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
中國戲曲是世界三大戲劇體系之一,既然能稱之為體系,就說明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戲曲是以演員為載體的,而作為演員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創造完美的舞臺人物形象,這個形象要靠演員的表演才能體現出來。中國戲曲有一套完整的、相對固定的表現手段,那就是被稱之為“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四功五法。其中“五法”之一的身法,也稱之為身段舞蹈,是舞臺表現的重要組成部分。假如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去掉了舞蹈身段,那就不成戲曲了。所以說,戲曲的舞蹈身段是演員塑造舞臺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表演藝術是再創造的藝術,是行動的藝術,是老一輩藝術家們從生活中提煉加工而成的,它能夠有力的體現生活的內容,再通過演員的舞蹈身段的表演,既能體現出不同人物和環境的變化,同時也起到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作用,它不但有鮮明的節奏感,造型美和明確生活含義的特點,而且它的表演還能強調人物情緒的表達和提示人物的內心活動。
演員是通過自身的形體變化來組織體現情緒動作的。如《林沖夜奔》中就運用了大量的舞蹈身段來體現他被奸人陷害,發配滄州的思想情緒。這場《夜奔》從唱腔到身段,既體現出了他一個八十萬禁軍教頭的一身武藝無法報效國家,從英雄淪落為配軍的無奈和怨恨,也體現了他離鄉背井,懷念妻兒的那種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悲苦之情。其中“望家鄉,云路遙”的唱詞和他那換槍、倒把、跨腿轉身、翻身、弓步遠指的組合身段就體現出了他有家難回的悲哀,體現出了他此時此刻的情緒。
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打虎上山”一場也用了大量的舞蹈身段體現出了為民族解放,為了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這段唱詞和身段舞蹈既體現出了對戰友的思念,想到了軍民攜手就要打敗豺狼的美好時刻,和他那充滿激情和昂揚的斗志。他騎馬跨躍山澗的飛叉、盤馬、勒馬等舞蹈身段則體現了他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情壯志。同時還體現出了他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澗和震撼山岳的雄心壯志,無不體現出不同人物、不同環境和不同的情緒。
再如我演《三八六一向前進》中小燕子的其中一場戲,可以說是用了大量的舞蹈身段來完成的。在燕子唱 “忍傷痛,冒雷雨,駕輕舟,渡山洪”的唱詞中,在推船、上船劃船的動作中,運用了翻身、反蹦子、烏龍絞柱、屁股坐、平轉和醉步等舞蹈身段,這一系列身段,既體現了燕子劃船在風大浪急中被狂風刮倒、被山洪巨浪打的倒退,直到兩腿綿軟無力,腳步蹣跚。同時也體現了燕子與惡劣的天氣英勇搏斗的環境和情緒,最后把劇情推向了高潮。燕子舍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感動了全村人,最終完成了維護留守婦女兒童的使命,換來了彩虹滿天,繁花似錦。
由此看來,戲曲的舞蹈身段確實能夠起到推進劇情的發展,充分表達不同人物的情緒,體現不同環境,塑造和豐滿舞臺人物形象的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通過演“小燕子”這一角色后,在我的演員生涯中又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使我的戲路得到了拓寬。
該戲公演后,得到了領導、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但我也深深體會到“藝無止境”的道理,明白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演員,還得在“四功五法”上下功夫,特別要在“身”法上下苦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藝,不斷加倍努力,塑造出更多、更加完美的舞臺人物形象來回報社會、回報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