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是傳說中的浪漫之都,夏天有桃紅柳綠的太陽島、碧波蕩漾的松花江,冬天有晶瑩剔透的冰雕雪景。素有“東方小巴黎”的別稱、“東方莫斯科”的雅號。近年來,哈爾濱市政府在黨中央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與時俱進,普惠民生,為城市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為人民編織了生活保障網。
順民意 解民憂 惠民生 民生市長傾情棚戶區
張效廉祖籍山東梁山,生長在吉林林場,大學畢業后曾從事過多年共青團工作,所以在他身上,既洋溢著團干部青春的活力、干勁和熱情,還兼備著東北人特有的質樸元素和不平則鳴的好漢基因,更有著深厚的民生情結。 2007年2月4日,和著早春的節拍,張效廉就任哈爾濱市市長。他上任后調研的第一站是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其目的是要了解百姓的真正需求,想有的放矢地為百姓辦點實事,要傳遞黨和政府關注、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真情和決心。
關于民生,張效廉的理解非常質樸:“民生就是人民要生活,生活要幸福,幸福就要‘得勁兒’,我們要想人民所想的事,辦人民所需的事,這樣人民才能幸福,才能‘得勁兒。’當前最迫切、難度最大的民生問題,是解決百姓住的問題。”
“好民居”工程被列為民生行動第一項計劃,核心就是讓老百姓“有好居”、“居得好”。哈爾濱市抽調40名骨干力量成立了棚改領導小組,張效廉親自擔任組長。他和領導小組成員輕車簡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