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那散發馨香的圖書市場和郵票市場是何等的讓他這個從小生活在老北京文化氛圍中的學子魂牽夢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程京與到訪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玉祥秉燭夜談,初步定下了與清華合作的方向……
開放,世界需要年輕的血液
年輕的程京也有自己煩惱與歡笑。
1983年,20歲的程京最大煩惱是自己有可能和電氣機車打一輩子交道。那是個“鐵飯碗”還頗為吃香的年代,但剛從上海鐵道大學(今同濟大學)畢業的程京卻時常盯著自己新手調制、組裝過的機車踟躕不定。以他的學習程度和動手能力,今后的工作對他來說很可能是原地踏步。把武術造型的“雄鷹展翅”照片夾在相冊里放好,程京來到西南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做了助理工程師,同時他廣泛關注各種專業和非專業的報紙雜志,還在英語這個“了解外面的世界”的工具上下足了功夫。機會終于來了,1989年程京以優異的成績公費赴英國史查克萊大學攻讀司法分子生物學專業留學,長久的積累終于有了突破口,外人眼中枯燥的生物司法鑒定卻是程京通向廣闊世界的通道,讓他格外珍惜。他用2年半的時間拿下博士學位,成為我國公派留學生中的第一個司法生物學博士,又在導師的指導下向更為廣闊的分子生物領域進軍,順利完成了在英國史查克萊大學和英國阿伯丁大學化學博士后和分子及細胞生物學博士后的研究。
1993年,30歲的程京手馬上就可以拿到幾張博士后的學歷證書,卻又開始迷惑了:“感覺自己‘四不像’,什么都學了一點,但是都不精”。未來的生活就僅僅是圍繞實驗室展開嗎?還有沒有bb1530521c653e2f09bd0d3a1c2674ad更加開放的空間呢?有!習慣性地打開《科學》雜志,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廣告提供有關生物芯片研究的職位,竟赫然要求應聘者有工程技術的本科學歷和生物技術的研究生學歷,還不惜筆墨為應聘者描繪了生物芯片技術美好的應用前景!程京看者這則廣告笑了,一來他能感到美國對新興產業那種雄心勃勃的心氣兒,這很對他的脾氣;二來,自己原?來的“四不像”看來有用武之地了。
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微軟走向成熟,谷歌開始創立,人們對高科技產業及創新性科學家的推崇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視野開闊又勤于動手的程京到美國后如魚得水,以至于程京領銜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臺指甲蓋上的“縮微芯片實驗室”成為封面文章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雜志上后,程京當時所在的美國納米基因公司的技術總監,竟然莊重地請程京和另一位技術主創人員坐好,行屈膝禮親吻他們的鞋子。這一年,程京35歲。
敏銳:人生的崛起都要慎重的抉擇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世界最大的學術雜志《Nature》和時政媒體《財富》、《時代周刊》開始了對程京的長期跟蹤報道。而程京的敏感,使他有機會跳出已經取得的學術成果和榮譽,“當你有機會自我設計時,一定要把握住,不能走一步算一步。”
他的第一個抉擇就是:回國。
海外留學生是否回國的現實依據無非兩個:事業與家庭。當初程京做出回國決定的時候,許多同學在勸:“程京,真有必要這樣考慮嗎?”而程京考慮得最多的正是:我們這個事業要做成什么樣子?已經?站在一個全球新技術領域高點上的程京看得很清楚,中國在改革開放20多年的歷程后,已?有了在科技重大新領域重新布局的決心和能力;另一方面,國內那散發馨香的圖書市場和郵票市場是何等的讓他這個從小生活在老北京文化氛圍中的學子魂牽夢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程京與到訪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玉祥秉燭夜談,初步定下了與清華合作的方向。1997年,他又在國內生物技術發展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香山會議”上著力闡明了中國發展自主的生物芯片技術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引起參會同業與主管領導的高度重視。從此程京以清華為基點回國創業,他先后主持籌建和運營的清華生物芯片研發中心和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為中國生物芯片產業的旗幟與發展平臺。
然而程京的抉擇還不只于此,他的第二個目標是“工程造福社會”。
人生的抉擇往往源于最初的心靈震顫。他早年雖然離開了內燃機工程師的崗位,但鐵道部資陽內燃機車工廠3萬工人的協?作、工程技術對大眾生活帶來直接影響和利益,都深深地震撼了他:“發表文章得到人們的掌聲這是一種感受,生產出一臺機車讓社會去用,用戶說你這兒的機車從來不出毛病,有多少要多少,這是另外一種感受。兩者帶給社會的影響都大,但大得不一樣。”在英國他拿到博士學位后,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工程造福社會”的夢想,“如果能把西方做產品的經驗和能力學到手,再回來做產品,同以前在工廠做產品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這種理念的推動下,他專門花3個月的時間強化學習怎樣做公司。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1998年程京牽頭以技術入股,清華大學與美國施樂公司在美國共同成立了“騰隆科技公司”,在直接引入風險投資后,產品直接打入美國市場,實現了我國生物技術出口零的突破。
能者多勞,程京從西方企業管理中學來的技術入股、以小搏大,在當時的中國工程界卻十分罕見。國家要更大規模地建設中國的生物芯片產業,程京就勇敢地挑起了北京國家生物芯片研究中心主任的擔子。只要是需要,他會同時處理幾件工作,并且不會考慮是上班時間還是休息時間。正是他的這種投入,使他在帶著幾十位研究生的同時,經?營管理著國家生物芯片中心,承擔著國家863、973等重多課題的研究工作,還是眾多國際出版社與學術機構約稿和邀請參加學術交流活動的對象。無怪乎程京這樣調侃自己,“也許我們這一代注定是一個‘犧牲層’,后面若干代不會這樣了。當事情進入到一個平穩發展階段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會按部就班。”
目前,程京集合了國內生物、芯片、工程、營銷方面的專才,以自身的專利群為基礎,與全球生物芯片領軍企業美國昂飛(Affymetrix)等公司建立了高端的技術合作關系,產品覆蓋了“生物芯片、生命科學儀器、軟件與數據庫、生物試劑與耗材”4個系列,為我國100余家單位提供了全方位的生物芯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