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君 魏巍 許楊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 天津300191)
天津市聲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路線
李文君 魏巍 許楊 (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 天津300191)
噪聲是危害人體健康的物理因素,是一種能量型的污染。它刺激人的感官,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通過對天津市環境噪聲監測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了天津市聲環境質量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聲環境質量 區域環境噪聲 道路交通噪聲 功能區噪聲 監測
噪聲是危害人體健康的物理因素,是一種能量型的污染。它刺激人的感官,影響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嚴重時甚至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如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等;噪聲還可使人暫時性或永久性失聰,即所謂的噪聲性的耳聾;噪聲可使辦公效率降低、產品質量下降、房地產貶值;在特定的條件下,噪聲甚至會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全國環保系統受理的反映環境污染問題案件中,噪聲投訴案件所占比例在40%以上,大中型城市甚至高于60%。環境中噪聲來源極為廣泛,主要有流動性交通運輸噪聲、持續性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及生活噪聲等。
目前我國聲環境質量以城市聲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監測項目包括城市區域環境噪聲、道路交通噪聲、功能區噪聲監測。絕大多數城市采用自動采樣的積分聲級計手工監測,按網格布點進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監測、按路段進行道路交通噪聲監測、按分期定點連續進行功能區噪聲監測。依據總站環境噪聲監測數據上報要求,功能區噪聲每季度監測一次,按季度上報,區域環境噪聲、道路交通噪聲每年監測一次,按年度上報。全國范圍內已經有十幾個城市不同程度的開展了噪聲自動監測。
天津是國內開展噪聲防治較早的城市之一,目前開展的噪聲常規監測項目有城市區域環境噪聲監測、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和功能區噪聲定期監測。“十一五”期間天津市中心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國控監測點位205個,覆蓋市內六區及外環線以內的建成區。道路交通噪聲國控監測點位185個,監測總路長276 km。中心城區以外各區縣市控點位區域環境噪聲監測網格測點共計1 343個;道路交通監測點位共計261個,監測總路長289 km。全市功能區噪聲定期監測點位75個,其中國控測點12個,市控測點63個,基本保證了每個區(縣)1至4類標準適用區均設有測點。按照天津市環境噪聲監測數據上報要求,功能區噪聲每季度監測一次,按季度上報,區域環境噪聲、道路交通噪聲每年監測一次,按年度上報。數據統一上報到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由監測中心匯總上報總站。
目前天津市環境噪聲自動監測尚未開展,環境噪聲監測均為人工監測,監測頻次為:區域環境噪聲每年只在晝間監測1次,每個網格測量10 min的等效聲級;道路交通噪聲每年只在晝間監測1次,每個測點測量20 min的等效聲級;功能區噪聲每季度只進行1次24 h的連續監測。監測頻次低,數據代表性差,不足以反映全市的平均噪聲水平,也不能客觀反映聲環境質量的動態變化。參照2003年總站編制的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路線對環境噪聲項目和頻次的要求(見表1),現場監測工作量較大,各區縣監測部門由于儀器設備、人員數量等的限定,目前尚難以完成如此高密度的監測。

表1 環境噪聲監測內容
目前天津市開展的噪聲常規監測項目中,區域環境噪聲和功能區噪聲監測反映的是一定區域內的總體聲環境質量,而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僅代表了流動的交通聲源,無法反映交通聲源對聲環境質量的影響情況。2008年10月我國新修訂了GB 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目的是確保聲環境質量滿足人民工作、生活的需求。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只對交通聲源實施監控,缺少對采取適當辦法或措施減輕其對敏感人群影響的評估。部分道路交通噪聲可采取合理規劃(如增加綠化帶等)和沿街建筑物加裝隔聲窗等措施來降低其對周邊敏感區域的影響。因此道路交通噪聲監測應該從環境管理要求上考慮,切實貫徹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的戰略方針,改變監測項目,即加強4類功能區的監測,把環境噪聲監測重點放到聲環境質量方面。
天津市“九五”期間的噪聲監測點位是1994年經過國家環保總局認可的,1999年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在全市范圍開展過一次噪聲監測點位優化調整工作,由天津市環保局上報到國家環保總局,作為“十五”期間的天津市噪聲監測國控點位。由于國家環保部近年未對噪聲監測點位調整進行認定,因此天津市噪聲國控點位已10年未變,僅在2006年調整了市控噪聲監測點位。而近10年是天津市城市化發展最快的10年,無論從城市規模的擴大,還是城市用地的變更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現有的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均存在問題。
2003年總站編制的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路線中提出了發展噪聲自動監測技術,要求重點城市“十一五”期間對重點道路、鐵路及機場等重點噪聲源加強監測。天津市至今未開展噪聲自動監測。
聲環境質量監測應該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天津聲環境質量狀況,能代表居民工作、生活的聲環境水平,與天津市整體規劃發展緊密結合,貫徹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方針。重點突出、分出國控監測點位和市控監測點位的不同層次。重點考慮聲環境特征的監測技術要素,同時兼顧天津市城區及各區縣建成區聲環境整體水平監測。
“十二五”期間構建以自動監測為先導、人工監測為主的環境噪聲監測體系,逐步實現中心城區及濱海新區國控點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重點道路、鐵路及機場等重點噪聲源噪聲自動監測。全面客觀反映天津市聲環境質量整體水平和噪聲污染變化趨勢。天津市環境噪聲監測管理系統見圖1,環境噪聲監測項目及頻次見表2。

圖1 天津市環境噪聲監測管理系統
長遠期目標:噪聲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獲取一定量監測數據后,結合GIS和GPS等新技術,繪制噪聲污染動態地圖,建立完整的噪聲監測管理體系和評價方法。

表2 天津市環境噪聲監測內容
區域環境網格噪聲監測已開展多年,各區縣監測部門人員技術能力,儀器設備性能、數量均能滿足要求。
道路交通噪聲監測已開展多年,手工監測沒有問題。自動監測方面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在國家環保部公益項目“噪聲自動監測系統與應用研究”項目中承擔“道路交通噪聲和4類功能區噪聲自動監測技術規定及自動監測應用”方面工作,該項研究已基本完成,從技術上為天津市開展交通噪聲自動監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功能區噪聲監測已開展多年,手工監測沒有問題。自動監測方面其他城市已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隨著國家環保部公益項目“噪聲自動監測系統與應用研究”項目的完成,為全國各地開展噪聲自動監測能夠提出指導性建議。另外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已為濱海新區編制了“濱海新區聲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可行性方案。這將以濱海新區帶動全市,逐步健全天津市完善的城市環境和重點噪聲源的自動監測網絡體系。■
[1]萬本太.中國環境監測技術路線研究[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2]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測[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
[3]周涌麟,李樹珉.汽車噪聲原理、檢測與控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