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思考:以京津冀經濟圈為例3

2010-11-28 07:41:34張煥波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5期
關鍵詞:新能源經濟企業

張煥波 齊 曄

(1.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北京100084;2.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北京100017)

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戰略思考:以京津冀經濟圈為例3

張煥波1,2齊 曄1

(1.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北京100084;2.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北京100017)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保證能源安全,許多國家開始發展以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為代表的低碳經濟。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大背景下,積極采取節能減排措施,新能源產業也迅速發展。京津冀經濟圈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以京津冀經濟圈為例,提出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思考。從低碳經濟的定位、發展模式和核心競爭力三個方面,相應提出具體戰略建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發展階段,低碳經濟發展的內容應該有所不同;對于我國來說,低碳經濟的關鍵是低碳產業發展,能夠通過提供低碳產品、服務創造價值;除了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政府應該注重國內市場需求的開辟;根據地方的優勢不同,可有意識地打造不同特點的低碳企業集聚;針對某一產業,可以就所處不同的產業鏈環節進行分工;京津冀都市圈,依托已經建立的各種合作協議,可以就低碳經濟發展形成低碳城市聯盟;要從技術、人才、品牌和碳市場等方面逐漸培養低碳核心競爭力。

低碳經濟;京津冀經濟區;氣候政策

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影響當今世界進程的重要因素。為了應對氣候變化,各國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戰略和政策來推動溫室氣體減排。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保證能源安全,許多國家開始發展以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為代表的低碳經濟。2008年,全球有1 200億美元投資于新能源[1]。隨著2012后國際碳排放空間的確定,新能源市場的規模將會更為迅速增加[2]。京津冀經濟圈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的進程,需要結合具體國情發展低碳經濟。因為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是不同的。本文以京津冀經濟圈為背景,研究適合中國發展的低碳經濟的定位,發展模式和核心競爭力問題,提出一些戰略性思考。當然,由于低碳經濟仍然是一個在動態演變中的概念,許多概念及政策工具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 京津冀經濟圈低碳經濟發展概況

京津冀經濟區是繼珠三角和長三角之后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三大引擎,經濟發展的活力日益增強[3]。2007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人口占全國7.33%,生產總值約占全國的11126%,能源消費總量約占全國的1317%。區域之際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北方地區大通關建設協作備忘錄》,《泰達宣言》,《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商業發展報告》,《關于建立京津冀兩市一省城鄉規劃協調機制框架協議》,《京津冀地區共同建筑市場合作協議》等一系列的區域合作協議的簽訂預示著京津冀經濟區將進入全面合作發展階段。

從節能減排效果來看,北京能耗指標在全國處于最低水平,下降幅度也最大。天津能耗也較低,下降幅度僅排在北京之后。河北的能耗處于全國中等水平(見表1)。

在新能源產業方面,河北保定和天津發展時間較早,北京近期也開始重點規劃發展(見表2)。北京借綠色奧運發展契機,實現經濟轉型,大力促進新能源消費。近期更是著力發展新能源產業。2009年3月,成立我國第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4]。2009年6月,占地面積約2.5 km2,重點定位于發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北京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在北京揭牌,這標志著首都新能源產業進入聚合發展新階段[5]。

天津在從老工業城市轉型中,新能源產業取得明顯的成效,已形成以鋰離子和鎳氫電池、薄膜太陽電池、風電裝備為主體的綠色能源產業集群[1]。近年來,天津新能源產業平均保持了40%以上的發展速度。2007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6.3億元,同比增長103%[6]。河北省著力在保定、邢臺兩市構建新能源技術設備產業化基地,逐漸形成以天威英利、晶龍集團、中航惠騰為龍頭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集群。“十一五”期間全省新能源建設總投資將達302億元。2008年,河北風電的裝機容量在全國居第二位,年底預計將達到100萬kw,以100%的速度逐年增長[7]。

表1 2005-2007北京、天津和河北能耗變化Tab.1 Change of energy intensity for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表2 京津冀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Tab.2 Developmentof new energy industry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2 低碳經濟的定位

2.1 低碳經濟發展內容定位

關于低碳經濟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概念的不清晰容易帶來發展的盲目性。概括起來,低碳經濟涵蓋了幾方面的內容:一是要改變增長模式,發展低消耗高產出的經濟;二是強調生活方式的改變;三是提高能效;四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從產品流程來看,新能源設備制造(如風電設備),新能源生產(如風電場),新能源使用(生產和生活消費)也都涵蓋在低碳經濟的范圍。類似,其他提高能效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也都屬于低碳經濟。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發展階段,低碳經濟發展的內容應該有所不同。發達國家特別強調低碳產品的應用,例如英國的低碳經濟和日本的低碳社會規劃特別強調在建筑、交通、生產等方面降低碳排放。我國目前仍處在城鎮化、現代化、國際化、工業化的關鍵階段,發展是我們最關鍵的事情[1]。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我國低碳經濟發展不是意味著碳總量的減少,而是碳強度的下降。因此,對于我國來說,低碳經濟的關鍵是低碳產業發展,能夠通過提供低碳產品、服務創造價值。如果沒有以提供低碳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活動為基礎,而只是完全應用別的國家或地區的產品來降低碳排放,那么不還算真正意義上的低碳經濟。目前,京津冀地區在發展內容方面基本明確,北京主要發展新能源汽車,風電和太陽能研發;天津的風能設備制造,鋰離子和鎳氫電池、薄膜太陽電池;保定主要集中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備制造。對于低碳產品和服務的應用要根據具體的經濟發展情況和推廣低碳產品和服務的需要來量力而行。例如保定和邢臺都推出了太陽能小區,保定還建了一個太陽能大廈“電谷錦江國際酒店”。這座作為五星級酒店使用的大廈總裝機容量可達0.3 Mw,相當于一個小型發電站,發出來的電不僅供大廈使用,還可直接并入電網。這些措施能夠一定程度上促進對本地企業的低碳產品的使用,更大的效果是為本地產業和企業做了廣告推廣。而真正的大面積使用太陽能光電,由于成本原因,目前在很多地區還很難實現。北京和天津,由于經濟發達,居于全國前列,在使用低碳產品和服務上可以走的更遠,可以成為新能源應用的示范城市。

2.2 低碳市場定位

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為低碳產品和服務開辟了市場需求。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有大量的發展空間。除了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政府應該注重國內市場需求的開辟。金融危機中,國際市場需求的疲軟對國內經濟產生的影響說明我們在發展低碳經濟中更需要關注國內市場的培育。一方面國內市場的培育可以為保證低碳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從長期來看,也是保證我能源供應安全和獨立的必然途徑。更為重要的是,國內市場的發展有利于低碳產業發展核心能力的培育。因為如果只是關注國際市場,由于國際需求的限制,我們的產品很可能就處于產業鏈的低端,容易成為只是代理加工的工廠,不利于核心技術的創新和品牌的培育。而國內市場可以政策性的選擇一些國內制造的高端產品,豎立國內品牌。

京津冀地區本身光能,風能資源豐富。尤其是河北,風能資源儲量在7 400萬kw以上,技術開發量在1 700萬kw左右;在太陽能方面,張家口和承德每年光照都在3 000-4 000 h,屬于太陽能可利用的二類地區。另外,國家重點在西北、東北、華北“三北”和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風能發電。京津冀地區與這些地區的交通聯系方便,低碳產品和服務有這廣闊的市場空間。

但是,目前由于新能源發電成本高,尤其是光電,在國內的應用還存在大的障礙。我國已經開始對并網光伏發電項目,財政原則上按光伏發電系統及其配套輸配電工程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其中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對于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和基礎能力建設項目,主要通過貼息和補助的方式給予支持。

除了在新能源供應方面的政策補助,還需要在新能源使用方面提供便利的基礎設施。例如河北汽車大企業的石家莊雙環已有一款電動汽車在美國上市銷售,由于擔心國內配套設施跟不上,國內暫無開發計劃。河北長城汽車的3款新能源汽車都已經基本開發成熟,計劃2010下半年起就陸續上市。但是廠家擔心內到時候車上市后因為充電不方便而沒人買而計劃延遲上市。新能源使用的基礎設施不完善,導致產品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就缺乏研發的動力,相比國外企業就容易耽誤研發時機。

3 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

3.1 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領域內互相聯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機構集合。交易成本、規模經濟、競爭優勢、知識溢出是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因素[8]。從國內的經驗來看,低碳產業發展呈現集群發展的特征。例如保定市的中國電谷,建成和在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制造企業共7家、太陽能光伏、LED企業12家,風電葉片生產企業4家、葉片配套企業7家、整機制造企業5家、風電控制及逆變系統制造企業5家、電力自動化行業企業29家、儲能行業企業11家、輸變電行業企業5家、高效節能企業6家。濱海新區已經聚集了近30家風電整機生產商、主要部件以及為主機配套的企業,包括丹麥維斯塔斯公司、美國雷可德集團等一批世界風電巨頭,成為我國風電設備生產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北京八達嶺新能源基地也已匯集了中材科技、中國節能投資集團、英利(中國)綠色能源、中科院電工所等一批新能源領域的企業和研發機構。從這些地區產業集群的特點來看,主要是低碳企業本身的集群。政府在這些企業的集群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一旦形成集群,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應該以為提供企業良好的環境為導向。政府的重要作用就是建立科技園、建立適合科技園發展的外圍環境、建立公共風險基金、建立孵化器,把大學作為地區發展的重要因子來發展[9]。根據地方的優勢不同,可有意識地打造不同特點的低碳企業集聚,例如北京八達嶺新能源產業基地可以重點打造企業研發中心集群。需要強調的是不同類型的集群,需要的集群條件可能存在不同。例如以技術研發為基礎的集群,實際上是與傳統企業集群有區別的。傳統的產業集群是企業首先集群,然后企業吸引人才;而創新性的產業集群是人才的集群,光吸引企業是不夠的,還需要吸引合適的人[10]。因此,政府制定吸引企業的政策的同時要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

3.2 區域分工與協作

發展低碳經濟應避免各地雷同生產。從短期來看由于低碳產品市場需求的激增,或許能夠獲取高額的利潤,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的支持,往往流于惡性競爭。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北京,天津和河北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低碳行業方面沒有出現明顯的雷同現象。例如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以及定位新能源產業的研發中心、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的八達嶺新能源基地。天津在風力發電設備、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具有長期積累。河北在太陽能和風電設備制造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盡管保定和天津都有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但在保定主要是以國有企業為主,而天津的風電多是外企名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這種特色需要結合各自的區位優勢繼續保持。

除了發展內容的分工,針對某一產業,可以就所處不同的產業鏈環節進行分工。例如保定市盡管在太陽能和風能設備制造方面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但是從核心技術的培育來看,缺乏可持續供應的低碳人才。而北京在人才聚集方面具有優勢。那么這些企業可以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而制造仍然可以放在交通方便、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保定。天津在制造、技術和人才方面都具備較強的實力,更為重要的是天津具有交通物流優勢,擁有海、路、空、鐵多式聯運的交通體系,對外聯系便捷,對內輻射力強。在產業發展上就應該注重這種交通優勢的配合。

3.3 低碳城市聯盟

經濟地理研究表明,區域形成城鎮體系支撐了區域發展。城鎮體系中的中心城市,是經濟聚集與交易、教育的中心,也是最富有公共設施建設能力。城市低碳化在低碳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英國低碳城市聯盟計劃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LCCP)建立了一個包含Bristol,Leeds和Manchester的低碳城市聯盟。在聯盟內,關鍵部門減排指標,碳足跡,節能方法,治理機制方面都可以實現合作開展。當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概念也逐漸形成,依托已經建立的各種合作協議,可以專門就低碳經濟發展形成一個低碳城市聯盟。在低碳經濟發展規劃,低碳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上充分合作。分享發展經驗,共同做大低碳產業,開辟低碳市場。

3.4 管治模式

在低碳經濟發展中,需要政府的積極參與。但是參與的方式和范圍需要慎重選擇。例如在發展低碳產業集群時,對于低碳產業集群的基礎設施和集群內部的服務機構采取何種供應模式,是市場主導,還是政府主導,還是混合管治,值得深入研究。從目前的京津冀集群態勢來看,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發揮了主要作用。但僅靠政府的推動遠遠不夠,低碳經濟的發展更需要相關企業自下而上的主動去尋找機會。相比政府,企業可能對那類技術走在前面,還有什么潛在的能源技術有更為專業的了解。管治的另一重要問題是如何防止行業壟斷,促進市場競爭。對那些容易壟斷的行業,政府要采取措施引進市場競爭、實行馳管制,允許多種所有權性質的企業進入[11]。在京津冀區域內,還要防止低碳經濟出現區域壟斷性。

3.5 分散型小城市發展模式

國內很多城市提出了要發展低碳城市的規劃和政策。目標是在整個城市的改造和擴張中,通過一些類的措施來降低建筑和交通等能源的使用。但作為處于城市化進程的中國,還應該探索另一種低碳城市發展模式。那就是根本改變過去向大城市靠攏,人口不斷集中的發展模式,建立分散型的小型城市發展模式。這些小型的城市在建設,使用過程中都以低碳為目標。小城市有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使用。從可再生能源的的生產和使用特點來看,分布式能源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而地域上分散的小城市可以有效地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互動。從交通方面,分散型小城市可以解決目前大城市人口多、車輛多造成的交通堵塞,上下班路線長的問題。在小城市內部,自行車、電動車可以成為主流交通工具。城市之間可以規劃軌道交通。從建筑方面,大城市的聚集造成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以高層建筑為發展導向。而高層建筑的能耗遠遠高于低層建筑。小城市由于人口不是很密集,可以更多的建設低層建筑。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范圍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石家莊、滄州、張家口、承德8個地市。在低碳城市發展中,一些資本、技術和政策可以針對性的向一些中型城市傾斜。長遠來看,縣級城市可以作為分散型城市建設的重心。

4 低碳經濟的核心競爭力

4.1 自主創新

京津冀地區的新能源企業在技術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國新能源企業主要的核心技術采取與國際企業合作開發或者購買許可的方式獲得。如果不能通過自主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優勢,那么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還將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這樣即使擺脫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也陷于對于西方低碳能源技術的依賴。因此,低碳經濟發展,通過自主創新形成競爭優勢是關鍵。由于低碳經濟發展剛起步,相比其他行業,在低碳技術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并不是很明顯。因此,政府應該特別注重在低碳技術方面采取措施鼓勵技術創新。北京應該積極利用自己的研發優勢,人才優勢積極發展低碳技術,加強京津冀地區低碳技術領域的信息交流。政府需要積極探索技術創新機制,推動各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橫向合作,促進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與應用。

4.2 低碳人才

人才是實現自主創新的關鍵因素。低碳技術人才尤其缺乏,很多企業都是自己培養,或派人員到國外培訓。北京和天津聚集了許多著名高校。北京有高校52所,其中重點高校23所,占全國重點高校總數的1/4。北京高校中有500個博士培養點,1 081個碩士培養點,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一半以上分布在北京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北京地區每年開展的科技課題達3萬多項,取得科技成果1萬多項,獲國家級獎約占全國的30%左右。天津市2007年度參加科技和人文社會科學統計的高校有18所,高等院校中共有自然科學教學與科研人員18 844人,研究與發展全時人員615 915人年[12]。但是從目前來看,在學科設置上,還很少有學校專門開設低碳技術相關的專業。坐落在保定的華北電力大學于2006年在全國首開“風能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但是目前開設此專業的學校并不多。一方面大量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新興產業招聘不到需要的人才,這樣的情況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國家需要盡快考慮在有相關學科優勢的學校開設低碳技術專業。同時對國外相關專業的技術人才,也重點引入。除了學校培養低碳人才,企業也要通過豐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吸引和留住低碳人才。

就京津冀地區而言,由于教育和研發上的優勢,可以率先在高職,本科,研究生不同層次開展低碳經濟相關教育。由于企業已經積累了相關經驗,學校可以和企業合作培養低碳人才。另外,可以以北京為中心,建設區域性低碳技術人力資源培養合作平臺,充分發揮教育行業的合作優勢。并且區域間要完善促進人才流動的政策。為了促進區域之間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的開放,政府應該重點消除限制要素特別是人才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諸如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和戶口管理制度上進行大膽的改革,使勞動力能夠不受限制地按照市場規則和自由、自愿的原則流動。

4.3 品牌

在京津冀低碳經濟的發展中,除了企業品牌的培育,要特別注意培育基地品牌或者園區品牌。在發展高技術產業園區時,品牌的概念被大家接受。例如,美國的“硅谷”,中國臺灣的“新竹”,印度的“班加羅爾”,北京的“中關村”。品牌效應擴大了園區的影響,對于擴大市場,吸引人才和資金起到了重要作用。品牌園區使得整個產業得以興旺發展。實際上,保定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例如,從2006年2月,保定市政府正式提出“中國電谷”發展構想。2006年11月,保定市政府出臺了《保定市關于鼓勵投資中國電谷”建設的若干規定》。2006年12月,保定國家高新區被商務部、科技部列入首批18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在2007、2008兩年間,先后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基地(可再生能源)”、科技部“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政策平臺支撐。“中國電谷”已經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創新和發展的戰略平臺[13]。保定在高新區品牌方面有兩個很好的經驗可以借鑒,一是注重宣傳,保定政府從提出概念的開始,就對“中國電谷”包裝,進行注冊、網上運營等;二是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在稅收減免、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用地保障、行政審批等方面給出了優惠政策。

4.4 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與稅收都是限制碳排放的手段,目前由于我國不承擔具體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國內的碳交易體系還沒有開展。征收碳稅同樣達到減排的目的。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是我國當前推進節能的主要政策工具。我國正在對能源稅和碳稅進行研究論證。從歐美的經驗來看,都傾向于使用碳交易的方式。至于中國采取什么樣的政策工具,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益和成本,進行詳細的論證。從國際接軌的角度來看,碳交易更有利于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減排合作,因為國際上的合作都是對碳定價,以碳交易為基礎。如果征收碳稅,與國際合作時還要另外進行碳核實與定價,增加了國際的碳交易成本。但是由于碳交易設計及執行比價復雜,根據歐洲的經驗,很容易造成交易無效率。如果先就某一區域采取探索性嘗試,在此基礎上總結更為穩妥。從能源供應和生產,人才,政策,區位優勢等方面京津冀地區相比其他區域有更明顯的優勢。實際上在碳交易方面,京津兩地走在了全國的前列,有了一定的基礎,分別建立了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北京環境交易所。從歐洲的碳貿易系統和美國州層次的總量控制與交易計劃來看,都是有多個地區參與。單純北京和天津都略顯單薄,可以考慮率先在以京津冀地區為實驗區率先開展碳交易。

References)

[1]劉琳.發改委: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正在起草[EB/OL].(2009-7-23)[2009-8-3].http://www.022net.com/2009/7-23/46205633285553.html.[Liu lin.NDRC:Guid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2carbon Economy is Being Drafted[EB/OL].(2009-7-23)[2009-8-3].http://www.022net.com/2009/7-23/46205633285553.html.]

[2]REN21.Renewables Global Status Report2009Update[R].http://www.ren21.net/globalstatusreport/g2009.asp.

[3]張濤,鞏志宏.京津冀簽署交通一體化合作備忘[EB/OL].(2009-5-18)[2009-8-18].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5/18/content-16562349.htm 2009-05-18.[Zhang Tao,Gong Zhihong.Transport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Memorandum Signed by Beijing and Tianjin[EB/OL].(2009-5-18)[2009-8-18].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5/18/content-16562349.htm.

[4]王軍.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成立[EB/OL].(2009-3-14)[2009-8-5].http://www.022net.com/2009/3-14/502872242496332.html.[Wang Jun.Beijing Foundation of New Energy Auto Industry Alliance[EB/OL].(2009-3-14)[2009-8-5]http://www.022net.com/2009/3-14/502872242496332.html.]

[5]李舒.北京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EB/OL].(2009-6-10)[2009-7-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10/content-11520448.htm.[Li Shu.Beijing to Build a New Base of Energy Industry[EB/OL].(2009-6-10)[2009-7-11].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10/content-11520448.htm.]

[6]周潤健.天津高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有四大優勢[EB/OL].(2008-5-31)[2008-5-31].http://www.022net.com/2008/5-31/446835412687229.html.[Zhour Runjian.Four Advantage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ergy Industries in Tianjin Hi2tech District[EB/OL].(2008-5-31)[2008-5-31].http://www.022net.com/2008/5-31/446835412687229.html.]

[7]支斌,唐沙砂.河北:新能源產業期待國家政策傾斜 [EB/OL].(2008-9-9)[2009-7-5].http://022net.com/2008/9-9/424767193078005.html.[Zhi Bin,Tang Shasha.New Energy Industrial Look forward to the National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Hebei[EB/OL].(2008-9-9)[2009-7-5].http://022net.com/2008/9-9/424767193078005.html.]

[8]劉麗,張煥波.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問題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47-52.[Liu Li,Zhang Huanbo.Study of Cultural Creativity Industry Cluster Development in Beijing[J].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6,(3):47-52.]

[9]RoosMW M.Agglomeration and the Public Sector[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4,(34):411-427.

[10]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United States.Basic Books,2002:25.

[11]劉筱,王錚,張煥波.政府在地區間信息化建設合作中的作用[J].中國經貿導刊,2006,(13):32-34.[Liu Xiao,Wang Zheng,Zhang Huanbo.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Inter2regional Cooper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J].China Economic&Trade Herald,2006,(13):32-34.]

[12]齊晶晶,王樹春,楊志強.京津冀地區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9,(5):23-27.[Qi Jingjing,Wang Shuchun,Yang Zhiqiang.Analysis of Aggregation Effect and Diffusion Effect in Jinjinji Zone[J].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2009,(5):23-27.]

[13]王雯雯.低碳城市建設中的治理與制度分析—以保定市為例[D].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9.[Wang Wenwen.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and Institution in Low2Carbon City Development:The Case of Baoding[D].Masterπs thesis of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of Tsinghua University.]

[14]Johnston D,Lowe R,Bell M.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of 60%Within te UK Housing Stock by te Year 2050[J].Energy Policy,2005,(33):1643-1659.

[15]賀超1利用資本市場加快陜西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對策[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09,22(5):45-481[He Chao.Strategy on Developing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of Shaanxi Province Through the Capital Market[J].Journal of Xiπ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22(5):45-48.]

[16]陳迎,潘家華,莊貴陽.斯特恩報告及其對后京都談判的可能影響[J].氣候變化研究進展,2007,3(2):114-1191[Chen Ying,Pan Jiahua,Zhuang Xiangyang.The Stern Review and Its Possible Impactson Post2Kyoto Climate Negotiations[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07,3(2):114-119.]

Strategic Thinking on Chin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Taking the Jingjinji Zone as the Example

ZHANG Huan2bo1,2QI Ye1
(1.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Chin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Beijing 100017,China)

In order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and ensure energy security,many countries have begun the developmentof low2carbon economy,represented by new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s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ing a resource2saving and environment2friendly society,China actively takes energy2saving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New energy industry isalso rapidly developing in China.Jingjinji Zone(Beijing2Tianjing2Hebei)as Chinaπs important economic growth pole in the low2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accumulated advantages.Taking Jingjinji Zone asan example,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trategic thinkingof Chinaπs developmentof low2carbon economy.From three areas,the low2carbon economy positioning,developmentmodel and core competencie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concrete strategies: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stagesof development,have different contentsof low2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for China,the key of low2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o provide low2carbon products,services,and create low2carbon value;in order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market,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loring of the domesticmarket demand;according to difference of local strength,the governmentsmay consciously create different low2carbon clusters;each region couldmake divisions to different industrial chains.Jingjinji Zone,relying on a variety of cooperation agreements that have been established,should form a low2carbon cities alliance;the region should accumulate a low2carbon core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technology,personnel,brand and the carbonmarket.

low carbon economy;Jingjinji Zone;climate change

F061.3;X22

A

1002-2104(2010)05-0006-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0.05.002

2010-03-12

張煥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氣候變化政策、低碳經濟與國際經濟。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際碳排放權分配方法評估的多國氣候保護宏觀動態經濟模型”(No.70903045)“科技部科技支撐項目“全球環境變化對我國的影響研究”。

(編輯:劉呈慶)

猜你喜歡
新能源經濟企業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今日農業(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門”的背后
風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風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在线91| 国产96在线 | 国产迷奸在线看|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日韩在线中文| 欧美高清国产|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av在线人妻熟妇|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午夜看片|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 九色免费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综合狠狠|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va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欧类av怡春院|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黄色在线不卡|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拍夜夜操|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国产网站免费看| av在线人妻熟妇|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色播五月婷婷|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青青草原国产| 日韩视频福利| 色婷婷在线播放| 精品福利视频网| 亚洲综合二区|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综合色天天|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av一区二区无码在线|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