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喜蘭 劉秋鶴 郭煥
β-CD包合抗感顆粒中揮發油的工藝研究
趙喜蘭 劉秋鶴 郭煥
目的 探討抗感顆粒中揮發油包合最佳工藝。方法 采用飽和水溶液法,以包合物的利用率、收得率、含油率為指標,篩選包合最佳工藝。結果飽和水溶液法制備抗感顆粒中揮發油包合最佳工藝條件是:β-CD與油之比為8∶1,β-CD與水之比為1∶8,于50℃恒溫磁力攪拌2.5h。結論 該法可作為抗感顆粒中揮發油包合最佳工藝。
抗感顆粒;揮發油;β-CD;飽和水溶液法
抗感顆粒是我院治療風熱感冒的有效方藥,由大青葉、薄荷、荊芥、桔梗、甘草等組成,其中薄荷、荊芥含有較多揮發油,而且是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揮發油并用β-CD包合,可增加藥物的溶解度和穩定性,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本實驗采用飽和水溶液法對抗感顆粒中揮發油的包合工藝進行了研究。
1.1 儀器與試劑
TG328-Β型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儀器廠),揮發油提取器(藥典規格)。β-CD (石家莊制藥集團有限公司)。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藥材
購于禹州市發達藥材市場,經漯河市藥檢所鑒定,均符合2005年版《中國藥典》I部相關項下規定。
2.1 揮發油的提取 依處方比例稱取薄荷、荊芥適量,按實驗優選出的最佳提取工藝[1]:即藥材加8倍量水,浸泡2h,加熱回流提取6h,采用2005年版《中國藥典》I部附錄57頁項下揮發油測定法甲法進行提取,即得深黃色油狀液體。將所提揮發油用乙醚萃取3次,合并乙醚液,40℃以下回收乙醚至小體積,加無水硫酸鈉脫水,過濾,轉移至錐形瓶中,揮干乙醚,得純揮發油,加無水乙醇溶解配成1:1的揮發油乙醇溶液,密閉備用。
2.2 β-CD包合抗感顆粒中揮發油的工藝研究
2.2.1 正交實驗設計
根據預試驗以β-CD與油之比、β-CD與水之比、包合溫度、攪拌時間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的利用率、收得率、含油率為考察指標,采用L9(34)正交設計進行包合工藝優選。因素水平見表1。

表1 β-CD 包合揮發油工藝正交實驗因素水平
2.2.2 飽和水溶液法制備包合物[2]
稱取β-CD適量,放入帶塞錐形瓶中,按表1因素水平搭配順序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加熱使溶解制成過飽和溶液;降溫至50℃,緩慢加入上述揮發油,恒溫磁力攪拌一定時間,靜置、冷卻,待沉淀完全后抽濾,用無水乙醇洗滌沉淀3次,至表面近無油跡,將包合物于40℃干燥至恒重,即得。
2.2.3 混合揮發油回收率的測定
精密量取薄荷、荊芥、混合揮發油1ml置500ml圓底燒瓶中,加蒸餾水200ml,按2005年版《中國藥典》I部附錄57頁揮發油測定項下甲法測定揮發油的回收率,重復操作3次,結果揮發油平均回收率為92.0%。
2.2.4 揮發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物含油率的測定
取干燥包合物適量,精密稱重,置裝有沸石的250mL圓底燒瓶中,加蒸餾水150mL,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揮發油測定法提取揮發油,至油量不再增加時停止加熱,放置1h,至油呈清亮淡黃色,稱量。
揮發油利用率為衡量包合效果的重要指標,揮發油利用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可作為包合工藝篩選的主要指標,權重系數定為0.7,但包合物收得率和含油率也很有意義,兩者越高,包合效果越好,因此,包合物收得率和含油率可作為次要篩選指標,權重系數分別定為0.2、0.1,將三者進行綜合評分,公式如下:
綜合評分=利用率得分×0.7+收得率得分×0.2+含油率得分×0.1用綜合評分確定最佳工藝,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正交實驗及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揮發油與β-CD的比例對實驗結果影響顯著(P<0.05),而其他三因素對包合效果沒有顯著影響。最佳包合工藝為:β-CD與油之比為8:1,β-CD與水之比為1:8,于50℃恒溫磁力攪拌2.5h。
β-CD包合物的制備過程中,客體的投入量對包合效果有較大影響。客體投入量增加在一定范圍內有提高包合效果的作用,但是過多的提高客體的投入量反而會降低包合效果[3]。本文對客體(薄荷和荊芥的揮發油)投入量對包合效果的影響進行探討,結果顯示,β-CD與水之比為1:12,β-CD與油之比為1:4,于50℃恒溫磁力攪拌2.5h,包合效果好, 揮發油利用率最高。

表2 揮發油包合工藝正交試驗結果

表3 以綜合評分為指標的方差分析
[1] 蔣瑛,劉剛,馬一平.復方薄荷油滴鼻液的制備及臨床應用[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0,20(5):303.
[2] 阿有梅,湯寧.藥學實驗與指導 [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7∶184.
[3] 孟根達萊郭智.β-環糊精在中藥領域的研究及應用現狀 [J].中國藥房,199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0.34.018
462002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趙喜蘭) 462300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院(劉秋鶴) 462000 漯河市第三人民醫院(郭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