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天才畫家凡·高在成名之前,曾在一個礦區當過一段時間的牧師。
有一次,他跟工人一起下礦井。當升降機不斷往地底降落時,他陷入巨大的恐懼之中。顫巍巍的鐵索“嘎嘎”作響,箱板左搖右晃,所有的人都默不作聲,任憑這臺機器把他們運向深不見底的黑洞。這種感覺,如同隨時準備掉落進地獄之中。
事后,凡·高問一個神態自若的老工人:“你們是不是習慣了,不再感到恐懼了?”這位坐了幾十年升降機的老工人答道:“不,我們永遠不習慣,永遠感到害怕,只不過我們學會了克制。”
素材延伸與運用:
1. 有些生活,你永遠也不會習慣,但只要你還活著,這樣的日子就得一天一天地過下去。面對困境,你必須學會克制,學會忍耐。只有把最壞的日子捱過去,剩下的就會是好日子了。
2. 當人改變不了環境時,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的心境。
蘇聯著名地質學家弗·阿·奧勃魯契夫把每個工作日分成“三天”。“第一天”是從早晨到下午兩點,他認為這段時間是最寶貴的,要用來安排最重要的工作。“第二天”是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在這段時間里,他認為做相對輕松的工作比較合適,如寫書評或各種筆記等。“第三天”是從晚上六點到夜里十二點,這段時間他則用來參加會議、看書。他說,一天變“三天”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延長了。
美國的夏威夷島上,學生們上課時,總是先背誦一段祈禱詞:昨天已經不見蹤影;今天已經跟你在一起,但很快會過去;明天就要到來,也終會消逝。抓緊時間吧,一生只有三天。
素材延伸與運用:
1. 把時間合理分配、有效應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延長我們的生命。
2. 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3. 對時間有緊迫感,人的生命就會因此變得富足很多。
許多年前,我在農村上初中時,放學后就得回家放牛。說是放牛,其實也就是把牛拉到村頭的河堤上,將牛繩子的一端綁上棍子插在地里,就可以了。我經常一邊看書,一邊照看著牛。
一天放學比較晚,我回到家時,看到牛已經被父親拉到河堤上了。那頭牛正使勁地噴著氣,扭動著身子吃身邊的青草,并試圖往其他地方挪動,但繩子緊緊牽住了它。我怕牛餓著,趕緊跑回家,又找來一根繩子,把原先那根短繩接長了許多,然后看起了我的書。
過了一會兒,父親來了,他責怪我說為什么要把牛繩子放得那么長。這時,我才注意到:在以長繩為半徑的圈子里,牛并沒有成片地吃草,而是東一塊西一塊地吃,而且它還想往更遠處吃去。
父親說,繩子放得越長,牛就越不會認真努力地去吃草,它會變得挑三揀四起來。
父親收回了接長的繩子。果然,牛并沒有挨餓,而是很快吃得飽飽的。
到如今,我還記著父親說過的話。那里面確實藏有樸素的哲理。
素材延伸與運用:
1. 有時候,人的選擇太多,就會不懂得珍惜。
2. 放縱的愛,并不能保證讓被愛者獲得更好的生活,甚至會適得其反。
美國華裔青年孔慶翔既沒有漂亮的面容,也沒有圓潤的嗓子,然而他卻闖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成為了美國的一名職業歌手,出了許多張專輯并大受追捧,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
2004年,貌不驚人的華人小子孔慶翔參加了美國綜藝節目《美國偶像》。他不僅五音不全,而且臺風滑稽,讓現場觀眾和評委都大跌眼鏡。評委克威爾尖酸地嘲諷他說:“你到底會不會跳舞?你在臺上的表現簡直用笨拙與麻木都難以形容,并且毫無唱功可言,你的聲音只讓人感到聒噪。”面對評委的責難,孔慶翔卻平靜地回答:“我知道我唱得有些差,但我沒有遺憾,因為我做出最大的努力了。”由于該節目是電視直播,全美國的觀眾都為孔慶翔的言辭感動,聲援之聲立刻四起。
一時間,孔慶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多家媒體爭相報道他在節目中的表現。于是孔慶翔紅了,成了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緊接著,孔慶翔與KOCK以及FUSE兩家唱片公司簽訂了第一張專輯《Inspiration》(《靈感》)的合約,并于2004年4月6日在全美發行。專輯第一周的銷量便成功登上了美國公告牌獨立大碟榜的冠軍寶座,并擠入公告牌流行榜前40位,氣勢逼人。孔慶翔也成為在美國知名度最高的華人之一。
素材延伸與運用:
1. 在美國人看來,“我已經盡力了”是一個人對待一件事情最好的態度。既然一個人“已經盡力了”,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嘲笑他呢?
2. 橘生淮南為橘,淮北為枳。這樣的事件在中國必然難以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和反響。中國人更看重做事的實力,而美國人更看重做事的態度。不同的環境和文化會影響人的不同看法。
3. 孔慶翔的成名是一種偶然,但其中又藏著一種必然——他付出了努力!
美國西北鐵路通車后,一個小鎮成了重要的交通樞紐。為了賺些零用錢,鎮上一些孩子在火車上賣起了爆米花。其中有個10多歲的小男孩,常坐車的乘客都認識他。因為他的爆米花加了奶油和鹽,比其他人的更美味可口,通常會一售而空。
沒多久,其他孩子都開始效仿這個小男孩的做法,紛紛在爆米花中加入奶油和鹽。此時,小男孩注意到,入冬后的暴風雪常會導致列車停駛,而乘客所帶的食物嚴重不足,于是他有了新的主意:趕制出大量三明治帶上車賣。結果,三明治很快被搶購一空,他也賺得比賣爆米花更多。
一時間,賣三明治的孩子又多了起來。小男孩意識到這樣下去,產品一定會滯銷,于是他又設計出一種帶有一排排小洞的箱子,賣起了冰激凌。新商品立刻受到乘客歡迎,小生意火爆一時,其他孩子又是一窩蜂地效仿。
小男孩感嘆生意難做,又低價賣掉了箱子,重新賣起了原汁原味的爆米花。因為其他孩子此時銷售的還是改良后的爆米花,再加上他注意控制進貨數量,所以小男孩的爆米花還是可以當天賣完。
不久,周邊城鎮的孩子也加入了上火車兜售的行列,小男孩意識到這種混亂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于是果斷地退出競爭,埋頭于學業中。果然,3個月后,鐵路部門發出通告,禁止在火車上銷售食物。
當其他孩子還在為鐵路部門該不該限制經商自由而爭論時,這個名叫保羅·高爾文的男孩已進入中學,后來又用掙來的錢上了大學,畢業后他進軍無線電行業,創立了世界知名的摩托羅拉公司。高爾文說:“與失敗相比,更可怕的是躺在成功的溫床上睡大覺,忘記了時刻避開成功的陷阱。”
素材延伸與運用:
1. 他人目光尚未注視的地方,正沉睡著非凡的機遇。
2. 只懂得跟風效仿,一輩子也只能跟著別人身后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