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的文化素養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關系到黨風民風。在社會現實中不乏這樣的現象,有的領導干部言語失范,有的行為失范,有的品格失范,嚴重影響著領導干部的形象。因此,提升領導干部的文化素養就更顯得刻不容緩。領導干部務必將此作為為政之道,時時處處竭盡努力。
品德素養。品德素養是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在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重要而又相對穩定的心理素質的總和,也即人們的思想、品質、行為、作風等諸多方面的綜合反映。新時期的領導干部的品德素養表現為:政治堅定、敢于創新、道德高尚、作風正派、胸襟開闊、清正廉潔、艱苦奮斗,能夠經受名利、權力、金錢、色情等種種考驗,通俗言之——能夠正確對待“位子”、車子、房子、票子、孩子……。領導干部只有具備了這些品德素養,政治上才能過得硬。
哲學素養。今日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駕馭能力的競爭日趨加劇。在紛繁復雜的新形勢下,新問題層出不窮,日益要求領導干部具備較高的理論思辨能力和較強的知識駕馭能力。這就非常需要領導干部學好哲學、用好哲學。因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科學的科學”,學懂弄通了哲學,特別是能正確掌握、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就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科學地改造世界。正如老一代革命家陳云所說,“學好哲學,終身受用”。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尤其要提高哲學素養。
歷史素養。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歷史寶庫中,蘊藏著富民強國的豐富智慧,也有許多值得后人吸取和反思的沉痛教訓,這些都被歷代有見識、有作為的政治家看作治國安邦的寶貴財富。這理應也成為現代領導干部汲取之而用于為民執政的寶貴財富。唐太宗曾經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古代帝王尚且有這么深刻的認識,我們黨的現代領導干部更要具備這方面的認識和素養。
文學素養。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使讀者由欣賞到動情、由動情到移性,在不知不覺中,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華,心靈得到凈化。中華民族創造了極其豐厚的文學藝術資源,并以言簡意賅、膾炙人口的方式千古傳誦。對廣大領導干部來說,提高文學素養,既可怡情增智、陶冶情操,又可升華精神、完善人格,實在是提高領導干部文化素養和執政能力的重要源泉。
心理素養。心理素養是指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特別是突發事件時所表現出的一貫性反應的個體素質,它有相對的穩定性。心理素養是一個人的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狀況的綜合體現。當今社會各種競爭非常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壓力日益加大,由此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處于現代領導崗位的干部,除了面臨一般人都面臨的心理壓力之外,還面臨著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職責特別是政界競爭的壓力,會被更多的心理問題所困擾。因此,作為領導干部個人來說,培養良好的干部心理素質,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努力在復雜的處境和激烈的競爭中做到寵辱不驚、從容淡定,顯得尤為重要。
執政能力建設問題說到底是干部隊伍建設問題。而文化素養是領導干部素質結構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雖不等同于領導能力或領導才能,但卻是執政能力的基礎。所以,領導干部務必從提高執政能力的基礎性需要努力提高文化素養,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借助文化素養修煉提高自己。
借助文化素養提高領導干部理論水平。這是因為,執政能力建設問題,其中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理論水平的問題。理論素養是領導干部素養的主體,領導干部只有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才能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才能提高政治敏銳性,增強政治鑒別力,加強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文化素養“內化”于理論水平之中,理論水平是文化素養的綜合體現。只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才會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
借助文化素養提高領導干部道德水準。文化素養是執政能力的道德基礎。領導干部的品德影響到執政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我們黨要建立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群眾吸引和團結到黨的周圍,領導品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思想道德品質高尚的領導干部,以自身的品德在黨內外產生強烈的影響力。而文化素養對領導干部道德水平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所以,領導干部提高道德水準,應從提高文化修養做起。
借助文化素養增強領導干部人格魅力。文化素養是執政者的人格魅力之要素。領導者果斷剛毅、堅忍不拔、充滿個性,或者溫文儒雅、從容大度、神清氣正等人格魅力,無一不受優良文化素養的滋養和影響。領導者的魅力來自于他的影響力,而影響力與領導干部自身的文化素養密切相關。豐富的文化內涵增強了領導者的領導力和感召力,同時也展現出鮮明而獨特的個性魅力。文化素養愈深厚者,其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審美情趣等就愈高雅和氣度不凡。
借助文化素養提高領導干部心理素質。良好的性格、意志、興趣、氣質等心理要素及特質,是領導干部所必需的。一位稱職的領導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否則在各種矛盾和壓力面前就會缺乏勇氣和毅力,難以擔當時代賦予的重任。進入社會轉型期,隨著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加之各種思想觀念的相互碰撞,由此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領導干部身處特殊地位,肩負重要責任,其承受的心理壓力比一般群眾要大,其心理對社會的作用和影響也更大,自然對其心理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在錯綜復雜的問題和矛盾面前,關鍵是要通過不斷加強學習和提高文化素養,自覺錘煉意志品質,不斷增強政治、業務和工作能力;同時還需要具有堅定執著、樂觀自信、沉穩平和、奮發有為的良好心態和情緒,具有開闊的胸襟。處理各種難題,要善于聽取各方意見,包容和團結各類人才,兼顧各方利益;面對質疑、批評甚至詰難,要虛懷若谷,及時作必要的溝通和解釋,消除誤解和隔閡,形成共識和合力;面對突發事件,不驚慌失措、回避退讓,努力做到民主科學決策,從容應對,妥善化解矛盾,安全度過危機;面對挫折和一時無法解決的困難,不是心灰意冷、不思進取,而是迎難而上,銳意進取。這些都需要借助文化素養提高領導心理素質。
借助文化素養增強領導干部創新能力。領導干部要成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以下條件:永遠充滿對新知識的渴望,并善于獲取知識;具有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在思想和行動中涌動強烈的創造欲望和創新激情;具有科學研究的素質和創造思維能力;具有腳踏實地、不懼艱難、勇于攀登的精神和嚴謹的學風。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需堅持不懈、日積月累地學習、提高,特別要在學習中提高文化素養。
借助文化素養拓寬領導干部知識面。從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來看,行業的單一性將變得越來越微弱,取而代之的是行業間的融合性。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具有較為寬廣的知識面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從目前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來看,也正在順應這個趨勢改革,如干部培訓課程的多樣化,更多選修課程的設置等,都在為領導干部拓寬知識面提供條件。作為領導干部自身來說,則要在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和學習條件的同時,更多地靠提高文化素養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總之,優秀的文化素養是領導干部必需的基本素養,提高文化素養是領導干部提高執政能力的基本功和必修課。衷心希望領導干部們都要重視汲取優秀文化素養,由此在提高執政能力上練好文化素養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