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了大量西方的管理思想,對中國的企業管理和企業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這些思想產生的社會經濟背景與中國大不相同,因此雖有許多精華值得吸取,但卻并不能解決中國的特殊問題,而《德勝員工守則》解決了這些問題。
首先,《德勝員工守則》是一本直接指導現實管理的書,是一本關于如何管理農民工的書,或者如何將農民轉變成產業工人的書。它提供了一套經過時間檢驗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許有人會說,農民工的管理缺乏典型意義,或者缺乏先進性。實際上,中國絕大多數產業工人,包括大部分白領,骨子里都是農民,或者說觀念和習慣上是農民。中國現在正處于工業化的過程中,工業化的難點在于人的觀念、生活方式和工業化之間的矛盾。這對大多數農民工來說,是一次痛苦的革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解決了農民工的管理問題,也就解決了中國企業管理的難點。
《德勝員工守則》也直面中國傳統文化的痼疾,并對其予以堅決抨擊,例如走捷徑。走捷徑可以造成短期的低成本,但卻造成長期的低效率。因為走捷徑的人一般難以掌握正確的方法,也難以形成良好的習慣。中國傳統文化中還有另外一個痼疾,就是人與人往往纏繞在各種復雜的親緣關系之中,老鄉、老同事、老部下,血緣、地緣、學緣等不一而足。這些關系在現代企業之中,無疑會構成巨大的管理羈絆并產生巨大的管理成本,從而極大降低管理效率。德勝關注這個問題,并用一系列的規定、制度來打擊這種關系,從而為培養敬業精神、提升員工的忠誠感以及強化制度的執行,創造了良好的土壤。
《德勝員工守則》還涉及到中國企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信仰問題。對于企業管理來說,如何培養員工的信仰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而信仰也是一個企業真正的力量源泉。德勝公司提倡的價值觀是“勤勞、誠實、有愛心、不走捷徑”,將愛心、敬業作為最重要的信仰,并在行動中加以貫徹,這無疑是一種有益的探索。
《德勝員工守則》中沒有任何花哨的奇謀妙計,也沒有宏圖偉略,而那些正是中國許多浮華的公司最為熱衷的。它有的只是邏輯嚴密、內涵深刻、經過仔細琢磨和修正過后的管理規則和規范。對于任何一個在中國致力追求管理效率的人來說,這本書可說是一本“圣經”。認真研讀它,不僅可以獲得啟迪,更會受到思想的洗禮;不僅可以將其中的東西隨手拈來即學即用,而且可以提升我們本身的管理素質和境界。
我并不了解德勝公司,也不了解該書中涉及的任何一個人,寫這篇文章,完全是出于一種責任。如果我年輕二十歲,我會以到該公司做清潔工當作自己的榮幸。但現在。過了不惑之年,我則認為,能夠寫這篇文章,也算是一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