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簡稱“急支”)都是常見病,兩種病癥狀有相似之處,但又是不相同的病。由于一般人缺乏判斷這兩種病的基本常識,以至于得不到應有的藥物治療效果。
感冒和“急支”都有鼻塞、發熱、惡寒及咽喉疼痛、咳嗽等癥狀,但感冒一般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疾病,而“急支”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后,或吸入刺激性氣體,導致氣管及其相關組織的炎癥反應性疾病。兩者的致病原因不同,治療和用藥也有較大的差別。
感冒用藥一般有以下幾種:①含解熱鎮痛成分的感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雙氯芬酸鈉、氨基比林等,主要用于減輕發熱、疼痛。②含減輕鼻腔充血成分的感冒藥,如鹽酸偽麻黃堿、鹽酸麻黃堿等,主要用來減輕鼻塞、流涕、打噴嚏等癥狀。③含鎮咳成分的感冒藥,則有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二氧異丙嗪等。咳嗽頻繁者可以用復方甘草合劑、咳必清,咳嗽痰多、痰液黏稠者則需加用必嗽平。
“急支”用藥多以抗菌治療為主,一般選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β-內酰胺抗生素,紅霉素、羅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慶大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類,等等,一種或兩種抗菌藥聯合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感冒用藥還是“急支”用藥,都不能濫用。
感冒藥是復合制劑,其中某一成分的含量是安全的,但如果多種抗感冒藥混用,就可能使之超標,少數患者甚至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不良反應。因此,治療感冒要盡量只吃一種藥,聯合用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用于“急支”治療的抗菌藥濫用危害更大:一是誘發細菌耐藥,使部分抗菌藥失去了應有的治療效果。二是損害人體器官。如喹諾酮類可致年幼者軟骨損害,使承重骨關節出現水泡,少數患者出現關節痛和炎癥。此外,四環素、利福平、紅霉素均可引起肝損害。三是導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道都有細菌寄生,寄生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維持著平衡狀態。如果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菌群會被殺滅,而不敏感菌群則趁機繁殖,未被抑制的細菌、真菌及外來菌也可乘虛而入,誘發又一次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