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學生學完六個單韻母和六個復韻母后,要將聲母和韻母合在一起練習拼讀,要想拼得正確、流暢,必須經過大量的拼讀練習。但學生們一聽教師說“拼”字,就會覺得枯燥、乏味。每次教師剛一布置拼讀音節的練習,學生還沒開始拼就已經覺得累了。如果是在下午,學生們連打盹兒的都會有。怎么辦呢?我想出一招兒——“拼”不說“拼”,說成“碰”;“拼讀”不說“拼讀”,說成“魔法碰碰碰”!看看這招兒靈不靈。
一天上課,我說:“孩子們,今天我想跟大家玩個游戲,叫‘魔法碰碰碰’!”聽到新鮮詞兒,學生們立刻打起了精神。看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好奇更是孩子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當魔術師,看看能變出什么來。變的規則是讓聲母和韻母碰在一起,先碰出音節,你再想出來一個包含這個音節的物品名,就算你為我們變出什么了。”
游戲開始了。“三聲ǎo,誰來當魔術師?”哈!還真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小家伙兒們全都舉起了手,連平時上課一貫不注意看老師,經常在桌子底下自己開“手工作坊”的那個小家伙兒也高高地舉起了手,眼睛亮閃閃的!“來,就請這位魔術師!”他大聲說:“三聲ǎo——棉襖!”我高興地走過去,說:“謝謝你!xx魔術師!看,冬天就要來了,你給我變出來一件小棉襖,真貼心哦!冬天我穿上它就不冷了!”我真誠地握著孩子的手,好像真的收到了一件暖暖的小棉襖。一般。“還有!還有!三聲ǎo——皮襖!”我走到那個學生跟前,說:“哈哈!皮襖更暖和了,如果冬天去東北,那里可冷啊,我們一定得穿上你送的大皮襖!”全班的學生都興奮起來!
“聲母d,韻母ài,碰在一起dài——海帶!”“噢!我最愛吃海帶了,謝謝這位魔術師!來,我們一起分享,dài——海帶。我看到了,沒有一個不愛吃的!”另一個學生又說:“dài——口袋!”“口袋,我收下了,是圣誕節那種大襪子口袋嗎?過兩天就到圣誕節了,我們可以用它多裝些禮物嘍!”誰都想得到禮物,學生們沒有一個不長大嘴巴讀的!
“聲母j,介母i,韻母ào,哪位魔術師來碰?”“jiào——花轎!”“花轎?這可是過去女孩子出嫁做新娘時才會坐的,王老師結婚時還沒坐過呢!謝謝你!來,跟我一起坐花轎!”下課鈴響了,學生們還意猶未盡,我趁機布置了家庭作業,讓學生們回家跟爸爸媽媽玩“魔法碰碰碰”的游戲,看誰能當上最神奇的魔術師,看誰變出來的東西讓大家喜歡。
這件事讓我想到,“魔法碰碰碰”只是把“拼讀音節”的作業換了一種說法,也就是“換湯不換藥”,為什么能讓學生們乖乖地練起拼讀還美滋滋的呢?原因是,“魔法碰碰碰”把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了,而孩子們內心中的生活世界就是玩,只要教師能創造出一個玩的情境,能恰到好處地給予學生生動的評價,讓他們玩得更隨意,更新鮮,更富有挑戰性,他們就會學而不倦,樂哉!美哉!
我小時候什么都沒玩過,什么都沒見過,教師讓怎樣就會乖乖地怎樣。現在的學生可不同了,玩得五花八門,見多識廣,要想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還真需要點“竅門兒”呢。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