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步入“包容性增長”時期
9月16日,胡錦濤主席在出席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開幕式時,發表了題為《深化交流合作實現包容性增長》的致辭,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包容性增長”的新概念,引起了社會的廣泛注意。“包容性增長”最早出自于亞行經濟學家不久前提出的理論觀點,它是指一國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針對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發展失衡、分配結構不合理,分配不公、社會差距因發展而持續擴大等各種情形,通過政策和法律介入,宏觀調控等多種手段,使發展普惠社會各群體。
點評:包容性增長在企業領域,其實是針對當下民營企業的艱難處境。金融危機以來,民營企業在很多領域退出,國有壟斷企業過于強勢,出現了“排斥性增長”。而包容性增長與此前的非公36條,可以看作在廣泛領域為民營企業提供準入門檻。
“國際匯率戰爭”已經爆發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近日在圣保羅公開表示,一場“國際匯率戰爭”已經爆發。在曼特加發表上述言論之前,日本、韓國和臺灣央行為了讓本幣變得更廉價,在近期實施了一系列干預行動。出口大國中國也正在堅強抵抗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與此同時,從新加坡到哥倫比亞等多個國家的官員,都已對本幣目前的強勢發出了警告。曼特加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場國際匯率戰爭當中,各國貨幣正普遍走軟。這對我們構成了威脅,因為它削弱了我們的競爭力。”
點評:自去年初以來,美元對巴西雷亞爾累計下跌25%左右,盡管曼特加最近發表了一些帶有火藥味的公開言論,但巴西迄今除了對本國外匯現貨市場進行干預外,并未采取其他任何行動。言論和行動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猛藥”難振日本
10月8日,日本政府表示,日本內閣即日批準了5.05萬億日元(合62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估計將創造或保留45萬到50萬個工作崗位,推升日本實際GDP增長0.6個百分點。據悉,不久前,日本政府已經同意了一個9180億日元緊急經濟刺激計劃,但這個計劃遭到廣泛批判,被指不夠充分。這一追加投資預算的舉動顯示,在主要出口市場呈現疲態以及日元走強的影響下,政府對日本經濟停滯的擔憂越來越重。但問題在于,如此的財政刺激,前幾任首相也曾嘗試過,都沒有什么收效。日本經濟對于財政刺激有了“抗藥性”。
點評:新首相菅直人曾警告如不改革,日本可能蹈希臘的覆轍。問題是,他能治得了本嗎?就是他想治,那么多利益集團能讓他下手嗎?
未來2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降一半
近日,亞洲開發銀行發表報告稱,隨著中國維持巨額投資的能力下滑,截至2030年的20年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預計僅為5.5%,相比之下,中國經濟1981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長率為9.4%,今年預計將達到9.6%。在未來20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長率將下降至略高于目前水平的一半。這樣的減速會對中國的國際地位產生重要影響,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時間將顯著延后。
點評:目前,各地方的發展規劃中,幾乎所有的省市,未來的增長預期都超過了10%,而在普遍增速降低到10%以下,乃至更低的時候,未來中國的地方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亦面臨著巨大挑戰。
天津中新生態城模式引起國內爭鳴
作為全球生態城市的典范,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部長馬寶山在首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生態城市論壇上給予忠告,認為中國應該告別以往的一味追求大的心態,更關注于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天津生態城模式,應該為中國內地城市借鑒。
點評:十二五規劃期間,關于中國各地未來城市的新發展,將成為關注的熱點,而在低碳時代,城市的發展,不僅需要速度,更需要環保,天津生態城的模式,足以引起國內其他城市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