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素有“國球”之稱。由于所需的主要器材球棒和球價格不菲,又需要手套、面罩、護胸、護腿等護具,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難以開展。如何既花少量的錢,又在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享受正規棒球比賽所帶來的快樂。筆者與學生一道,通過實踐制作了適合中小學學生玩的軟式棒球。
一、制作準備
1.材料:竹竿、百得膠或AB膠、塑料瓶、報紙、膠布。
2.器具:鋸子、小刀、錘子、電鉆。
二、制作方法
1.球棒制作
(1)清洗。將收集來的竹竿和塑料瓶用清水清潔,必要的話加一些清潔劑進行清洗,以確保原材料的干凈。
(2)手柄制作。將竹竿鋸成約60cm長,將竹標兩端分別試插入瓶口,以竹竿一端的外徑與瓶口的內徑相適為佳,這樣可以保證手柄與瓶體的完善銜接。如果竹竿外徑略大于瓶口內徑少許,可用刀子將竹竿削小,如果竹竿外徑比瓶口內徑小,可在竿端纏繞膠布來增加直徑。見圖1。
(3)組裝。分別在竿端3k9XtTMMYFC3DYA/8Y1d0bw==~5cm處和瓶口內沿涂上百得膠,然后將涂有膠水的竹竿端插入瓶口,以竹竿完全插進瓶頸或超過瓶頸少許。然后,放置24小時后,讓膠水的黏力達到最強。
(4)加固。為了防止在使用中萬一出現瓶子從手柄處脫離,帶來不安全問題。為此,用鉆頭直徑約為4mm的電鉆,從瓶口外面中間垂直往下鉆穿,然后用竹子做成的銷釘敲進鉆洞銷牢。最后將留在外面的竹子削平。見圖2。
(5)手柄上漆。為了讓球棒的手柄平滑、美觀。可在手柄(竹竿)的表面涂(噴)上各種顏色的油漆。總之,是否上漆可根據學校條件酣隋決定。
2.球
(1)紙球。先用舊報紙揉、裹成圓團,外面用透明膠布纏繞即可,直徑為6-8cm。
(2)小皮球。可用兒童玩耍的小皮球來代替。
三、使用方法
1.棒球賽。可學習正式的棒球比賽規則,結合中小學學生的身心特征,適宜地修改和調整規則進行比賽。
2.擊打。一生做平拋球或小斜線拋球,另一生揮棒擊打,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和空間感。
3.按摩棒。手握手柄,將瓶身對頭部、肩、手、背、腰、臀、腿、腳進行敲擊,起到按摩的作用。主要利用捶打原理達到按摩、放松的功效。
4.高樂夫球。可用球棒和紙球來模擬高爾夫球練習。
5.抓棒。持棒者將球棒放于抓棒者的虎口上方(瓶子朝下),突然放手,抓棒者迅速抓棒。主要發展學生的反應力。
6.頂棒。將球棒的手柄末端立于前額、鼻尖、手指、手心、手背、小臂等部位,看誰頂得久。主要是發展平衡能力和身體快速反應能力。
四、建議
1.竹竿直徑不宜過粗,最好與瓶口內徑相適。
2.盡量選用圓形且平滑的塑料瓶,如洗潔精、塑料礦泉水瓶等。
3.為了讓制作的紙球鮮艷、美觀,可在最外面包裹各種顏色的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