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根
內容摘要:唐代的輝煌表現在諸多方面,而其中詩歌的興盛尤為突出。在這里,本文無力亦不敢妄對煌煌大唐各個時期的詩及詩人有何指評,只能借用當時詩人的名句為題目,以此來簡介一下唐代四個不同時期詩人詩作的不同特征。
關鍵詞:唐代 詩人 詩作 特征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創造了激情與榮耀的時代。其絢麗的光芒照耀至今。它的輝煌表現在諸多方面,而其中詩歌的興盛尤為突出。在這里,本文試圖借用當時詩人的名句為題目,以此來簡介一下唐代四個不同時期詩人詩作的不同特征。
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初唐,約從唐建國始到唐貞觀年間,是一個新陳代謝、漸入佳境的過渡時期。被譽為“初唐四杰”的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是這個時期的代表詩人。除此還有張若虛、陳子昂等人。他們的詩一反前人輕浮柔弱的風格,擴大了詩歌題材的領域,給后世很大的影響。這時的唐詩,正如新春剛剛動綠的梅柳,清晨海天之際初現的霞蔚。
二、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偉大詩人李白神游八荒氣吞天地的詩作,我認為是領悟唐代詩歌特別是盛唐詩歌最好的注解。盛唐大致指唐玄宗開元年間到唐代宗大歷前這段時間,在詩的王國里,群星閃耀,風云翻卷,江流浩蕩。這是唐詩的極盛時期。其標志是:
1、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巨匠型詩人、被譽為詩壇上最偉大的雙子星座的李白和杜甫相繼出現。
2、創作出千古絕唱,堪稱頂級一流的大詩人層出不窮,各領風騷。
3、這個時期詩歌體派紛呈,尤其是帶有中國詩歌普遍性主題和意義的邊塞詩、山水田園詩詩等大量涌現,并形成帶有個人風格的詩歌流派。同時,各種詩歌的體式也臻于定型成熟。
4、后人所評唐詩中為壓卷力作的作品,絕大多數都出自盛唐詩人之手。
具體的說:李白的詩,代表著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最高水平。王昌齡、高適、岑參等人的邊塞詩把時代的主旋律表現得高昂激越。“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高適《送渾將軍出塞》)“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慷慨豪邁,令人神往。孟浩然的田園詩清高疏淡,“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王維則諸體兼擅,蔚然大家。他不但是唐山水詩派的領袖,也是最能全面反映盛唐詩壇水平的杰出詩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清麗芊綿中傳達出盛世的青春氣息和健康向上的激昂請調。
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更是盛唐詩歌的集大成者。諸多詩體,他無一不精,其詩歌總體成就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地步。但最讓后人敬仰的,卻是他在感受民族苦難時所表達出來的悲憫情懷和憂國憂民的高貴靈魂。
三、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從唐代宗大歷到德宗貞元前后這段時間稱為中唐。經過“安史之亂”,唐帝國元氣大傷,詩的王國雖明麗如昨,但盛唐氣象已黯淡失色。中唐的詩人們在詩歌里無意識的就滲入了些許悲涼與迷茫。
這個時期的一批優秀詩人有李益、劉禹錫、柳宗元、戴叔倫等。他們緊承盛唐余韻,繼續創造著詩歌的神話。“腰懸錦帶佩吳鉤,走馬曾防玉塞秋”(李益《邊思》)“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江煙雨杏花寒。”(戴叔倫《蘇溪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在絢爛斑駁的背景里,總是涂抹著幾縷冷色。
中唐詩歌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高張“詩歌合為事而作”的旗幟,以大眾化的詩歌語言和超爾不群的詩歌創作卓然成為大家。“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長恨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白居易不象杜甫,他不是那個時代的記錄者。他的大部分詩,“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輝,是偉大的同情心使詩人成為偉大了。”
四、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唐文宗開成年前后至唐亡,是晚唐,杜牧和李商隱可為代表。這是唐詩發展全過程中的最后一波高峰。杜牧的詩俊朗爽達,明媚沆轉。可生于末世,哀音難免。“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秋夕》)“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泊秦淮》)李商隱一代才華,身世卻幽怨寂寞。“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無題》)而其千古絕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登樂游原》)只用短短十個字,對一個漸行漸遠的輝煌時代唱出了最后也最沉痛的挽歌。
唐詩的興盛有其內在的原因。唐帝國建立后,國勢強大,經濟繁榮,文化開放,詩歌本身的發展,全面而廣泛的交流融合等等,都為唐詩的興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造就了蔚為大觀的唐代詩歌。
沒有壯美瑰麗詩歌的唐朝讓后人是難以想象的,偉大唐帝國的輝煌也許會黯然失色。所以唐代詩人和詩歌,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后人最可敬仰的對象。我們應該為擁有他們而自豪!
(作者單位:武漢軍械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