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歡呼“蘋果皮”是中國人發明并以此贊美中國人的創新能力時,卻發現蘋果早將此類的裝置,申請了專利。一切都有了周到和久遠的安排。
IPad問世,是互聯網和IT領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隨著IPad上市以來在全世界各地的巨大成功,我認為,互聯網此階段戰爭進入收官階段。互聯網的第一次戰爭年代結束,王者勝出。
怎樣來描述和表達IPad呢?盡管還是最初的產品,但是,IPad幾乎擁有了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與電訊、閱讀和上網有關的終端的所有的東西。或者說,我們近二三十年來建立的所有與IT、Internet、視頻、游戲、學習、娛樂有關的應用的概念,都可以通過把IPad捧在手中,得到詮釋。而且,她漂亮,親切,實用,合手,不貴,甚至覺得有點性感。這幾個特點,正是她的魅力和殺傷力所在。
人們注意到,目前上市的第一代IPad,缺少一個功能,不能打電話。但是,誰都清楚,這完全不是一個問題。或者說,這是一個幾分鐘都可以解決的問題。眼下的IPad,之所以沒有加上手機功能,很可能與蘋果公司想減少同政府和行業摩擦,降低產品成本,用合適價格迅速占領市場的想法有關。但是,最可能的,是她要把同手機市場有關的機會,留給已經在手機市場上有王家風范、朝氣蓬勃的IPhone,特別是3G的IPhone4。現在看清楚了,蘋果一直在憑著自己的產品的實力,以最優的用戶體驗和合理的價格為核心競爭力,打著一套從容、優雅,然而又是致命的組合拳。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蘋果這套會令人眩暈的組合拳的高潮還在后面。IPad的推出,是一個序幕。蘋果有太多可以打的牌,而且都是有很大殺傷力的大牌、王牌。比如,立足于全球戰略,將有3G功能的IPhone4做大做強。在適當時機,適時稍改規格和稍稍增加應用模塊,便是一個有通訊功能的IPad。同樣,在適當時機,就可以在IPad上附上手機所具備的全部通訊功能。
此時,IPhone即IPad,IPad即IPhone。兩軍會合,將是何樣風景?
還有,別忘了蘋果的另一路伏兵,即在市場非常獨立和成熟的IPod,她可以隨時從容地分別和同時向通訊和上網兩側策應。就在IPad和IPhone4在市場時領風騷之際,關于“蘋果皮”的新聞和產品,也同樣抓獲了人們的眼球。只需花上300多元,就可以把一個IPod,變成漂亮實用的IPhone。特別有意味的是,當人們歡呼“蘋果皮”是中國人發明并以此贊美中國人的創新能力時,卻發現蘋果早將此類的裝置,申請了專利。一切都有了周到和久遠的安排。
此等態勢,如果一天,人們發現,在功能通用的手持終端市場,亮出了一片片白色、綠色和紅色的蘋果,真是不足為奇。
為什么說IPad是互聯網戰爭的收官之作呢?
實際上,在蘋果推出IPad前,手機、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多個方面都在往同一個方向嘗試。幾乎所有名牌手機,都有基本上具備了電腦全部功能的產品,幾乎所有品牌電腦,在追求輕便、小巧上,有了不同規格的產品。人們注意到,比較兩種不同、趨向對方的極端產品,它們的模樣,長得越來越像。
這些年來,電訊市場和互聯網市場發展的焦點,越來越清晰而統一地指向無線終端。
無線、寬帶、規格和人機界面,是四個關鍵點。這當中,一個多大、多重、多厚,多少功能,多少錢可買,多少技術可以兼容,拿在手中舒服,看在眼里舒服的終端,是所有關鍵的關鍵。這樣的終端,一定要最早出現,有可能成為標準,或者能夠成為人們想象中的標準。
這個時候,IPad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