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熊 怡
十大工程為民生:“因為有政府提供的公租房”
□文/本刊記者 熊 怡
"Because We Have The Public Rent House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建設3000 萬平方米公租房,解決50 多萬戶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
建設3000 萬平方米公租房,解決50 多萬戶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困難。住房是當前頭等民生大事。建立市場供給與政府保障并舉的“雙軌制”住房體系,實現城鎮住房“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約束”。三年建成3000 萬平方米公租房,加上近幾年舊城區改造中的危舊房、“城中村”、棚戶區等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安置房,力爭解決占城鎮人口30 %的中低收入群眾住房難問題。所有公租房必須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功能配套,房屋環境和質量不低于普通商品房。城鎮住房困難家庭、進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外地來渝工作人員,只要有穩定收入,都可申請租??;租金一律控制在同類地段、同等品質商品房租金的60 %以內。促進商品房市場健康發展,從政策上鼓勵和引導群眾自住性購房,抑制投機性炒房和豪宅,綜合運用規劃約束、土地供給、信貸稅收等手段,控制房價過快上漲。

38歲的楊金會干著送牛奶和送報紙兩份工作,丈夫于成貴在農貿市場邊擺了個修鞋鋪,女兒今年剛從職高畢業,兒子還在上小學?!皝碇貞c打工快10年了,一直在搬家,一直在找家。要是能在城里踏踏實實地有個自己的窩就好了!”
現在,渝北區一碗水轉盤附近城中村一處2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是楊金會一家四口今年搬的第二個“家”了。每月租金200元,是上世紀80年代的房子,廁所、廚房都是大家共用,布簾子把狹窄房間隔成了3間。
從江津老家來重慶的這10年,他們先后在南岸四公里、沙坪壩梨樹灣,還有政府專為農民工修建的陽光公寓租住過。哪里有便宜的房子住,只要能遮風避雨,楊金會一家就搬過去在那附近找活干。搬來搬去,他們在城市始終沒有歸屬感。

▲鴛鴦片區民心佳園公租房樣板間 攝影/唐 明

▲西永微電園公共租賃住房三期工程效果圖 攝影/唐 明
靠著送報紙和牛奶,楊金會每個月能有五六百元的收入,丈夫的修鞋鋪平均月收入也不到一千元。雖說兒子的學雜費享受了“兩免一補”,但女兒念職高的費用也是不小的開支。從牙縫里省下來的微薄積蓄還要留一部分寄給老家的老人。
楊金會一家的人均收入不到500元,主要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廉租房輪不上,經適房更遙不可及?!艾F在有了政府修建的公租房,最快的下半年就能交房,租金只有市場價的60%,我們正在申請?!睏罱饡M懷希望地說,“就在附近的鴛鴦‘民心佳園’小區,還是電梯房,小區綠化也好,附近還有輕軌地鐵經過,是我們做夢都想住的房子!”
楊金會說,“弟弟、弟媳在沿海城市打工,每個月累死累活也只有2000多元,根本不敢租房子。而咱們重慶這些公租房周邊基本都規劃了工業園區,政府考慮得周到,說明現在重慶各方面都在發展,越來越開放。也要讓他們糾正一下‘打工就往沿海跑’的思路,回重慶也不錯,既可進工廠打工,也可以做點小生意,房子已不是個大問題,因為現在有政府提供的公租房啦。”
各方聲音
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張定宇:
“重慶正在大規模修建的公租房是改善民生、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大舉措,有利于加快解決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公租房實行‘租售并舉’,按收入層次實行差別保障,實現了與現有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制度的有機接軌,可以緩解中低收入群體從‘有房住’過渡到‘有住房’的購房資金壓力。此外,大規模的公租房建設有利于拓展城市空間,降低人口密度,優化城市布局,建設‘宜居重慶’?!?/p>
重慶大學建設與房地產管理學院院長任宏:
“大量公租房入市后,會把‘夾心層’人群吸引過去,有利于引導更多人轉變住房觀念。商品房市場上的需求就會被‘分流’,從而抑制部分投資性或投機性購房需求,有利于穩定房價?!?/p>
西南大學生物技術學院2007 級學生袁銳:
“大學生畢業后直接面臨很多實際問題,就業、住房等各種壓力是對我們這些年輕人的巨大考驗。如果能申請到公租房,先把房子的問題解決了,有安身之地,就不用當‘蟻族’,也算分擔了我們就業的壓力,從而提升職場新人的幸福指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