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英
藝德,是一個演員的職業操守。演員是公眾人物,他們的舉止行為,往往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藝德也是衡量一個演員思想道德的基本標準。
作為評彈演員,他們的言行談吐對社會產生的影響,雖然可能沒有某些影視演員來得大,但他們長年四季奔赴各處,服務社會,他們的藝德同樣不能忽視。評彈演出,俗稱“說書”,說的故事不論是歷史事件還是現代題材,它們的主題都是宣揚正義、揚善懲惡的,對人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那么,評彈演員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呢?首先,“道不傷道”。在同一地方,若有演員在二家或更多的書場同時演出,稱為“敵檔”。有些演員在“敵檔”過程中,因為業務不如對方,所以在書臺上講一些中傷對方的言論,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其實,你在談論人家的時候,聽眾會如何看待你?你的不道德行為,也不可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得不償失,何苦呢?還有些演員在“敵檔”過程中,業務勝過了對方,就驕傲自滿、目空一切。他們有時也會講一些貶低對方的言語,結果,引起聽眾的反感,弄巧成拙。有藝無德,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好演員。彈詞藝術大師蔣月泉曾對學生秦建國講,“學藝先學做人”。這個做人的內涵就是藝德。這句話值得每一個評彈演員深思。蔣月泉如此教誨學生,說明他自己首先做到了這一點。蔣月泉這般的造詣和名望,尚且如此,何況一般的演員呢?
其次,評彈演員大多演出都與聽眾面對面,二者關系相處得如何,也反映出了演員藝德的好壞。有的演員到一個地方演出,結束離開時,聽眾依依不舍,爭相提了行李送上汽車或火車。這是和演員謙虛為人、高尚的藝德分不開的。而有的演員在演出過程中,因為聽眾對他提了建議,結果懷恨在心,借書中人物,影射、辱罵聽眾,藝德敗壞。其實,聽眾對你提建議,是對你愛護,你為何忠言逆耳?難道他們非聽你的書不可嗎?另外,也有些演員唯利是圖、藝德惡劣。耳聞有一檔演員,明日書場就要開書,他隔日對場方提出高報酬。書場承受不起,他就不進場。消息傳開,有的聽眾言道,從今之后,不聽他的書。評彈是服務性行業,有時不計酬,也要作一些公益性演出。請問,你為何要斤斤計較、自斷其路呢?
“德藝雙馨”這是對每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一個藝人,非但要有高超的技藝,更要有崇高的藝德。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作為文工作者首當其沖,在弘揚民族文化時,切勿忘記要嚴于律己、藝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