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合
(河北省行唐縣獸醫防疫站,河北 行唐 050600)

飼養性不育是由于飼養不當,致使奶牛生殖機能衰退或受到破壞。這種不育在后天性不育中占有很大比例。
飼養不當可能是飼料不足,或者飼料中缺乏某種必要的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這幾種因素常常不是孤立的,而且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飼料數量不足往往伴有蛋白質不足,蛋白質不足常與礦物質缺乏,特別是缺乏磷有關系,質量不好的飼料,一般都缺乏維生素。
1.1 瘦弱引起的不育 在飼料數量不足,營養不良,而又使役擠乳,其生理機能就會受到抑制,發情周期紊亂或不發情。直腸檢查可以發現卵巢體積小,卵巢上無卵泡發育,如有黃體,則常為持久黃體。
1.2 過肥引起的不育 主要是長期舍飼缺乏運動,飼料過多而品種單純,飼喂大量蛋白質、脂肪或碳水化合物飼料。這樣的奶牛除肥胖外,臨床表現不發情。直腸檢查卵巢體積小,沒有卵泡及黃體,有時發現子宮松軟,子宮收縮力降低或子宮萎縮。
1.3 飼料品質不良引起的不育奶牛的營養狀態并無異常,臨床檢查不易發現疾病。為了確診,必須檢查與分析飼料成分,并且在改變飼料成分后,注意觀察奶牛的生殖機能是否恢復正常。長期用腐敗油渣過多的飼料飼喂奶牛,可以引起慢性中毒,對生殖機能有不良影響。長期飼喂過量青貯飼料也可以導致奶牛不孕。
1.3.1 維生素A缺乏。引起機體內蛋白質的合成、礦物質和其他代謝過程障礙,生長發育停滯,內分泌腺萎縮,激素分泌不足,發情周期紊亂或不發情、不排卵。
1.3.2 維生素B缺乏。使機體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代謝以及生殖激素合成發生障礙。結果引起子宮收縮機能減弱,卵細胞的生成和排卵障礙,使發情周期失調或長期不發情,直腸檢查卵巢萎縮。
1.3.3 維生素E缺乏。使機體新陳代謝發生障礙,肌縮蛋白減少而發生肌肉萎縮,子宮機能紊亂。垂體前葉促黃體素和促卵泡素分泌停止,致使奶牛不發情、不排卵。
1.3.4 維生素D缺乏。可以間接引起子宮弛緩,出現發情周期紊亂,屢配不孕,受精率下降。直腸檢查可發現:卵巢萎縮,子宮弛緩,收縮無力。產后期由于子宮肌張力降低,往往導致子宮復舊不全,間情期延長引起不孕。
1.3.5 磷缺乏。可以使卵巢機能受到影響,嚴重時阻礙卵泡生長發育和成熟,缺磷時,也可使性成熟延遲,出現安靜發情,甚至不排卵,致使屢配不孕。
1.3.6 硒缺乏。主要是由于飼料硒含量不足。奶牛長期飼喂缺硒飼料,導致繁殖機能障礙而致不孕,以及奶牛產后胎衣不下等。
1.3.7 錳缺乏。可使奶牛繁殖能力降低,早期發生原因不明的隱性流產。一般土壤和飼料中并不缺錳。奶牛缺錳的原因,主要是奶牛對錳的吸收障礙所引起。
1.3.8 鈷缺乏。可引起機體代謝障礙 ,發情周期紊亂,懷孕期間鈷不足,易發生隱性流產,胎兒發育不全。
1.3.9 碘缺乏。可使奶牛發情周期紊亂,產期拖延、流產,嚴重時可使奶牛繁殖力下降。
為了確診飼養性不孕,必須調查飼養管理制度,分析飼料的成分及其來源等。由于瘦弱及過肥或其他營養物質缺乏引起不孕,常常發生在生殖系統紊亂以前,就表現出全身性變化,因此,并不難作出診斷。
因不正確的飼養管理所引起的不孕,首先應改善奶牛的飼養管理,供給必要的飼料,種類要多樣化,其中應含有足夠數量的可消化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舍飼牛可增加運動時間,專業戶牛進行放牧并增加日照時間。補飼應供給胡蘿卜以及新鮮的優質青貯料。
在奶牛過肥引起不孕時,應多投給多汁飼料,減少精料,增加運動。
對卵泡發育已成熟,但排卵延遲的奶牛,可應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5 000~10 000 IU肌肉注射,有良好效果。
3.1 當維生素A缺乏時 除多給富含胡蘿卜素飼料外,可應用維生素A皮下或肌肉注射。常用量每次10~20萬IU,每次間隔 5~7d,注射 3~4 次,內服魚肝油,1日 1 次,每次 100~200mL,連服 20~30d。
3.2 維生素B缺乏時 應給予含足夠量的硫胺素和其他B族維生素的飼料,如麥麩、豆餅、塊根等青綠飼料或酵母。臨床常用維生素B1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次 0.1~0.5g。也可以內服食用酵母,每日 100~200 g,連服 1個月為一療程。
3.3 維生素D缺乏時 除供給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D的飼料外,可應用維生素 D2,5~10 萬IU,肌肉注射。此外,應加強運動,延長日照時間,保證充足的紫外線照射。
3.4 維生素E缺乏時 除了供給含有足量的維生素E的優質苜蓿干草、胡蘿卜外,應用維生素 E 油溶液,每次 10~20 mL,間隔5~7 d注射一次,3次為一個療程。
3.5 防治硒缺乏引起的繁殖障礙 可應用0.1%~0.2%亞硒酸鈉定期肌肉或皮下注射5~10mL,同時配合應用維生素E制劑100~200 mg,效果更明顯。為補充飼料中硒元素,可以投給含有硒的飼料添加劑,加于飼料或飲水中,劑量一般不超過1 g/100 kg。
3.6 防治錳缺乏時 用硫酸錳或高錳酸鉀加于飲水中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3.7 防治鈷缺乏時 可在飼料或飲水內加鈷鹽,干乳期的牛一天需獲得鈷4~8 mg,泌乳期牛7~20mg。治療時,一頭牛一天供給氯化鈷1g。
3.8 防治碘缺乏 補給碘鹽,由食鹽1kg,碘化鉀250mg組成;孕牛每天可補給碘酊2~5滴或將1mg碘化鉀混于水中給予內服。
綜上所述,引起奶牛飼養性不育的原因多種多樣,臨床實踐中要精心檢查,詳細問診,準確判定病因,對癥下藥,提高不育病牛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