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老虎都會打進沙坑,更何況是我們呢?當你不能避免犯錯的時候,就找到解決錯誤的方法吧。
在2010美國高爾夫公開賽第四輪決賽輪中,第四洞老虎鐵桿開球打進左側沙坑。隨著觀眾們的噓聲,老虎再一次重復了無奈搖頭的動作。
連老虎都不可避免打進沙坑,更何況是我們呢?沙坑是球場上應該避免的障礙,但不管你的技術有多好。都會有進沙坑的時候。西蒙·威斯頓是澳大利亞的PGA成員,他10歲開始在跟著爺爺奶奶打球。直到現在,他還能回憶起來自己第一次把球打進沙坑時候的無奈,“我嘆著氣。心里特別沮喪。”后來他發現,“把沮喪的心情轉變成解決問題的思考是最聰明的辦法。”
向西蒙教練學習最有效的解救方法——
有時候球是在沙面上的(好球位),有時候是深埋在沙里的(差球位)。這兩種球位的打法是不一樣的。
好球位沙坑球打法(球在沙面上)
1 打開桿面:也就是將桿面右轉,瞄向目標右側(對右手球員來說),這樣反彈角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2 雙腳、膝蓋、胯部,最重要的是肩膀都要瞄向目標左側(也叫“打開”),這是為了抵消瞄向右側的桿面。
3 球位稍微靠左(不在正中間,也不能靠右)揮桿時要沿身體瞄準線“正常揮桿”,也就是向目標左側揮桿(因為瞄準的時候是左側)。因為球位靠前,所以能在打球之前先打沙,球后方2到4寸是正確的擊打點(也要看沙質)。桿面打開以后,球會飛得更高,起球速度也稍慢一些,所以上桿幅度要加大,同時要確保完成整個揮桿動作。不要擊球后就停止揮桿,也不要想著把球從沙面上挑起來。這種情況下要想正確將球救出沙坑,就一定要在球后面打沙,要沿身體瞄準線揮桿并保持桿面開放。
差球位沙坑球打法(球埋在沙里)
1 桿面保持方正,這時桿頭更像是一個“挖起工具”
2 因為桿面是方正的,所以不需要打開站位、膝蓋,胯或肩膀。基本要與目標線平行。
3 球位稍微靠左,但沒有好球位那么左。還是要在擊球之前先打沙,但距離不會太遠,大概也就1到2寸。
Tips1:
沙桿的設計與其他球桿設計不同。桿頭底端后部比前沿要低。這是為了防止桿頭“挖”進沙里太深,能讓桿頭更容易滑出沙坑。這部分設計叫“反彈角”,沙桿有不同的反彈角度。一般來說,一根沙桿的桿面角度為56度,但反彈角卻是從6度到14度不等。反彈角大的沙桿適合于沙質比較松軟的情況,而反彈角小的沙桿適合于沙質較硬的情況。
Tips2:
打沙坑球時要注意幾點。首先,不需要學習新的揮桿。球場上所有打法的揮桿基本都是一樣的,唯一的改變是預備時的位置,而基本的揮桿動作要與正常情況保持一樣。
這種球位的打法與好球位的打法不一樣。其實它只是把球挖出沙坑。此時桿面方正,這樣的話,反彈角的作用很小或幾乎沒有作用,所以桿頭會挖進沙坑很深。因為要挖起的沙比較多,所以擊球速度就要快一些(大幅度上桿)。要記住一點,差球位情況下,球飛得不高。當然就會滾得比較遠。所以,如果沙坑球距果嶺較近,或沙坑邊緣比較高的時候,要格外小心。當球進沙坑以后,主要目標就是一桿將球救出沙坑并打上果嶺。
學會這些正確的技能以后,沙坑球就不那么難打了。許多業余球手的沙坑球都有問題,因為他們像對待長草球一樣去打沙坑球,是沒用的。剩下你要做的就是,多練習沙坑球,然后期待著下場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