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銳敏是寫楷書的書法家,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發展,基本形成了自己個性突出的“閻體楷書”。他以最大的勇氣在古人楷書法則中探尋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表述范式,樹立了自己的一面旗幟,闖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在艱難困苦中起步的書法追求
幼小的閻銳敏的字也比別人寫得好一些。1974年參加工作之后,他就經常坐在單位發的小馬扎上,在一個隨身攜帶的裝衣服用的箱子上練字,一疊疊舊報紙被他練了又練,一本本舊雜志被他寫了又寫。在單位里,寫黑板報,寫墻報,寫會標等,凡是寫字的工作全給了他。在別人看來,這是受累的差事,可對他來說,這是練字的最好機會。他報名參加了東城少年宮的書法班,有幸聆聽了著名書法家任杰生、劉炳森等先生的書法講座;繼而又參加了中國第一個書畫學校——北京中國書畫業余學校,并且一學就是五年。在這所學校里,他受到了肖勞、尹潤生、劉宗繼、李鐸、李力生、吳未淳、于榮均、梁志斌等老一輩書法家的直接教育,在這其間,對書法進行了系統而規范的學習,無論是顏、柳、歐、趙,還是真、行、草、隸、篆都進行了認真的學習。
為了能有一個安靜而不受外界干擾的學習環境,他放棄了領導分配在樓內的集體宿合,而選擇了一個蓋在樓頂上的木板房。面對惡劣的條件,他從不以為然,而樂觀地給自己的房子起了“無愁小齋”、“陋巢”等齋名,還常常風趣地對不理解他的人說:“苦盡甘來,樂在其中”。
艱苦條件可以克服,可是經濟緊張他是無能為力的。當時,對于一個二級工來說,每月39元8角的工資也只夠維持基本生活的,還要用來買紙、墨、筆、帖等等,常常到了月底就囊中羞澀了,只好啃饅頭就咸菜,甚至還要賒賬。盡管經濟緊張,但他覺得不能間斷練字。古人說得好,“窮則思變”,在他居住的樓下有一片水泥方磚地,面對滿地的水泥方磚,他靈機一動,撿了一個別人扔了的毛筆頭,沾著水在地下試寫了幾個字,嘿,還真有宣紙的效果呢。這可真不錯,這種練習方法,既可省墨,又可省紙,還可以練大字、練筆力,這真是一舉多得。自此以后,每天四點半下班后,吃完飯就練,一直練到天黑看不見為止,接著再回到“無愁小齋”里練寫小字《蘭亭集序》。
獨辟蹊徑,終有建樹
天道酬勤。1986年,全國首屆電視書法大賽舉辦,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夾著自己認真書寫好的一大卷書法作品第一次參加了這次書法比賽。過了不久,中央電視臺寄來了一個錦緞的獲獎證書和一張通知單,上寫著:“閻銳敏先生,您在九萬人參加的全國書法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同年,他又連續獲得了首屆銀河書法大賽,首屆神龍杯書法大賽,首屆大學生杯鋼筆書法大賽、首屆國際鋼筆書法大賽、首屆博士杯書法大賽獎,過了不久,他又獲得了由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聯合舉辦的當代國際書法精品展一等獎。除此之外,他的作品還入選首屆赴日硬筆書法展、首屆中國書壇新人作品展覽等。
1987年,已到而立之年的他,以頑強的毅力考入了中國工運學院,進行為期兩年的脫產學習。1988年中秋節,閻銳敏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首次個人書法展,還受到了著名的藝術大師吳作人、沈行、柳倩、蘇適、李力生、袁其微等先生的好評。當時,身為北京書協秘書長的蘇適先生看完閻銳敏的個人書法展后,問到:“你現在是不是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當他得知閻銳敏現在還不是會員時,激動地說:“如果像你這樣的人還不是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就等于我們的失職,我要做你的介紹人。”這樣,閻銳敏光榮地加入了北京市書法家協會。同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硬筆書法字帖——《兒童鉛筆字帖》。
細觀閻銳敏的字,楷書古樸端莊,行書流暢自然,草書飄逸瀟灑,隸書舒展大方,傳統功力深厚扎實。對于楷書的練習,貫穿始終,這也是恩師劉宗繼先生對他提出的要求:“不管學什么書體,絕對不能把楷書扔了。”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高占祥先生看了閻銳敏寫的字后,握著閻銳敏的手激動地說:“好!真好哇”!
但是,閻銳敏并不滿足現狀,1993年,他又考入了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專業班,進行了為期三年系統的書法學習。畢業時,他還被評為優秀學員。
誨人不倦的書法教師
閻銳敏先生不但能寫好字,而且還擅長書法教學,立志為弘揚和普及書法作貢獻。他在北京的少年宮、文化宮、大中小學和黨政機關等十多個單位講授硬筆書法,深受大家歡迎。現在他分別應聘為中國人民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書法教授。同時,他還曾在北京文法學院、首都師大附中、等數十所中小學進行書法教學,說來也怪,經他培養過的學生,一年多就能出成績,天資稍高一點學生,一學期就能初見成效,而且還是從來沒有學過書法的學生。
為了搞好書法教學,他不滿足于落后的黑板教學方式,而自學攝像技術、自拍電視書法教學片。為了增加書法教學的感染性,自己還鉆研怎么給電視教學片配音;為了給教學片配字幕,還虛心向電腦專家學習電腦技術。由于采取了先進的教學方式,學生進步的特別快。現在,每屆保送的學生中均有他的書法優秀學生,他也被評為全國十佳書法教育家之一。 閆銳敏先生稍有名氣之后,他首先考慮的是傳播中國的書法知識,他教過的學生,到目前為止,已經數十萬了。除此之外,還經常免費為部隊戰士講解書法,給部隊戰士贈送自己編寫的字帖;有時還向社會義務贈送自己的優秀書法作品,在蘆溝橋事變65周年之際,他向抗日戰爭紀念館贈送了自己書寫的丈六楷書作品江上青烈士的著名散文《蘆溝曉月》,受到了高占祥、宋貴倫、舒小峰等領導的好評。
2005年,作家出版社邀請他分別用硬筆楷書、行書書寫了中學生《語文》七冊、八冊教材課文后面的詩詞散文,作為中學生使用的字帖并正式出版。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請他書寫并出版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寫字。鋼筆字》硬筆楷書字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閆銳敏硬筆書法師范教程》。成果豐富的書法家
閻銳敏先生的字書寫規范,結構嚴謹,用筆端莊疏朗,字體清秀大方,既能充分表現硬筆書法的特色,又飽含著毛筆書法的韻味,既可供硬筆書法愛好者學習,臨摹和欣賞,又可以從中學習中國傳統書法,其作品還經常被當作禮品贈送到日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臺灣、瑞典、南韓、英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并被多家博物館收藏。除此之外,還應邀為不少碑林書寫了書法碑文,并被勒字上石。鑒于此種情況國內外20多家出版社紛紛約他出版書法教學錄像帶及字帖。
到目前為止,他先后應邀出版了《硬筆書法電視系列輔導講座》、《中學生詩文鋼筆字帖》、《學生硬筆書法字帖》等字帖,并和瑞典朋友約翰.比爾克司廳合編了供瑞典大學和美國大學使用的教科書《怎樣學寫中國漢字》、《中文》、《中國漢字學寫法》近30余本字帖。據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組聯部統計,在全國排列出版字帖數第三位。最近他又根據讀者心理,研究出了適合各種階層人士使用的一套與《怎樣寫好硬筆字》配套的《硬筆書法練習冊》,并正規出版。
除此之外,閻銳敏還應邀為北大方正書寫了硬筆楷書和硬筆行書字庫。閻銳敏書寫的方正硬筆楷書字庫,填補了國內硬筆楷書字庫的空白。該字庫屬鋼筆手寫體,其特點是端莊中含瀟灑,凝重中寓自然,字體簡捷明快、流暢大方、簡繁齊備、雅俗共賞,更接近于人們的生活,實用性極強,特別適用于書寫信函、報告、文章等,是人們寫信、打報告、寫總結、寫作文的最好幫手。
閻銳敏先生不但字寫得好,課講得好,而且還是個書法活動家。近幾年參與組織了“保險杯書法大賽”等活動,并分別校聘為評委和評委會主任,組委及組委會副主任等職。除此之外,還成功地舉分了幾十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