發布那些“爆炸新聞”,它們認為只有這種聳人聽聞的“爆炸新聞”才可以吸引受眾。那些政治、軍事、經濟、社會中的突發事件和反常態的事件成了它們極力追逐采訪和評說對象。它們追求“轟動效益”“矛盾效益”,除了制造“賣點”以外,還有著它們背后的財團利益。這種財團利益與各地域的社會制度、政治態度、經濟體制等相關聯。這種財團總希望自己扶持的輿論媒體能夠在各地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輿論宣傳,企圖改變當地的政治的、軍事的、經濟的、社會的現狀。
新聞自由是以不改變新聞事件真相為前提的,因為新聞真相的本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列寧曾經說過:“吹牛撒謊是道義上的滅亡?!敝挥兄v真話,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社會。因為講真話,才是我們的力量所在。(作者單位:南昌廣播電視報 南昌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