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7月底至9月初,江蘇省南京市多位市民因為吃了小龍蝦后患上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一時間,小龍蝦會致病的傳聞四起,小龍蝦備受冷落。而不久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通告稱:南京出現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是一種叫哈夫病的病癥,確實與食用小龍蝦有關。這更把小龍蝦推向了風口浪尖。那么,這次事件對小龍蝦產業造成多大沖擊?食用小龍蝦究竟安不安全?小龍蝦產業應該如何健康發展?敬請關注——
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是淡水螯蝦家族中的一個中小型種類,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廣、養殖最多的淡水螯蝦。小龍蝦外觀好看、味道鮮美、價格低廉。隨著它的食用和經濟價值逐漸被社會發現和認識,它在國內外市場上的消費與貿易均呈增長趨勢,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一個新亮點。由于大量捕撈,小龍蝦野生資源面臨枯竭。上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小龍蝦人工養殖開始啟動,并迅猛發展,成為我國漁業經濟的重要特色產業。2009年,我國小龍蝦產量達到47.9萬噸,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湖北、江蘇、安徽等地既是小龍蝦的主要產區,也是最主要的加工出口基地。
但是受橫紋肌溶解綜合征也就是哈夫病的影響,很多市民表示現在不敢吃小龍蝦了,這次小龍蝦事件顯然讓眾多市民心里有了陰影。這不僅對經銷商戶沖擊很大,小龍蝦銷量和營業額下降了80%,而且對周邊小龍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他們擔心明年的市場前景不佳,于是紛紛縮小養殖面積。那么,哈夫病到底是什么病?它和食用小龍蝦到底有多大關系?
據了解,哈夫病最早于1924年夏秋出現在波羅的海的哈夫海濱,并因此得名。在此后9年內的同一季節和同一地區發現了大約1000例病人,并發現這些病人均與吃淡水魚有關;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了23例相同病例,主要是由食用水牛魚和小龍蝦引起;2000年我國北京也出現了6例因食用小龍蝦引起5bJ9hpbKriJOivAGtcfSMnl6ZQVDlcCDow6XXmgjFw8=的病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吳永寧介紹,迄今報道的哈夫病多為患者食用水產品24小時內出現的不明原因的橫紋肌溶解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肌肉酸痛并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肌紅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出現醬油色尿,大部分預后良好,個別嚴重者會出現急性腎衰竭。雖然國際醫學界一直在探究哈夫病的致病因素,但是直到目前還未能找到確切的病因。
在調查中,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采自南京市場的小龍蝦及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樣品進行了900多種有關化學物質的篩查,卻并未發現市場采集的小龍蝦中存在已知可致橫紋肌溶解的化學物質。
“致病毒素很可能來自小龍蝦個體本身帶來的毒素。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如果小龍蝦個體本身帶有毒素,這樣的個體也是極少數的,可能是由于在某一水域食用某一種有毒物質引起的,但現在這些都還不能下定論。”專家說。
不管是一個產業還是一個企業,只要其產品與“不安全”掛上鉤,那么它的市場、發展受阻就是一件繞不開的事。盡管此事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衛生部派出的專家對此也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即致病毒素很可能來自小龍蝦個體本身帶來的毒素,而小龍蝦所帶的毒素可能是由于在某一養殖水域食用某一種有毒物質引起的,但是并沒有消除消費者對食用小龍蝦不安全的恐慌。這一事件也給國產小龍蝦貼上了“不安全”標簽。近來,有專家紛紛為這一特色產業如何良性發展支招,招招點在其發展的“軟肋”上。
在南京“龍蝦門”事件前,有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小龍蝦在日常餐飲中已呈供不應求之勢,而加工速食市場尚未開發,潛力極大。預計今后幾年,全國小龍蝦年消費量將在40萬~50萬噸以上。國內外強勁的需求,促使國內小龍蝦主要產區紛紛制定發展規劃,如湖北省就明確指出,到2015年,本地小龍蝦要實現養殖總面積40萬公頃,總產量逾100萬噸,產值逾150億元;同時,加工能力達到75萬噸,初加工產值130億元,出口創匯15億美元;此外,還要實現甲殼素、殼聚糖和殼寡糖及其衍生物系列產品等深加工產值100億元以上,帶動餐飲、包裝、飼料、倉儲、旅游等產業產值100億元以上,實現小龍蝦綜合產值500億元以上。
這一個個誘人的數字,需要國內小龍蝦產業擁有安全、放心的品牌形象方可實現。而眼下,國產小龍蝦產業要想獲得消費者和市場的廣泛信任,面對的最大挑戰恰恰是安全。
基于此,在近日由農業標準化與食品安全發展聯盟、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主辦的“全國小龍蝦產業健康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有許多矛盾和問題制約著國產小龍蝦的良性發展,從而使其可放心、安全食用的品牌形象受損。一是我國水產養殖的基礎設施和支撐體系比較薄弱,養殖科技含量和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較低,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二是由于片面強調擴大養殖面積、過度捕撈,致使小龍蝦野生資源量急劇下降,種質退化,養殖病害增多,產業附加值持續增長受到較大影響。三是質量安全事件嚴重沖擊產業發展。再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是小龍蝦加工監管方面的問題。
針對目前龍蝦養殖業缺乏較為統一標準的情況,國家農業部漁業局在9月3日開始著手制定關于小龍蝦養殖的國家級標準,許多地方政府也都下達了關于加強投入和監管以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緊急通知。通過宣傳和加大力度消除人們的恐慌心理,讓大家對食用小龍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