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8日,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新址落戶北京順義,與此同時,寶潔斥資8000萬美元建立的“寶潔創新中心”也隨之落地。寶潔將該中心比喻為滿載希望的“創新快車道”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產品缺乏創新,寶潔的銷售額一度大幅下滑。2000年,雷富禮以挽救者的姿態亮相寶潔,這位新董事長上任后首先就在寶潔內部掀起了變革風暴,雷富禮提出“360度創新”概念,即圍繞顧客體驗進行全方位創新,包括達到所需性能的產品技術、能夠以合適的價格生產出該產品的生產技術、產品性能、外觀和包裝的概念性以及審美性因素等。
2010年初,寶潔全球首席技術官布魯斯·布朗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25名“世界創新大師”之一。布朗認為,“創新是寶潔發展的驅動力,是每個員工的工作,同時創新必須是為了改進消費者生活。然而,創新并不是偶爾的天賜奇緣,它必須作為一個過程被管理。”
長期以來,寶潔作為創新領導者備受贊譽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在寶潔,創新是一個可重復而可靠的過程,這保證了產品線的深度和寬度;寶潔公司的“聯系+發展”戰略,鼓勵和第三方機構發展伙伴合作關系,從而加強并延伸了公司的創新能力。
2010年8月18日,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新址落戶北京順義,與此同時,寶潔斥資8000萬美元建立的“寶潔創新中心”也隨之落地。據悉,該中心是寶潔公司少數幾個支持全球業務,尤其是新興市場業務的創新中心之一。寶潔將該中心比喻為滿載希望的“創新快車道”。
“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新址的落成展現了我們對中國和亞洲的承諾,我們正不斷推動全球研發。我們堅信,中國即將成為一個強大的創新之源,推動我們不斷親近和美化全世界消費者的生活。”布魯斯·布朗說。聯系與發展
寶潔所處的快速消費品行業變化之快,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不足為過。因此,雷富禮上任后提出,必須縮短產品的創新周期,根據市場反饋重新構建一個更為高效的創新體制。幾經斟酌,雷富禮開始在寶潔推行“聯系+發展”這一開放式的創新模式。
在如今的寶潔,產品創新不再是實驗室里科學家的任務。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聯系與開發”,即在開發過程中強調跨技術、學科、地域和業務部門的聯系,并尤為強調與外界伙伴的合作。
2009年3月,為了在中國尋求更多的創新合作者,寶潔“聯系+發展”中文網站正式啟動。與此同時,寶潔中國也有了自己的“聯系與發展”部。在這個部門里,員工稱呼自己為“C+D”,即“Connect+Develop”的縮寫。他們的任務和部門的名稱一致:負責聯系全球大學、科研機構、供應商、中小型企業和消費者,發現他們有什么新點子、新專利、新設計、新技術、新手段,然后“發展”它們,讓這些創新方案最終能夠產生商業價值。
在“聯系+發展”中文網站上能夠清晰地看到,寶潔會將自己的研發需求以“征集”的方式一一列出,例如“尋求一次性防漏食品貯藏容器”、“征集洗衣預處理劑或裝置”、“確定對剃須有反應的感覺神經末梢數量的方法”……同時,對于每一項需求之后,寶潔都會列出詳細的需求說明。
無論是研究機構還是個人,都可以郵件的方式向寶潔提交創新方案。而“C+D”的成員會將這些方案統一收集,并在每周開會時對這些方案進行初審。初審中,團隊成員會共同研究每個提案的優缺點以及可行性。通過初審的創新方案會被翻譯成英文,提交至寶潔的全球專家進行評審,他們會再結合消費者使用中的問題和制造中的工藝等問題等進一步評估。
“C+D”的成員喜歡將自己的角色形容為“技術經紀人”,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發掘有潛質的明星”和“塑造明星”。對于很多還停留在技術階段的創新方案而言,它們還需要結合更多的研究,諸如人體安全性、產品原型研究等才能變成消費者手中的產品。
多年來,寶潔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搜尋創新的靈感。早年間,業余發明家John Osher在沃爾瑪的超市中尋找靈感,發明了售價可以降低到5美元的電動牙刷。寶潔用4.75億美元買下這個產品,把它歸入到佳潔士品牌之下,當年這個產品就幫助佳潔士重回口腔護理方面美國銷售第一的位置。
事實上,網站只是信息時代寶潔搜尋創新方案的平臺之一,他們還在通過各種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種創新模式,尋找更好的合作伙伴。
2009年9月,在阿里巴巴的網商大會上,寶潔就舉辦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新論壇,意以“聯系+發展”搭起中小企業和寶潔之間合作創新的橋梁。同時,高校也是寶潔非常看重的一個合作對象。近兩年,寶潔一直在通過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來加強“聯系+發展”。
為了激發高校的創新潛力,寶潔從2009年起開始在中國舉辦創新大賽。2009年6月,寶潔聯手中科院微生物所共同開啟了“2009微生物技術創新大賽”。這也是寶潔全球首次面向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舉辦的微生物技術創新大賽。
這次比賽讓寶潔收獲頗豐。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純天然已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在這次比賽中,“天然”正是一大亮點。
中科院昆明動植物所劉存寶領導的團隊通過仿生學的創新,從兩棲類動物中分離了100多個生物多肽,研究證實這些生物多肽是再好不過的具有抗微生物和抗氧化功能的天然材料。他們最終也成為本次比賽的金獎獲得者之一。
與劉存寶團隊一樣,“天然”成為很多團隊的科研主題。獲得提名獎的團隊分別從靈芝、毛竹或其它天然物種中提取有效成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不同需求。
“這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已經開始很關注消費市場的變化”。寶潔北京技術中心總經理許友年說,
“純正天然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看重的品質,這一點從消費者研究數據中已經得到充分體現”。
對“天然”的關注,正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科研人員已經不再只是把目光僅僅局限在實驗室里,而是致力于造福消費者的創新。更讓寶潔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從實驗室走出的創新團隊不僅研究能力出眾,很多從一開始就將規模化生產這一重要的商業指標融入到自己的創新方案中去,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陳暢老師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們的創新方案被寶潔評價為“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因此,以優異的成績奪取了本次大賽的最高獎一鉑金獎。
在寶潔看來,高校是我國創新的主力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推動社會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寶潔針對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積極推行“聯系+發展”戰略,既有助于中國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也有助于寶潔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綠色通道”的搭建。
繼“2009微生物技術創新大賽”在中國成功舉行后,寶潔又陸續在以色列、俄羅斯舉辦了同樣的比賽。通常,中國都是學習寶潔在其他國家的推廣經驗,而這一次,寶潔首次在中國推出針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大賽,并將其向世界其他國家進行經驗推廣。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旺盛的創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寶潔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因此才會把中國作為“試驗田”。
創新落地
如今,寶潔中國區已有超過50%的研發項目是通過聯系與發展實現的,而在實行這一戰略之后的幾年中,寶潔的創新成功率也從35%提高到了60%。寶潔中國的創新業績也堅定了總部對中國市場的投入決心。
2010年8月18日,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新址開幕慶典在北京順義天竺工業園舉行,揭幕式當天,寶潔全球CEO麥睿博和寶潔全球首席技術官布魯斯·布朗也來到了現場。
“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新址開幕是寶潔全球和寶潔中國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寶潔的宗旨體現在業務發展戰略當中:即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在世界上更多的地區,親近和美化更多消費者的生活。”麥睿博先生說,“創新是我們實現這一宗旨的基礎和根本保證。”
布魯斯·布朗則表示,創新中心便于寶潔接近不同層次的中國消費者,同時也能幫助寶潔從中國的大學中招募到全世界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和創新人才,以及接觸到優秀的合作伙伴。
與普通創新中心不同,在北京寶潔創新中心的一層有個“消費者之家”。在這個神秘而特殊的區域里,不同類型的消費者正在接受寶潔的檢測。例如,他們對于某一種味道、某一種顏色或氣味的偏好。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隔壁房間的工作人員記錄在案,所有這些將被統計、整理并進行分析,會直接影響到寶潔下一個新產品的研發。
寶潔一直將研發創新視為公司業務增長的生命線,對此,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朱健文深有感觸。已經在寶潔工作了20年的她回憶,起初寶潔研發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快速地將新品牌、新技術引入中國,并進行成本創新,實現原材料當地采購。
當然,這不意味著寶潔不重視對中國消費者的研究。與許多公司將對消費者的調研交由市場部不同,寶潔的研發部需要直接參與到調研中來。因為研發人員掌握技術,因此在與消費者溝通時,能很快明白哪種技術能夠解決消費者的問題。
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早期的市場調研相對容易。62xVQsPlAv/BWkI/clq0xsN04yGfgGBcVnCj44faR5c=因為那時消費者的需求相對簡單,而寶潔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是在填補市場空白。例如飄柔二合一,就是中國第一款集洗發、護發功效為一體的洗發水,并迅速占領了中國的洗發水市場。
為了清楚地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寶潔很早就啟動了家訪式的調研。例如,有的消費者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因為購買力有限而無法購買寶潔的產品,就會找一些借口來搪塞。但當研發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地坐在一起時,他們很快就能挖掘到消費者的真實想法。
佳潔士在推向中國市場之初,曾遇到一定的困難。而朱健文在深入重慶農戶進行市場調研后了解到,正是價格問題阻礙了消費者對佳潔士的接受。同時細心的她注意到,兒童齲齒問題是困擾很多中國家長的一大難題。因此,在與其他同事匯總意見后,朱健文向公司建議,盡可能從包裝、材料上降低成本。如果很難做到這點,就要在宣傳時突出防蛀功能,強調性價比。
事實上,這種“反向設計”理念已在眾多跨國公司的研發部門中得以貫徹。在寶潔,新員工要上的第一堂課,就是如何與消費者打交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且針對需求進行產品研發,是寶潔的產品能夠贏得消費者青睞的秘訣。
“一切的創新都來自于消費者的需求,寶潔不斷研究怎樣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涵蓋產品及生產的各個方面創新。”寶潔大中華區對外關系總經理許有杰說。
其實,無論是深入山區傾聽消費者的反饋,還是把消費者邀請到“消費者之家”,讓他們親自體驗寶潔產品,最終的目的都只有—個:向消費者提供最好的價值。
“我們始終將寶潔的創新視為是與數十億人們分享小智慧的一種方式,不管創新是一種新的產品、一種新的購物體驗、由我們支持的新娛樂活動,或是我們提供的信息。”正如布魯斯·布朗所說,寶潔將創新定義為“全盤創新”,在品牌與消費者生活的每個接觸點以及業務的每個環節實現創新。除產品或包裝創新之外,設計、業務模式、成本結構、組織運營及其他方面都被納入創新范圍。
對寶潔來說,任何創新都基于消費者的需求,無論是產品科技的創新,還是對潮流趨勢的把握,都離不開對消費者需求的理解——這正是其173年不變的創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