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紅
黎明,一抹淡青。
遠山被省略了許多層次,剛剛出浴的是樹、農舍、野花和所有的植物。
有夜的痕跡掛在葉瓣上,晶瑩剔透。偶爾,山雞的啼叫,震落星星香甜的夢。
一縷白色的光帶,浮游于山水之間,以至在爬滿籬笆的紫紅色扁豆花上,纏成結子。
穿藍印花布的少女,在河邊汲水。黎明很年輕,山水很年輕,你手上的那只陶罐已很古老,盛滿依然年輕的早晨。那乳汁般的清泉,叩開山村夢幻般的寧靜。
游向村頭的小路,猶若一枚問號,詢問少女的腳步:是去澆灌門前那纏繞的藤蔓,還是去沏開鄉村清新的黎明?是漿洗那淡色的風景,還是去蒸熟熱氣騰騰的生活?……
故鄉在記憶中,漸成暖色的風景。
(選自詩集《驛站》)
【賞析】這是一章色彩感很強,具有畫面美特色的散文詩。詩人的觀察很細,筆調柔潤,將一個鄉村汲水少女的寧靜美,放置于一幅曙色初萌的山水之間。由于他的筆觸精細,尤其是整體意境的把握,成功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將人物與環境,情與景交融的轉型散文詩的典型,比起那些粗疏,淺直的作品,要耐讀得多。
詩的前半部分,完全用于描寫鄉村,汲水女尚未出場,已為她作好了背景的烘托。大至遠山、農舍,小至葉瓣、雞鳴,甚至“爬滿籬笆的紫紅色扁豆花”,全都“編入”背景,其實都是為汲水少女的“畫像”而設。
我注意到,這位汲水少女的形象,從面容到體態,幾乎無一字交代,但是她的詩化美的形象,卻已躍然紙上。黎明年輕、山水年輕,唯那只陶罐“已很古老”,這一筆我覺寫得很到位,古老的陶罐“盛滿依然年輕的早晨”,是這章散文詩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有了這一筆,再加上其前其后的許多“附加”,汲水少女的形象,她溶入鄉村黎明之素描中的色彩和意境,便水到渠成地勾勒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