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好幾年只看財經節目而不看娛樂節目了,但《非誠勿擾》又挨批了還是知道的。在有些人眼里,這也是“三俗”。挨批正常。
前天,偶然間看了一眼和《非誠勿擾》類似的《我們約會吧》,還別說,真是看出了點超出預期的小意思。
在這個節目中,玩的也是單身男女交友,只不過這次橋段更有趣臺上施然而立16位單身“公主”,為了得到美女們的青睞,幾個男青年以回答問題的方式,分別從設置了道道關卡的通道奮力向臺前闖。過程中,臺上“公主”們可按下控制身后彩燈的按鈕,以此證明某個“青蛙”她瞧不上眼。
也許是節目剛創辦,編導們經驗不足,也許故意為之,四五位青年雖輪番現身,但類似于8女爭一男的熱鬧場面沒有出現,節目最后近平冷場。
事兒幾乎都壞在第一環節:男青年像小白鼠一樣邊跑步邊回答個人基本條件。當跑道里出現的男青年或矮,或稍胖時,16盞燈很快滅了8盞,當男青年說自己沒房,正與人合租時,剩下的8盞燈又滅了4盞,當他再說出自己很“與世無爭”時,臺上的燈幾乎全滅了。
到最后,主持人幾乎無語:大家多給自己一些機會好不好?
晚了。機會,真不是別人給的:錯過機會,也真不能怨別人。當惟一一位闖關成功的男嘉賓走上臺來,直播鏡頭里,不少“公主”臉上露出了惋惜的神情,當展示該男青年才藝瞬間的VCR開始播放時,她們臉上的表情則經歷了從欣賞到失落的巨大轉變。
許多許多年以前,相親這事兒基本形同虛設,太多婚姻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至于悲劇連連。因為這種方式簡直就像隔山打牛,隔墻買馬一樣不靠譜。小兩口的基因是不是匹配完全靠蒙,是否心有靈犀也不管,蒙對了,恭喜,安穩順利地過完一生,蒙錯了,男人可以休妻,而女人則不能隨便離,只能受屈一輩子,
現代相親應比古代“指腹為婚”進步,物質時代,得允許人挑三揀四,可以競技,比拼,但方向,無疑錯了——手,先不那么“欠”行不?
幾年前,西方的“8分鐘約會”傳入中國一個昏暗的咖啡廳里,男男女女在一起,一對一輪流聊8分鐘,內容不涉及對方工作、財產等,只根據感覺確定日后是否再聯系。
相比之下,這種方式更具合理性。人雖本質上是種物質動物,但也都向往高級的精神生活。當幸運爭得有型有款的配偶的人已對豐裕的生活習以為常之后,出軌的心思也便開始蠢蠢欲動——真還就是這撥人不太老實。
西方有個著名實驗:用6個脫脂棉球擦取6個男人腋窩下的分泌物,之后密封在6個玻璃瓶里,再找一個成年女性測試者分別聞這6個瓶子的氣味,并讓她根據自己的感受對6個瓶子做個排序覺得最舒服最性感的氣味排第一,最惡心最討厭的氣昧排第8。
結果讓科學家們很驚奇,氣味被排在第一的男人,他的DNA與女性測試者的互補性最強,也就是差異最大;氣味被排在最后的男人的DNA,與女性測試者差別最小。
這恐怕就是“心有靈犀”原動力的根本來源吧。
常在腦海中出現一個幻境如果城市里所有的青年男女都從房子里走出來,來到片平坦開闊的大草地上,大家都不想物質,只靠“心有靈犀”神聊,之后確定一個結成伴侶,那樣,我們的愛情和婚姻是不是會少許多遺憾?
再回到那個節目。最后,終于有一對男女成功牽手。主持人問公主為什么選了那個男青年,女孩只說了一句我就覺得他在跑步機上的樣子很可愛。
臺下先是沉默,之后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男女能在一起因為什么?不過是被對方身上那股勁兒吸引罷了。
雪城白鳥,本名吳佳野,70后,喜靜,曾做過記者、編輯,青少年心理咨詢師,在若干青少類雜志開專欄,喜歡生命中一切美好和細節。
責任編輯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