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毅
長江三角洲指長江和錢塘江在入海處沖積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蘇省東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東北部。這里是我國目前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隨著長三角經濟圈的日益成熟,文化演出市場獲得了空前的大發展,這里擁有一流的演出場所,一流的舞美、燈光、音響設備,有一流的經紀、經營團隊,具有豐富的演出資源。表演者、演出場所和演出經紀機構是演出市場的經營主體。表演者包括演出團體和個體演員,是藝術生產者。演出場所是藝術生產與消費的集合點,是演出活動的依托。而演出經紀機構不僅是表演者、場所和觀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而且越來越發揮出參與藝術生產的作用。在有些情況下,三者可能是一個緊密的集合體。
長三角演出市場在經歷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突飛猛進,急劇擴張階段,以及接踵而來的徘徊不前甚至不斷滑坡,港臺與國外入境演出畸形發達,泡沫繁榮階段以后,已走向穩定發展的道路,規模有序而又充滿生機活力的演出市場體系正在形成,初步呈現出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長三角演出市場主體上來看已初步形成了演出團體、演出公司與演出場所三類演出經濟實體分工配合協作發展的主導格局,在演出團體整合方面,于2001年9月成立了江蘇省演藝集團,擁有11個院團(涵蓋12個藝術種類),擁有16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20位文華獎個人類獎項獲得者,27位藝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并與2004年8月20日整體轉企改制,正式以市場主體身份參與競爭,面向觀眾走向市場,一批優秀作品深受群眾歡迎,一批青年演員脫穎而出,藝術生產力、創造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長三角地區江、浙、滬兩省一市的31家演出經營實體(演出公司)首度攜手,組建了長三角地區的首家文化聯盟:長三角演出聯盟。聯盟遵循“資源共享、風險共擔、減少成本、效益共增”的經營方針,聯手打造長三角區域演出市場,促進區域性演出產業發展。長三角演出聯盟的成立,有利于演出商降低演出成本,有利于抑止高票價,同時扼制區域內演出界的無序惡性競爭,在新的平臺上進一步弘揚民族藝術,促進中外文化藝術的交流。隨著長三角經濟的發展與壯大,文化演出的要求不斷提高,劇院強強聯手已成為必然趨勢。為不斷創新、發展、繁榮長三角地區演出市場,中國東部劇院聯盟破繭而生,加大了劇院交流,建立文化聯系形,成地區文化潛力。劇院聯盟是演出市場發展的需要,是推動區域文化繁榮需要,它已成為廣大演出場所不可缺少的合作組織。東部劇院聯盟的成立,為實現聯盟單位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共同發展,充分挖掘劇院各自所在地的資源,促進院團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滿足長三角地區演出市場的蓬勃發展,增加經濟效益并贏得市場優勢。從演出類型來看,營業演出取代計劃演出成為整個地區演出活動的主要部分,部分計劃演出開始具有營業性質,向著營業演出的方向演變。計劃演出包括政府舉辦的藝術節、評獎、匯演、調演和節慶演出等,雖然所占比例不大,但規模大、水平高,影響廣泛,具有強烈的代表性、示范性、導向性。從長三角地區整個的演出結構、布局與形式來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已經收到明顯成效,港臺歌星充斥演出舞臺,嚴重沖擊演出市場協調發展的不正常狀況得到控制。在各地政府的提倡與扶持下,高雅藝術與民族優秀藝術的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大幅增長,社會反響熱烈,如江蘇省昆劇院的昆曲《1699桃花扇》,江蘇京劇院的《飄逸的紅紗巾》,江蘇省歌舞劇院歌舞音畫《茉莉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新編越劇《梁祝》等都是此期間涌現出的具有時代深度和強烈藝術震撼力的優秀劇目。
當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廣播影視影像等大眾視聽媒介越來越成為人們文化消費的主要途徑,在文化市場的總體份額中所占比例日益擴大,地位逐漸上升,給演出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危機和挑戰。受二元經濟結構的影響,我國演出市場也表現出明顯的二元結構特征。演出單位和活動過度集中于大城市,而農村地區則比較貧乏。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縣城和鄉鎮,不僅為民間劇團,也為高水平的演出團體甚至外國來訪團隊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開拓農村演出市場,除依賴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外,改革文藝體制是最主要的推動力。一句話,市場的發展必須用市場手段才能真正奏效。另一方面,長三角地區的演出市場仍然處于起步與培育階段,還不完善和成熟,整體上還不夠繁榮,還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國有演出單位計劃體制的色彩依然濃厚。一些演出團體只管生產,不管市場,只管投入,不管產出,市場意識淡薄。一些演出公司忽視市場信息,盲目經營,缺少合格的演出經營人才;市場體制不完善,價高質次的演出較多,高出場費、高場租、高票價等“三高”現象連鎖反應,惡性循環,成為演出經營與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非法演出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罷演、色情怪異表演、虛假義演等惡劣現象還時有發生,擾亂了演出市場的正常秩序,激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長三角演出市場經營者要發揮自身優勢,注重地方特色,揚長避短,努力振興與發展本區域內演出市場。專業演出團體要走出劇場小舞臺,邁向社會大舞臺,積極為長三角地區經濟建設服務,為各行各業服務,演出場地由劇場擴展到體育場館、歌舞娛樂場所、旅游景點;擴展到部隊、學校、廠礦、企業;擴展到農村廣闊天地,演出形成日益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