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不再是簡單的健康問題,更是面子問題,牙齒已經成為衡量美麗的標準之一。所以說關注你的牙齒,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沈嵐博士的目光里閃爍出光芒。
好牙醫是你一生的朋友
做牙醫是沈嵐一生最驕傲的選擇。“做醫生的神圣感一直吸引著我,在美國做牙齒相對獨立,他們更像是病人的朋友,我喜歡與人交往的感覺,所以我選擇了學牙科。”
醫學院的生活讓沈嵐一生難忘。美國的醫學院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必須具備本科知識才能申請就讀醫學院。“國外的醫學院學生不光要學習醫學,還被要求掌握其他領域的知識,比如文學、藝術、心理學等。”沈嵐選修了心理學,這為她以后能夠與病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奠定了基礎。
美國的牙醫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好萊塢電影和美劇中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熱播美劇《丑女貝蒂》中貝蒂邊整牙邊和她的牙醫大吐情感上的苦水,結果則是貝蒂和這位牙醫居然開始了一場約會。“牙醫可以說在美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的病人中從3歲到80歲的都有”。沈嵐對美國人護齒觀念有深刻的體會。
曾經有一位70歲的美國老太太到沈嵐的診所想換新的烤瓷牙。換牙的原因是現在的烤瓷牙不夠漂亮了。沈嵐當時很不理解,再換一口烤瓷牙要花一筆不菲的費用,何況現在的牙還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處于這樣“貼心”的考慮,沈嵐拒絕了老人的要求,并給出了詳細的解釋。可是老人堅持要換,迫不得已,沈嵐給老人介紹了另一位出色的牙醫。
在送走這位老人的一段時間里,沈嵐都為自己是一個有良心的醫生而小小驕傲。沒過多久,她收到了這位老人寄來的明信片。老人除了感謝沈嵐介紹了一個好牙醫外,還特別告訴沈嵐換牙后的她自信多了,覺得青春又回來了。
看到這些文字時,沈嵐突然意識到她原來根本不夠了解她的病人。“合格的牙醫必須學會像朋友一樣呵護病人,必須真正了解病人最需要的東西。”
像美國所有的牙科診所一樣,沈嵐的診所也為每一位客人建立提示卡,定期定時地給客人打電話了解牙齒情況,告知注意事項。當然,相當多的客人都會主動走上門,詢問新的牙齒美容方向和技術,在醫生的幫助下讓自己的牙齒更健康,更漂亮。
“其實也不光是牙科,其它科室也一樣,醫生都應該和病人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沈嵐說,“我也是我傳播的理念之一。”
堅持,就是成功的秘訣
“80年代到美國留學難不難呢?6年前回國推廣美學齒科難不難呢?”記者注意到沈嵐好像一直都在描述美好的東西,忍不住問了這個問題。
“其實挺難的,不過我都堅持下來,現在看起來也就沒什么了。”一直掛在沈嵐臉上的笑容在談到困難時顯得更動人。
像80年代所有闖蕩美國的中國人一樣,沈嵐在學習之余一直在外打工。“我記得那時候我每天中午下了課要換乘三次車到打工的餐館,工作一個下午再返回學校完成作業。”刷盤子、領位、服務員,餐館中的每一個工作沈嵐都做過了,“那時候真的特別不容易,在美國的中國人還不多,經濟條件都不好,所以總想能有機會賺到更多的錢。”多少次深夜從實驗室疲憊地回到住所,多少次在打工的餐館遭到美國人歧視的眼光。一直是父母“掌上明珠”的沈嵐頭一回有了人在異鄉的感覺。“和來自打工、學習上的困難比起來,孤單、想家的感覺才最苦。”
2003年,當帶著一身成就的沈嵐回到中國準備開創新的事業,卻吃了無數個閉門羹。最初將冷光美白帶入到中國市場的時候,沈嵐得到的可以說都是“不接受、不需要、不了解”之類的否定答案,和別人交流時她常常遭遇到別人的質疑:你為什么這樣做?甚至還有人不聽她講完就當場離開。“當時我眼淚含在眼里,堅持著不讓它掉下來。”
“傳播一種全新的理念真的太難了。”沈嵐還是用到了難字,但黯淡只是在眼睛里一閃而過。
今天的普洋科技已經成為產品遍布世界上15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大型齒科專業領域研發公司。
在中國由沈嵐等專業人士的推動下已經在上海、南京、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等地分別開設了辦事處,有了數百萬的成功案例。“有人問我如何成功的。我回答說,首先我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我只不過做著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其次,我沒有成功的秘訣,我做的很簡單,就是堅持。堅持做一個合格的牙醫,傳播牙齒健康的理念。”沈嵐笑容里透出一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