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是用動態血壓記錄儀測定一個人晝夜24小時內每間隔一定時間的血壓值,其分析內容包括全天、自晝、夜晚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心率以及它們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血壓負荷值、血壓變異度及晝夜血壓節律等項目。最常用的動態血壓記錄儀為袖帶式,可定時給袖帶充氣,測量肱動脈血壓,并自動存儲數據,一天最多可存儲200多個血壓值,然后經計算機分析打印出血壓值。
我們為什么要做這項檢查呢?它和偶測血壓相比有哪些優點呢?
有助于發現“白大衣”高血壓
“白大衣”高血壓是指患者在醫院測量血壓時血壓升高,而在家中測量時血壓正常。這種一看見醫生血壓就升高的現象,可能是由于這些人看到穿白大衣的醫生、護士時不由自主地產生緊張、焦慮情緒,交感神經興奮。“白大衣”高血壓只是暫時的反應性血壓升高,其血壓平時處于正常水平,所以它屬于假性高血壓。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時,患者攜帶測血壓裝置,無須醫務人員在場,因此可以鑒別“白大衣”高血壓和真性高血壓。臨床上對一些年輕患者,或是性格內向、精神緊張者,在確診高血壓病之前,最好能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排除“白大衣”高血壓。
有助于了解血壓的波動情況
偶然測一次血壓,所獲得的是瞬間血壓,難以反映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血壓水平,更難以觀察患者在各種生理或病理狀態下血壓的波動情況。例如,嗜鉻細胞瘤以陣發性高血壓為臨床特點,若測量血壓時恰為其緩解期,則很難確診。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能測量人體晝夜不同時間的瞬間血壓,所得數據遠較偶測血壓值豐富,避免了偶測血壓的缺點。
有助于判斷高血壓病情
目前認為,評估血壓升高的程度要比單純診斷高血壓更為重要,動態血壓水平較高者,病情更重。換言之,同樣是高血壓病患者,一個人24小時內有1次超過140/90mmHg,達到160/100mmHg,而另一個人雖然血壓最高只達到150/95mmHg,卻有10次超過140/90mmHg,顯然后者的病情更重。根據動態血壓監測中的“血壓負荷值”可以判斷患者的高血壓病情程度。以百分數表示,即每天血壓超過標準值的次數占測量次數的百分比。如以135/85mmHg為白天血壓標準上限,若白天共測了24次血壓,其中有12次超過135/85mmHg,則血壓負荷值為12/24=50%,即白天有一半血壓都是超標的,顯然這位患者白天血壓控制不理想,病情較重。
有助于判斷預后
偶測的血壓并不能反映個體的平均血壓水平。24小時動態血壓測量的血壓值與心血管事件的相關性明顯優于偶測血壓,可用于預測心血管病發作。凌晨血壓突然升高者,更容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
有助于指導藥物治療
理想的血壓控制應該是動態血壓監測24小時內無“白大衣”高血壓和安慰劑反應。動態血壓監測可正確地評價治療過程中休息與活動狀態下、晝夜血壓變化情況以及藥物作用的持續時間,可以根據血壓高峰與低谷時間,選擇作用時間長短不一的降壓藥物,調整劑量和服藥時間,調整給藥次數和間隔時間,以更有效地控制血壓,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
動態血壓監測具有以上這些優點,因此如果有條件的話,高血壓患者可以定期進行該項檢查,以便更好地了解血壓控制情況,為調整用藥提供依據。
當然,動態血壓監測也有它的缺點,目前該項技術還有一定局限性,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動態監測,動態血壓值尚無統一標準,且檢查費用較高。另外,由于袖帶頻繁地充氣和放氣,晚間影響患者休息,這是令很多患者尤其是睡眠不佳患者頭疼的事情。此外,肢體活動可能干擾測量,使測量結果不準,因此在每次充氣時,應停止活動,保持手臂不動,直到測完放氣為止,以提高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