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10年來,陜西衛生就醫條件、預防保健、人居衛生環境、醫學科技與教育、中醫藥等重點工作都取得了哪些實質性的進步和發展?目前正在開展的全省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工作進展情況怎么樣?面對西部大開發即將到來的下一個10年,陜西衛生部門又有什么考慮?為此,記者專訪了陜西省衛生廳廳長劉少明。
記者:劉廳長,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西部大開發10年來,陜西省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狀況。
劉少明:10年來,全省人民群眾的就醫條件明顯改善,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08年底,全省醫療衛生機構達到8800多個,比2000年的5572個增長了58.15%。與此同時,衛生人員也由2000年的16.39萬人增加到2008年的18.33萬多人,增長了11.84%。另外,全省醫療機構床位由2000年的9.69萬張增加到2008年的12.52萬張。可以說,當前是陜西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最快的時期。
值得一提的是,反映社會發展進步的三項主要健康指標:孕產婦死亡率由2000年的62.58/10萬下降到2008年的44.88/10萬,嬰兒死亡率也由2000年的34.69‰下降到2008年的19.58‰,而且男女人口平均期望壽命也提高到現在的70.06歲和73.01歲,達到了世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而這三項健康指標也充分地說明了陜西省人口健康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
記者:請您談談陜西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情況?
劉少明:10年來,陜西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在2007年提前三年實現全省覆蓋。
2008年起,陜西開始實施民生八大工程涉及衛生領域的項目就有7個,而且大部分是農村醫療衛生項目。如提高農村合作醫療地方補助標準、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補助、農村三級衛生網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辦機構能力建設等項目均和農村醫療衛生有關。截至2008年底,陜西共有鄉鎮衛生院1700多個,人員近3萬人,有村衛生室2.41萬個,鄉村醫生近3萬人,農村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而早在2003年5月就開始在全省開展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目前已經輻射到104個縣(市、區),覆蓋農業人口2700多萬,成為全國第三個全覆蓋的省份。
記者:請您對未來陜西衛生事業做一個展望。
劉少明:2010年作為“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陜西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陜西力爭到2010年底前使基本藥物制度覆蓋到全省7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陜西將繼續探索建立財政補償機制,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做好基本藥物“三統一”管理,并制定《陜西省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暫行規定》,加強對基本藥物合理使用指導和監督。制定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比例,適時啟動政府辦其他醫療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所屬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工作。研究制定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和信息管理系統,開展基本藥物制度運行情況監測與評價。建立完善陜西基本藥物目錄調整管理機制,適時遴選增補陜西基本藥物目錄。做好基本藥物制度與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銜接,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報銷目錄。
另外,陜西還將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進一步規范服務項目和服務方式,引導各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協調殘聯、計生等部門,逐步將預防保健、婦幼衛生、殘疾康復等職能交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并加強社區衛生人員技術培訓,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完善運行保障機制,落實政府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和公共衛生補助經費。探索建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預防保健機構、公立醫院分工合作機制,完善雙向轉診制度,推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與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有效銜接。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下一個10年,陜西衛生部門也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迎接全省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又一個春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