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創業?首先,社會需要創業。只有創業,才能帶來就業,才能推動經濟發展,才能福祉人類社會。其次,個人需要創業。只有創業,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才能實現更大的夢想。
何地何時去創業?放眼全球,中國就是創業的沃土;縱觀古今,現在就是創業的良辰。30年改革開放,中國涌現出無數的創業良機和無數的成功創業者;面向未來,中國更令人暢想和充滿商機。盡管依然有這樣或那樣的外在問題,但不可否認,中國的創業環境將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完善。六年前“中小企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獲準設立,去年10月歷經十年的“創業板”又成功推出,這幾年國家和地方相繼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都直指鼓勵創業和促進就業,這些都為創業者撐開了一片廣闊的天空。正如IDG創投創始合伙人、著名天使投資人熊曉鴿先生,在分析500多年來全球的GDP構成后,中肯地指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不論從技術還是從資金來看,中國現在和將來都是最具有創業機會和創業空間的地方。
該怎樣去創業?或許這才是創業者們需要去踏踏實實思考和回答的問題。前不久,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專門為全國的創業者舉辦了一次大型公益活動——“創業者訓練營”,邀請眾多知名專家學者、成功企業家、天使投資人等為創業者傳道、授業、解惑,并搭建一個創業者和投資機構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從而幫助廣大創業者提升能力、取得成功。
成功創業最需要什么?高建教授認為最重要的是堅定的信念和行動。對創業者個人素質來說,首要的是誠實守信,在創業過程中絕不能弄虛作假。著名天使投資人徐茂棟先生、蔡文勝先生都認為投資最看重的是人,看人首先看誠信。創業八年就將企業成功推向美國上市的正保遠程教育集團董事長朱正東先生在談自己的創業故事時,也多次強調“誠實做人”的重要性,只有誠信、負責任,才會有很多人在你遇到困難時幫助你、支持你。最近網上熱炒的“唐駿事件”、“李一事件”其核心還是誠信的問題。成功創業還需要有一個志同道合、風雨同舟的團隊,還需要一個意識超前、優勢明顯的商業模式,等等;雖然也有不少成功者認為創業成功有很多的偶然性和運氣的成分,但是所有成功都并非看起來那么簡單和輕松,成功的背后都有堅持的精神和優秀企業家的洞察力、決斷力。
哪些領域更適宜創業呢?現在業內專家普通看好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還特別青睞新型服務行業,如消費升級、品牌營銷、教育培訓、人力資源管理、業務流程外包、金融服務等。有時起點就決定了終點,創業項目的選擇非常關鍵,著名創業家和投資人、原金山公司總裁雷軍先生就曾為我們傳授了三條創業秘訣:一要看五年想三年認認真真做好一兩年;二要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三要順勢而為,把握好看似運氣的每個關鍵點,你的創業就會少走彎路、事倍功半。
所有的經驗都只能借鑒,所有的知識都需要轉化,成功的創業最終還要靠創業者自己的實踐和智慧。祝創業成功,無愧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