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一塊激情澎湃的改革試驗田!
她在這里創造了“三段式”職教發展模式,她的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思路被列入教育部“教育改革和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她一邊不斷地加大農村“雙帶頭人”的培養力度,一邊在努力架設中高職教育“立交橋”。……
由她領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職業教育管理研究,被教育部肯定為“海南模式”、“海南經驗”,享譽全國。提到海南職業教育,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曾用“異軍突起、出奇制勝”8個字來嘖嘖稱贊。
從李紅梅所走過的路和不斷推行的改革舉措中,似乎可以找到海南先行先試的背影。難怪海南省副省長姜斯憲曾用“職業教育打翻身仗的‘急先鋒…來評價她。
在第二故鄉揮灑青春與激情
1988年4月13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由此,海南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試驗場。
許多應屆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決心到新特區闖天下。這年8月,李紅梅也加入到中國第一批市場經濟的見證人和親歷者的行列中。
李紅梅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位人民教師——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教師是世界上懂的事情最多的人。長大后,她很幸運,成為了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到海南闖蕩前,她還是湖南省婁底三中的一位班主任。當時年已25歲的她,懷著一顆追逐夢想的心,從湖南來到了這個最美麗、最陽光、最年輕的省份——海南。
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李紅梅出任過團委副書記、書記和黨辦副主任、主任。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得力,卓有成就,她當選為全國城市醫院思政會副秘書長,并曾榮獲“海南省大特區青年建設”獎章、海南省第三屆“五四青年獎章”、“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及“全國優秀醫院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
共青團是一個充滿激情的組織,是理想和責任的凝聚。2000年7月,李紅梅被調入共青團海南省委工作。曾任共青團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青聯副主席、海南省少先隊工作委員會主任、海南省希望工程基金會理事長等職,她結合青少年特點,不斷探索生動活潑、針對性強、時代感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她特別善于總結,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成果豐碩。她在共青團這個特殊的崗位上為海南的發展獻出了青春、熱血和汗水,她在這奉獻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歸宿,收獲了喜悅、體驗了光榮,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聞名全國的“海南經驗”漸漸成型
2003年5月,李紅梅被調任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海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兼紀檢組組長,海南省教育廳機關黨委書記,海南省教育工會主席等職。2007年3月,被調任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曾經夢想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她沒想到有一天能成為一位教育管理者,分管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工作。
長期以來,海南職業教育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辦學規模小、結構不合理,吸引力不強等問題突出,遠遠落后于全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海南如何搶抓歷史發展機遇、實現職業教育跨越式發展,當年作為海南省分管職業教育副廳長的李紅梅認為必須積極推進體制改革與創新,探索具有海南特色職教發展的路子。
就在此時,羅保銘當選為海南省省長。李紅梅說,羅保銘省長上任后的第一個專題調研就是發展職業教育,看到海南各市縣尤其是農村職校辦學環境差,師資、設備嚴重缺乏。李紅梅記得,羅保銘在調研中連提3個重點,即對職業教育要“重點支持、重點傾斜、重點發展”。就在這一年,海南這個財政家底并不厚實的“小”省,投在發展職業教育上的經費竟達4.6億元,中職教師培訓經費從往年的不足15萬元一下增長到450萬元。正因為財政對職業教育的傾斜,—方面改善了原有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另一方面又新增了許多職業學校。
這年7月10日,海南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會上,羅保銘響亮地提出“用3年時間打好職業教育翻身仗”。從此,海南吹起了發展職業教育的“號角”。
海南職業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所謂“三段式”,是指學生一年級在市縣職教中心學習文化課和專業技術理論課,二年級轉到省級或城市重點示范中職校學習專業技能知識,三年級則到相關企業頂崗實習。
李紅梅在接受采訪時回憶說。從某種角度上說,海南中職教育發展“三段式”的經驗是逼出來的。這種“逼出來”的辦學形式,起初“以城帶鄉、以強扶弱”的意圖十分明顯。它使許多市縣職校得以度過職教發展最為艱難的歲月,也為市縣職校學生共享職教強校資源創造了條件。由此演變海南“三段式”辦學模式,并推而廣之。
2008年8月9日,時任教育部部長周濟給職成司、高教司和時任副部長吳啟迪批示——“派出工作小組,幫助海南總結1+1+1(縣級職教中心+示范性中職學校+企業)的成功經驗”。
如今,“海南模式”、“海南經驗”已成為各地學習和借鑒的典范。在探索與推廣的過程中的甘苦,只有作為項目主持人的李紅梅清楚。她很欣慰,自己能在創新教育體制、使職業教育深入內涵發展付出個人的努力,在職業教育方面發揮海南對外開放排頭兵的作用。
“急先鋒”再打開放教育“翻身仗”
2009年7月15日下午3時,海南廣播電視大學會議室。
“今天,我有機會成為電大人感到非常榮幸!……我感到組織的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履新海南省廣播電視大學黨委書記之時,李紅梅表示有信心率領全體電太人不辜負海南省領導對電大事業發展的殷切期望。
電大教育的核心就是職業教育,主要是為培養實用型技能人20作為海南職業教育的旗手在海南電大任職宣布大會現場一亮相,海南電大人群情振奮。
在海南省委宣布任職的當天,李紅梅就立即主持召開了黨委會議,研究招生工作。上任第二天,就召開各部門負責人會議,就招生工作做出具體安排和要求,成立了以自己為組長、校長為副組長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上任第五天,就召開全省電大招生工作動員大會,下達全校秋季招生指標,動員全校教職工積極參與招生工作。海南電大許多教職工都記得,李紅梅等校領導在暑假期間從不休息且親自帶頭深入機關行業發動生源。身邊同事跟著李紅梅深入組織系統、司法系統、公安系統、衛生系統等發動生源,馬不停蹄……
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南電大的在校生由上任時的5800A直線上升至13000A。
接著,李紅梅開始了廣泛的座談、走訪、調研,并多次帶隊到北京、浙江、上海等兄弟電大學習取經。
在調研的基礎上,李紅梅還進一步提出,架設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學歷職業教育“立交橋”,創建海南遠程職業成人教育集團。這一創見得到海南省政府的支持。
海南電大遠程教育系統覆蓋海南全省,如何發揮這一教育資源優勢,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開發特色專業與特色課程?利用電大“三網合一”的網絡學習環境優勢,搭建數字化學習中心,為全民終身學習做好服務,將電大辦成覆蓋海南全省城鄉的遠程開放大學?李紅梅說,目前,海南正在全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海南電大作為全省成人和繼續教育的“龍頭”高校肩負著重要使命。她說,海南電大緊緊圍繞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綜合利用和優化配置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開發建設了一大批適應海南本土遠程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從旅游業、旅游企事業、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的需求出發,建設具有遠程教育特點的高水平旅游類專業群。依據海南國際旅游島“一海、兩市、三區”的旅游區域空間布局,打造諸如海洋旅游、熱帶海島旅游、椰樹海岸旅游、國家公園旅游、康養旅游等特色專業或課程。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海南電大依托中央電大實施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專門開設了針對陛強、個性化的選修課、自開課模塊,把培養基層干部的“村官班”辦到了鄉鎮,把課堂搬到農村,走出了一條適合農村基層生產和經營管理需要的特色之路。為使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目標更明確,內容更豐富,措施更具體,海南電大與海南省委組織部結合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宏偉戰略目標,成功推出了黨員干部教育在線培訓工程。
時下,海南電大正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新校址建設有條不紊,長年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得以徹底解決。李紅梅所率的海南電大人士氣振奮,正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解放思想,開拓奮進,共謀發展,乘勢而上,在服務中求發展,以有為求有位,努力向海南成人教育龍頭學校邁進。
責任編輯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