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振,陳文新,趙 聰
(1.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體育教學部,山東 威海 264209;2.河南科技學院體育系,河南 新鄉 453003)
體育賽事中體育產品有效提供的機制研究
張洪振1,陳文新1,趙 聰2
(1.山東大學威海分校體育教學部,山東 威海 264209;2.河南科技學院體育系,河南 新鄉 453003)
長期以來,我國理論界對體育產品的定義存在著很大的分歧,本研究從現代市場學的角度對體育產品進行了定義:體育產品是一種體育產業的生產組織為消費者參與(親身參加、觀賞等)體育活動而生產、提供的一種服務。體育產品是非實物形態的服務產品(包括競技表演服務和健身娛樂服務),屬于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范疇。在此基礎上,針對體育產品的消費特征進行深入分析,對體育產品在我國大型體育賽事中提供機制的運行方式和制約條件進行分析,以期為構建可以實現體育產品有效提供的體育產品復合的多元的制度模式提供理論基礎和制度建議。
體育賽事;體育產品;有效提供;機制
大型體育賽事提供一種特殊的服務產品,其產生的經濟波及效應與一般會展所產生的“會展經濟”效應不同。盡管人們對大型體育賽事的產業波及問題做了一些研究,但對體育賽事中相關體育產品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以大型體育賽事組委會生產體育賽事產品的過程與其相關產業的供給與需求關系作為研究的邏輯前提,并依托產業關聯及產業波及理論的思想,構建大型體育賽事與提供其投入品產業部門和消費主體產業部門的結構波及邏輯模型。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查閱,深入了解體育產品的定義、特征以及在消費過程中的性質。在此基礎上深入了解大型體育賽事基本制度安排以及在此制度下體育產品提供的機制問題。
通過對相關問題的探討,把握產品在消費過程的一般規律,訪問財政學、經濟學、社會學的有關專家,探討我國體育賽事中體育產品提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及準公共物品,一般產品和體育產品的比較來分析體育產品的特征和提供的機制問題。
通過對體育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性質的把握,以及對我國體育賽事基本制度的分析,探討體育賽事中體育產品提供機制的弊端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體育賽事亦稱體育競賽或競賽表演,主要是指各類綜合性的運動會或有較大影響的單項賽事?,F代經濟學理論認為,社會產品從形態上可劃分為實物產品和服務產品,競技運動觀賞服務業提供的產品屬于服務產品。從經濟學角度看,大型體育賽事服務是指競技運動觀賞服務業的主要生產部門(大型體育賽事組委會)生產和提供的各類高規格的可供觀賞的人體運動動作組合服務產品及其衍生出的無形資產。
關于體育產品概念的界定,當前國內存在著多種看法和觀點。綜合對體育產品內涵和外延的認識,筆者認為體育產品是一種體育產業的生產組織為消費者參與(親身參加、觀賞等)體育活動而生產、提供的一種服務。體育產品是非實物形態的服務產品(包括競技表演服務和健身娛樂服務),屬于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范疇。
我國長期以來的計劃經濟體制,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同國家整體利益聯系在一起,政府不但直接負責公共物品的提供,甚至生產,而且把公共物品概念的外延無限擴大。我國體育的發展長期以來總是以國家主體利益的實現為第一選擇。這種制度安排將競技體育的政治功能突出到至高地位,而且正是因為對競技體育政治功能的這種不斷提升、強調和貫徹,完成了這種制度安排,將國家主體對體育的利益訴求突出到最高地位,忽視或損害了社會主體和個人主體的利益。在此制度背景下,國家主體、各級政府以計劃經濟的財政撥款方式提供全社會體育發展的資源,政府仍是體育發展的直接付費者。而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財政是由政府通過稅收和其他方式從城鄉各種生產組織和廣大居民中汲取的資金所支持,所以最終付費者顯然是個人主體和社會主體。另外,各級體育事業系統和其中各種組織機構(作為社會主體)是根據政府計劃進行并向社會提供體育服務的生產者。在我國社會的“二元結構”和單位制度條件下,從制度上說它們不負責向作為個人主體的廣大農民提供服務。此外,由于我國因體育資源的稀缺所采取的以競技體育為重點的趕超型發展戰略,根據其目標的要求和體育事業部門的封閉性,在客觀上也導致他們不向或不必向作為個人主體的城市居民提供服務。所以,體育事業系統的生產活動或功能走上單純滿足國家主體即各級政府對體育的政治功能要求方向。其最終付費者個人主體和社會主體的利益并沒有得到最大的滿足或者得到應有的滿足。
當然,各級政府財政間接對體育的撥款中,如學校體育、單位福利(體育娛樂服務)、城市財政投資發展的公共體育服務是滿足了個人主體和社會主體的部分利益,同時舉國體制或舉國體制蛻化的多級增光體制在國際、國內競爭中獲得榮譽或形成的文化氛圍,不論從理論上講或者從事實上看都屬國家、各級政府向所有作為個人主體的公民提供的公共物品,這些為國或為地方爭得到的榮譽都可認為是全國和地方各類社會組織和全體居民共享的榮譽。但這些并無法改變國家主體一直在其中起著絕對權威作用的事實,而且國家主體的利益幾乎成為唯一的利益,在全社會的個人主體方面,尤其由于社會“二元結構”農民為中國體育發展付費卻并無保證他們享受體育服務的制度,城鎮居民作為付費者在中國單位制度條件下也并無法充分享受體育服務。
體育產品究竟應當采取怎樣的提供機制,是由政府機制、私人機制或者志愿組織機制。根據前文所述,選擇或衡量一個機制的好壞,考慮兩個因素:效率和激勵相容。
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體育實際發展過程表明,我們在主觀上(至少是口頭上)選擇了一個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同時、平行、大規模協調發展的目標,選擇了一個趕超型體育發展的宏偉目標。因而使這個宏偉目標對體育資源的需求與我國體育資源高度稀缺的現實的矛盾,成為貫穿全部過程的基本矛盾[1]。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采用了政府公共財政投資,投資主體一元化的由各級政府財政撥款來發展體育,提供體育產品。這種做法就使得相當多數的體育產品都是(如舉國體制和多級增光體制下的競技表演服務)政府提供的,即使當前這種情況也仍未有大的改觀。這包括政府直接提供和間接提供兩種方式。就直接提供來看,是指由政府全額撥款進行投資,如目前尚未改制和改制并不徹底的國家體育工作隊、產權不明晰的職業體育俱樂部和軍隊體育工作隊所從事的部分競技表演服務;就間接提供來看,包括由體育部門自籌部分資金的國家差額撥款、補貼或稅收優惠、合約提供等。
政府的這種投資主體一元化的壟斷現狀,雖然通過一些像足球、籃球項目走職業化道路,引入了社會投資,但政府行為依然過多地參與和干預了市場的生產和交換,影響了市場的正常運行。所謂“職業俱樂部”在市場運作中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行為,政府依然壟斷著體育資源配置市場,其政府行為的根本性質并沒有得到改變。這樣,政府在經歷了擴張性財政政策帶來的一個時期的表面繁榮之后,制度安排的效用遞減和傳統官僚體制內在的弊病,使得自身無法經濟、有效地提供體育產品。
《行政許可法》第十三條規定:在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內的可以通過以下事項給予規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的。中國體育的發展同樣需要建立一個“有限政府”,政府必須放權于社會,取消各種制度門檻,取消壟斷,盡量減少對市場的無理干預,減少政府壟斷。
上一節分析的中國體育制度的基本安排中,目前,對于體育產品中屬于公共物品的部分如公路接力賽、體育廣播電視節目、體育制度等產品,這些產品沒有辦法實現排他或者低成本實現排他,在消費上是非排他。并且每一個人都可以進行消費,而在消費過程中,一個人的消費也不會使得其他的消費量變少,具有非競爭性,這些產品通過政府提供機制向社會提供可以看作是有效率的。又如舉國體制或舉國體制蛻化的多級增光體制下,政府直接和間接的投資競技體育表演服務,從理論上講或者從事實上看都屬國家、各級政府向所有作為個人主體的公民提供的公共物品,其首要目標確是為了實現國家主體利益,在此利益訴求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政府提供機制是有效率的。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一般來說政府的活動是為了增進集體福利,但集體福利的實現有多種制度選擇。單從經濟效率的角度來看,一個社會的政府,其存在的經濟理由是為了增進人民的集體福利,而公共物品則是集體福利的載體。根據財政學的理論,政府支出理應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并且任何一種公共物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正外部性以及由此所引起的“搭便車”問題,因此,為了實現公平與效率,公共物品的提供還不能沒有政府的參與。
但是,政府參與并不等于政府壟斷,政府提供也不等于是政府生產。針對中國體育產品提供制度安排中,政府不但參與了公共物品的提供,而且也參與了包括很多準公共物品甚至私人物品的提供(如足球、籃球等職業競技表演服務,這些可以低成本的實現排他的準公共物品,顯然其通過市場機制由私人提供和生產是最有效率的)。這種“政府管事”過多、力度過大、方式不合理的情況,如果按照有限政府、分權政府、效率政府等原則,特別是要按照公共物品的生產與提供分開的思路,大力推進公共物品生產的市場化和政府采購制度,形成公共物品提供市場中的公、私以及各自內部的競爭性格局,中國體育產品提供制度必須進行創新。創新的核心問題在于打破政府壟斷,引入市場機制,由私人或志愿組織參與體育產品尤其是競技表演服務的生產和提供,這樣既能保證以較低的成本提供這些產品來滿足市場需求,而且還能在市場機制下獲取利潤來發展自身。而且國家在需要參加國際比賽時,可以通過政府采購制度以遠低于政府直接生產或提供的成本來獲取所需的競技體育成果。
另外,我們從激勵相容的角度來看體育產品的提供機制問題。激勵相容就是在所制定的機制下,每個參與者主體即使追求該主體的目標,其客觀效果是否也能正好達到設計者所要實現的目標?,F代各國的體育作為一種全社會自覺的大規模的社會存在,它的進行過程是個人、社會和國家主體共同參與的過程,這三個不同層面的主體對這一過程都有自身特殊的利益訴求。在交易活動中建立起了三種主體不同利益訴求得以實現的規則,在全社會體育發展過程中以個人主體所追求的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全發展的體育的本質功能的發揮作為首要目標,社會主體和國家主體則在此前提下,從它們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功利目的出發對這種本質功能進行開發利用,從而使體育具有了經濟上和政治上的社會功能,利用這類功能實現它們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同時,個人主體和社會主體在全社會體育發展過程中是主要的付費者,國家主體實際上以最低的成本實現著它對體育的政治利益訴求。
可見,中國體育制度忽視了激勵相容問題,導致個人主體利益、社會主體利益遭到損害。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無疑受到打擊,社會目標自然無從實現(至少是與理想的狀態相差太遠)。同時,也由于個人、社會主體利益的長期被忽視,個人、社會主體參與體育產品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博弈過程的積極性越來越低,這無疑失去體育持續發展的最基本土壤,也將必然導致無法實現國家主體利益。我國足球職業化改革走到今天這種對外沒能在國際競爭中實現既定的國家目標(參加06年世界杯),對內經營著沒有贊助商、沒有觀眾(2005年中超被迫推遲,最近幾年的國內聯賽觀眾寥寥,甚至沒有贊助商)的職業聯賽,這種“慘淡”境地便是長期忽視個人、社會主體利益的典型案例。從而我們可以說,中國必須首先在對體育的基本價值正確認識基礎上,把個人主體利益放在首位,按照市場經濟“需求決定供給”、“消費決定生產”的邏輯去發展體育。對體育產品中無論是公共物品還是準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都必須建立競爭的市場提供機制來進行提供。
從就制度層面對我國體育賽事中體育產品的有效提供機制做的深入分析,可以認為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體育產品的提供應該采取生產與提供分開的思路,推進這部分公共物品生產的市場化和政府采購制度,打破政府壟斷,引入市場機制,由私人或志愿組織參與生產和提供。而具有準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性的體育產品,其市場化程度應該進一步加大,政府可以完全地退出該類產品的生產與提供,采用市場提供機制來進行生產和提供。政府在需要實現國家主體利益時,可以以較低廉的成本從私人或社會組織手中直接購得所需要的競技表演成果。
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本研究只是在制度層面對我國體育產品提供的有效機制進行了分析。制度層面的研究是具有前提意義的,只有在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體育制度前提下,進一步研究市場執行層面的政策建議和實施辦法才是有意義的。本研究并未涉及到執行層面的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例如,職業競技表演服務中部分項目的市場化條件不足,市場化程度也非常低。像射箭、射擊、現代五項運動等項目,由于觀賞性不強,市場需要相對低,市場機制來提供的積極性不足,難以進行完全的私人提供,對這部分難以使用市場化機制提供的產品,究竟由誰來投資和提供,政府的資金支持程度多底要多高,公私部門的聯合方式等等問題,值得認真探討,迫切需要加以進一步的研究。
[1]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M].吳良健,等譯.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
[2]斯蒂格利茨.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3]夏海.中國政府架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4]袁旦.趕超型體育發展與我國體育產業結構非常規轉換[R].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證書號:20040609
[5]曼昆.經濟學原理[M].梁小明,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6]劉軍寧,等編.市場邏輯與國家觀念[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7]史卓頓,奧查德.公共物品、公共企業和公共選擇:對政府功能的批評與反批評的理論紛爭[M].費昭輝,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8]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Mechanism of effective sport production supply in sport games
ZHANG Hong-zhen1,CHEN Wen-xin1,ZHAO Cong2
(1.Dept.of PE,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Weihai 264209;2.Dept.of PE,Henan Techn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3,China)
There have been big divergences of views on the definition of sport productions in Chinese theory circle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sport production from the vieWof modern marketing:the sport production is a service produced and offered by the manufacture system of sport industry,aiming at serving the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of consumers.The sport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non-objective service(including athletic performance service and body building entertainment service),belonging to the tertiary industry.Based on the clear definition of sport production,this paper did deep study on th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t,aiming at analysing the running methods and restraints of sport production supply mechanism in our large-scale sport games,in the hope that we can offer theory base and system advi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ll-round effective sport production supply system pattern.
sport games;sport productions;effective supply;mechanism
G80-05
A
1009-9840(2010)04-0048-03
2010-05-12
張洪振(1976- ),男,山東威海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