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暮艷
在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并向周邊農村延伸的今天,面對著城市的夾擊和包圍,作為江南新農村的一個基層文化工作者,不得不思考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在新形勢下搞好基層的文化工作。
農村人向往城市,羨慕城市生活,他們渴望在自己的家鄉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找到城里人的感覺。現在,隨著交通的便利讓城市與農村的距離日漸縮小。但由于農村文化處于邊緣化境地,農民缺乏應有的文化娛樂生活,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那么他們的思想素質、精神品位也就日漸降低,低級庸俗的娛樂活動應運而生。當前,表現最為突出的現象是賭博的風氣越來越盛,迷信之風也頗為流行,農民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的侵害。但他們自己還“蒙在鼓里”。要改變這種現狀,絕不是“一朝一夕”,但又必須抓住“一朝一夕”,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分析一下目前農村基層文化工作的現狀。
1.工作對象的老化。隨著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深入實施,農村“計生三戶”呈上升趨勢。子女不在身邊,老來孤單;生病不但無人照顧,甚至連說話人都沒有;兒孫不在跟前,不能享受天倫之樂;缺少精神寄托等的現象越來越多,農村尤為普遍。加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年輕人紛紛進城務工,留下年邁的雙親在家。在廣大農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還有五保戶、孤寡老人等等,需要照顧的人越來越多。而我們對這一現象好像缺乏足夠的重視。
2.工作方法的簡化。基層文化工作的切入點在哪里,我們組織開展的一些活動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合群眾的口味,是惠及大多數還是極個別等等,是否是為了搞活動而搞活動,或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等等,是搞些活動熱鬧熱鬧,還是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是領導要搞還是老百姓需要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如果不這樣,那我們的工作方法就流于形式,簡單而粗糙,得不到老百姓的認可和支持。
3.工作效果的淡化。我們經常會發現,認真組織的活動,領導也非常重視,甚至投入也不少,最后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的不多,或者說熱鬧場面一過,什么也沒留下,群眾沒什么感覺,也沒給他們留下一絲震撼或一點感動甚至一點感想。如果你滿懷希望問他的感受,他會木然地回答你“就這樣吧”,讓一個為之付出很多的你感到失望、甚至痛苦。這說明我們的工作還缺乏創新。
1.要幫助農民構建的新時代的精神家園
誰給貧乏的農村文化注入新鮮“血液”?誰來構筑農民的精神家園?我想,首先應該是政府,最后的落腳點就在基層文化組織和個人。我認為農民精神家園的核心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健康樂觀的心態和正確的道德觀。要在他們的家園播種這樣的內涵只有靠農村基層文化組織的引導。有一項調查顯示,63%的農民認為業余生活“單調”;72%的農民表示對文化的需求“很強烈”或“較強烈”;57%的農民表示目前離滿足自己的文化需要還“差得遠”;82%的農民希望改變這種現狀。不可否認,隨著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趨旺盛,富裕地區農民的文化需求更為強烈,他們渴望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2.要增強文化活動的針對性、豐富性
要緊緊抓住農民最關心的內容與最感興趣的形式開展文化服務。工作的理念要創新,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出奇方能制勝。文化活動不能老是停留在低水平、老面孔上,只是在過年過節時象征性地開展一點文娛活動,忽略了農民群眾的參與性,缺乏吸引力。內容上要吐故納新,擴大含量。要切實改變過去文化活動只滿足于搞些簡單的文藝表演的現狀,多增加富有時代特色、更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文化活動項目。農村文化活動節目應以農民為主體,貼近鄉土農村生活。如既要廣泛開展歌舞、書畫等演賽活動,也應適時舉辦不同類型的音樂、法律、電腦、種植養殖等農家小院循環經濟方面的培訓,滿足人們求知、求富、求樂、求美等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形式上應勇于出新,靈活多樣。鄉村文化活動要走出狹窄巷道,融入廣闊天地。通過寓教于樂、深入人心的文化活動,幫助農民群眾樹立全新的價值觀念,調整農民群眾生活模式,改善人際關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3.要努力提高農村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素質,這是做到第1、2點的必要保證。
首先,學習知識技能,加強實踐,不斷增強創新的“底氣”。通過學習使自己掌握世界、探索世界的新角度,新手段和新思維,在學習中不斷積累,在學習中進行革新和創造。其次,敢闖敢干,推陳出新,不斷增強創新的“朝氣”。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識優勢,思維優勢,敢于突破條條框框,做到沒有先例的嘗試干,沒有本本的摸索干,沒有現成經驗的創新干,敢于創造性的提出新方法,開拓新思路。再次,敢于面對壓力,敢于應對挫折,不斷增強創的“勇氣”。創新是一種艱苦的創造性實踐活動,要始終保持不懈、不怕失敗的毅力和恒心,不低頭,不服輸,不氣餒,不退縮。最后,勤于思考,勤于創造,不斷增強創新的“靈氣”。在學習和實踐積累的基礎上多動腦,多思考,多創造。在創新中解決問題,在創新中求得發展。
總之,基層文化工作,必須始終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條主線。基層文化工作是整個文化工作的基礎,擔負著直接開發文化工作與創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任。基層文化工作對于陶冶人民群眾的情操,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有著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基層文化工作擔負著引領農民走向豐富的精神生活的重要職責,從這個意義上說,是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經之路,再往大點說,基層文化工作是農村逐漸城市化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