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研組是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的基層組織,是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基地,是實施體育課程改革的陣地。加強體育教研組建設,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有利于提高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本文就教研組建設的十一個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策略方法,與廣大同行進行探討。
一、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在體育教研組工作建設中,體育教師的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充分調動全組教師的積極性,發揚敬業愛崗的精神,提高全組教師的整體素質,是建設好好體育教研組的前提。具體措施:開學前,制定好教研組工作計劃,使全組教師對本學期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落實各項具體任務,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教研組長以身作則,勇于吃苦奉獻,給全組教師起到帶頭作用;在管理中要充分調動積極因素,發現問題時注意工作方法,盡可能從實際出發,為全組老師爭取和創造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二、加強教育教學工作的管理
體育教學是完成學校體育任務的基本途徑之一。教學工作的管理,要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規律和任務,對教學的全過程和各環節進行科學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使其達到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為提高教學質量、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提供保證。具體內容:在開學前成立備課組,進行集體備課,共同學習、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本學年教學計劃和學期教學計劃;根據各年級的教材特點和教師的具體情況,制定好模塊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學計劃;根據課時計劃,課前布置好場地、備好器材,做好安全衛生檢查工作;要提前做好體育委員、體育小組長的培訓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骨干作用,組織“拜師結對”,關心和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要求全組教師嚴格遵守學校的勞動紀律,加強課堂中的常規管理和教學安全管理,努力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
三、加強教科研工作管理
教科研工作是結合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的教學研究活動,是教研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人人有課題,研究的對象主要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教學評價、教學管理等。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解決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具體做法:從制定教學計劃開始,有目的地對新課程標準、教材進行研究,使之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結合模塊的教學檢查,對全組教師的教案進行檢查,檢查課時計劃制定是否合理,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材搭配是否合理,課的結構是否嚴謹,組織措施是否周密,教法練習是否科學、有效,練習的強度、密度是否得當;在完成聽課、評課任務的同時,每位老師每學期要開一節公開課,要求全組老師到位互相觀摩學習,做到有開必聽、有聽必評;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各類教研活動,例如公開課、觀摩課、優質課評比等,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并從中汲取先進教學理念。
四、加強大課間活動的管理
大課間活動是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內容之一,它除了具有增強學生體質、消除疲勞、達到積極性休息的目的和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外,同時還具有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教育作用的豐富內涵。因此,加強大課間活動的管理,提高大課間活動質量,是搞好學校體育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具體做到: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提高全體教師和學生的認識,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大課間活動的重要性,從被動參與到主動參與,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相關計劃,豐富大課間內容,常做常新,提高學生練習興趣;健全、完善大課間活動的評比制度,定期公布檢查評比結果,力求公正準確,同時記人班級量化管理之中,并納入文明班集體評比。
五、加強課外體育活動管理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落實“陽光體育活動”的有力補充,是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有力保障。它可以滿足不同的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需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種運動能力,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對加強人際交往、豐富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具體內容:開學前在體育組學期工作計劃中落實各項活動安排,報請學校教務處審批,如果與學校其他工作沖突,及時調整計劃;課外活動的安排應根據教師專長具體分工,責任到人;提前公布活動、競賽的內容,使學生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同時也是為了強調練習過程;利用廣播、墻報、校園網進行宣傳報道,對在活動和競賽中表現突出、為班爭光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與醫務室老師配合,通過醫務室每年的學生體檢,及時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切實做好體育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六、加強課余訓練管理
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一部分,是建立和健全我國體育一、二、三線運動隊伍的需要,有利于學生體育特長的發展,也是培養體育骨干的一種教育途徑,可參加各級各類的體育比賽,順利完成上級部門交給的任務,同時為學校爭光。具體要做到:教師應根據學校實際和上級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體育訓練,訓練必須堅持“業余性”和“基礎性”;教師應制定課余訓練計劃,重視對計劃的管理,努力克服訓練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凡經學校批準并按計劃進行訓練的代表隊,教練必須建立檔案;教師應對學生運動員的思想品德、文化學習和運動技術技能全面關心,并主動爭取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師的配合支持,使運動員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
七、加強學校體育競賽的管理
學校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又一個重要方面,是一項十分嚴格細致的工作,牽涉到許多部門人員,因此,要加強組織領導和計劃性,體育教研組應該做到:每學期根據上級行政部門的競賽計劃,結合學校的特點,制定一套完整的運動競賽計劃,要體現全校性、群眾性、特色性,每學期開展2—3項以身體素質為主的球類、跳繩、踢毽子項目的小型競賽,以吸取更多的學生參加競賽活動,市、區縣組織的各項競賽應積極參加,并指定專人負責,努力爭取好的成績;校內的各項競賽必須有規程、賽后有總結,參加校外的各項競賽必須有賽事紀錄。
八、加強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管理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工作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又一重要方面,體育教研組在這項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具體的執行者,工作做到位了有利于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促進身體正常生長發育,提高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具體要求:要認真組織教師研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實施辦法,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選擇測試項目、安排測試時間;分工到人,按要求統計學生的自然信息;要加強宣傳動員,讓學生明白測試的重要性,使學生認識到增強個人體質不僅是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前提,也是健康、文明生活的基礎,同時讓學生明確測試的內容、方法以及評分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利用體育課、活動課組織學生訓練,爭取讓每位學生順利通過測試;將測試成績整理好及時報教務處,由教務處根據上級文件精神,通過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網,報送至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根據反饋的情況組織教師認真分析總結,查找問題,吸取經驗教訓;對取得優秀成績的學生進行表彰,激勵更多的學生參加到“陽光體育”活動中。
九、加強場地、器材的管理
目前,學校中普遍存在著場地小、器材少的問題,能否有效地利用場地、器材條件,使其合理使用,對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以及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一定要考慮現有場地、器材的合理使用,根據教材安排教學進度,以提高場地、器材的利用率;與教務處協調好課表的安排,盡可能均勻分布,提高場地使用率;加強器材保管,健全器材借、還及使用制度,規范科學管理;做好課前的器材布置、場地劃線等準備工作,提高場地、器材的使用效果,做好體育器材的安全管理,特別是田賽項目的器材的安全管理,必須有教師指導,學生才能練習。
十、加強教研組材料的管理
建立健全的教研組檔案,可促使各項體育活動長期、規范地開展下去,同時,也有利于體育教師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擴大知識領域,也是教研組參加各級評優、驗收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上級部門及學校有關體育的文件,課程標準、體育教材、教學參考書、各項規章制度;教研組工作計劃、備課組工作計劃及其總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檔案,學校運動隊訓練計劃、競賽成績,學校每年舉辦的各類競賽資料;教師論文、基本功比賽獲獎情況檔案、培訓證書;教師自編的校本教材,體育教學相關報刊、雜志及摘抄、復印文獻資料和網絡資料;學校對體育場地改善和維修、學校器材配置、學期體育經費的開支等。
十一、協調好體育組與學校其它部門的關系
體育組教師在學校教育工作中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接觸面相對要寬得多。從每天的課間操、課外活動、學校運動會到“學生健康標準”測試工作等,都要與班主任、各處室部門接觸。因此,要做好體育組的工作,必須協調好與學校其他部門的關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協作,發揮學校的整體作用。具體內容:要贏得學校領導對體育組的重視,以便順利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突出班主任作用,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具體工作中要與班主任密切配合,爭取班主任的支持;協調與學??倓蘸笄诘墓ぷ麝P系,對場地器材的及時養護維修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積極配合學校醫務室做好學生的體育衛生保健工作。
總之,體育教研組的建設可歸納為加強對全組教師的管理,提高其整體素質,加強組織工作的計劃性,通過科學、有效的組織,去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同時要做好各項工作的總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發展、在發展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