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霉菌
木霉又稱綠霉,為食用菌主要競爭性雜菌,分布廣,對多種食用菌子實體寄生力很強。蘑菇、香菇、草菇、平菇、鳳尾菇、金針菇、猴頭菇、木耳和銀耳等幾乎所有食用菌在制種和栽培過程中都會受其侵染危害,發生輕時局部范圍少出菇或出現斑點菇,重時導致整批菌種報廢或整床培養料毀壞。
1.癥狀識別:培養料染菌后初期產生白色纖細致密菌絲,逐漸形成無定形菌落,以后從菌落中心到邊緣逐漸產生分生孢子,使菌落由淺綠色變成深綠色霉層。通常菌落擴展很快,特別是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幾天內木霉菌落可遍布整個料面。通常接種時消毒不嚴格、棉塞潮濕、生產環境不干凈易染病,菌絲愈合、定植或采菇期菇柄基部傷口多易受感染。
2.防治方法:①注意接種箱、接種室、栽培菇房及有關用具的徹底滅菌,保持生產環境潔凈。防止消毒時使用甲醛過量,以免甲醛變成甲酸形成酸性環境。②根據病菌和食用菌對溫度的不同要求,盡可能利用不適宜木霉生長的環境條件,先讓生產食用菌發菌良好,形成競爭優勢。例如香菇菌絲25℃生長最好,16℃時菌絲生長速度快于木霉菌絲,25℃以上則木霉菌絲快于香菇菌絲。故香菇接種后先在16℃的環境條件下培養,待菌絲占滿料面后,再逐漸升溫到25℃,避免木霉侵染。③盡量選擇低溫干燥季節栽培,菌絲愈合階段覆蓋塑料膜,注意適當通風降濕,后期揭膜不宜過早,以防病菌侵染。生產菇房空氣濕度應控制在85%左右,并保持清潔衛生和通風良好,避免或減少侵染。高溫潮濕或多雨季節加強菇房通風排濕,勤翻堆。播種后或生產期間發現木霉污染,立即挖除,同時注意把死菇、老根清除干凈,防止病菌菌絲擴散蔓延。④適時進行藥劑防治。當菌種袋或菌種塊局部發生木霉時,可用1%克霉靈,或0.5%多豐農,或0.1%施保功,或0.1%撲海因,或0.2%食用菌專用萬力,或2%甲醛溶液注射或涂抹,也可用10%漂白粉溶液局部涂抹。菇床培養料發生木霉時,可直接在污染料面上撒薄層石灰粉,控制病菌擴展蔓延。⑤必要時用克霉靈、多豐農或施保功拌料防治。
二、青霉菌
青霉也稱藍綠霉,是食用菌制種和栽培過程中常見污染性雜菌。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引起蘑菇、平菇、鳳尾菇、香菇、草菇和金針菇等食用菌子實體發病,影晌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
1.癥狀識別:培養料面發生青霉時,初期菌絲為白色,菌落近圓形至不定形,外觀略呈粉末狀。隨著孢子的大量產生,菌落的顏色由白色逐漸變成綠色或藍色,生長期菌落邊緣常有1~2毫米的白色帶,擴展較慢。老菌落表面常交織形成一層膜狀物,覆蓋在培養料面上,與空氣隔絕,分泌毒素,可致食用菌菌絲體壞死。制種過程中發生嚴重時,可致菌種腐敗報廢;發菌期發生較重,可致局部料面不出菇。
多數青霉菌喜酸性壞境,培養料及覆土呈酸性時較易發病;食用菌生長衰弱時易發病,凡幼菇生長瘦弱或菇床上殘留菇根沒及時清除,均有利于病菌侵染。
2.防治方法:①認真做好接種室、培養室及生產場所的消毒滅菌,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加強通風換氣,防止病害發生和蔓延。②調節培養料適當的酸堿度,栽培蘑菇、平菇和草菇的培養料可用1%~2%的石灰水調節pH值至呈微堿性。采菇后噴灑石灰水,刺激食用菌菌絲生長,抑制青霉菌發生。③菌袋局部發病時可注射15%甲醛溶液,段木料發生青霉時可用石灰水洗刷,菇床上發病可用1%克霉靈、0.5%多豐農、0.1%施保功和0.1%撲海因溶液噴灑防治。 (廣西 張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