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狂歡節并不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出現了衰敗,恰恰相反,這個民間盛會正在適應現代社會的特點而日益顯示出蓬勃活力?!鞍臀魃0臀韬涂駳g節問題專家阿羅德‘科斯塔如是說。
阿羅德·科斯塔是巴西黑人文化藝術界的一位杰出代表,當過記者、演員,以巴西桑巴舞和狂歡節問題專家著稱,曾發表過六本有關的專著。上世紀80年代建立藝術制作公司,致力于傳播巴西民間歌舞藝術,曾率團赴歐洲和南北美許多國家演出,節目以狂歡節和桑巴舞表演為主。
就巴西狂歡節的起源,演變,典故及現狀,阿羅德如數家珍般娓娓道來。
桑巴舞動滄桑歷史
在中世紀的基督教世界里,狂歡節節期從主顯節直至四旬齋開始那天。巴西的狂歡節節期則是指四句齋開始前的三天。里約熱內盧最早的狂歡節游行并無音樂節奏亦無旋律,而只是狂喊和狂笑,以及瘋狂地互相投擲液體和物品。有一年狂歡節,一些葡萄牙人把大鼓和幾個小鼓帶到大街上敲得震耳欲聾,把大群人吸引到街上。這大概可以說是狂歡節的起始。后來漸漸形成了一些裝束、化妝雷同的團體上街狂歡游行,其中也有不少是黑人。這些黑人團體把非洲音樂舞蹈開始引入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上的桑巴皇后
桑巴舞的加入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的重要里程碑。專家們一般認可,桑巴一詞源于非洲安哥拉金彭杜語中的“森巴“,意指肚臍。森巴是金彭杜部族流行的一種肚皮舞,由非洲黑奴帶進巴西,最早在巴西第一個首都、現東北部巴伊亞州的首府薩爾瓦多一帶傳播。森巴舞又以”圈舞”聞名,因為跳舞時人們圍成一個圈子,先有一個舞者進入圈內,以肚皮示意選擇一個異性舞伴,兩人在狂烈的打擊樂伴奏下狂舞一曲。之后,第一個舞者退出,被邀入圈的那個舞者又以同樣方式挑選另一位異性同舞,如此循環,直至人人都跳一回。
但今日桑巴并非就是昔日森巴。據考證,在1870至1880年左右,在里約熱內盧非洲黑人聚居的街巷內,出現了一種主要受到非洲巴圖克舞影響的市井舞蹈,節奏迅疾,舞步狂放,顫臀旋體,令人目不暇接。那一帶盛產一種源于非洲的葫蘆科植物,其果實可食,深受民眾喜愛,俗名“瑪西舍”,故這種舞蹈漸以瑪兩舍之名傳播開來。19世紀末,不少巴伊亞黑人移居里約熱內盧,把森巴舞帶到黑人聚居區,森巴和瑪西舍相互滲透,融合,漸漸形成今日桑巴,而桑巴一詞也于20世紀初取代了瑪西舍的稱謂。
在此前后,一些音樂家開始頻頻光顧這些街區的桑巴舞聚會,從桑巴音樂中吸收靈感創作出大量桑巴舞曲,向全社會傳播桑巴,讓桑巴走出了市井。不久,里約熱內盧出現了最初的狂歡節桑巴舞游行。20世紀20年代末,第一個桑巴舞學?!弊屓苏f話”在黑人聚居區誕生,這個團體最早在配備巴西大鼓、長鼓、手鼓,高音鼓等樂器的桑巴樂隊伴奏下,進行狂歡節游行表演。隨后,曼格拉、波特拉和薩格羅等歷史上最有名的桑巴舞學校相繼成立。隨著桑巴作為巴西本土音樂和舞蹈而聞名于世,桑巴舞學校也逐漸享譽全球。桑巴舞學校的相繼出現使狂歡節桑巴舞游行大賽順勢盛行起來。1934年里約熱內盧桑巴舞學校聯盟成立。
最初的桑巴舞游行在被稱為桑巴搖籃的黑人聚居區十一廣場舉行??駳g節桑巴舞游行中,各學校的桑巴舞均有一個情節或者主題,因此叫主題桑巴。上世紀60年代,主題桑巴出現一次革命,即所謂歷史邊緣人物——那些從未登上歷史大雅之堂或者史書著墨不多的人物,也成為主題,包括民間崇拜偶像在內。有的則把貧民社區所關注的問題也搬上桑巴舞場。
1984年,由巴西最著名的建筑師尼梅爾設計的里約熱內盧桑巴舞場落成,從此這里年年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巴西狂歡節桑巴舞游行的大本營。這是狂歡節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是狂歡節桑巴舞游行演出商業化的標志性事件。桑巴舞場有八百米長看臺,分成不同的區,設貴賓席,包廂、普通看臺等。桑巴舞學校開始擁有談判權利,通過聯盟與媒體談判電視轉播權。
狂歡掀起舉國熱情
桑巴舞場在每年狂歡節前的一兩月內,就已充滿狂歡氣氛,幾乎每周周末都有桑巴舞學校舉行預演,雖不穿戴服飾,但也是熱鬧非常。在狂歡節前后約一周內,則是狂歡高峰期。其中最吸引人的是特級學校的游行大賽,演出兩個通宵,最后獲得前六名的學校還要舉行一次大匯演。
每個學校差不多都維持一個六百人左右的職員群,都是各種專業人員,每年從5月起就著手籌備狂歡節,8月確定桑巴舞游行主題,然后根據選題策劃和編制表演腳本,制作彩車,道具和服飾,舉行演練、彩排,大半年內忙忙碌碌、歡歡樂樂,直至次年狂歡節。
過去各個學校都是在臨時租用或搭建的大棚中制作彩車,服飾,道具等狂歡節用品。2006年,里約熱內盧建成了著名的“桑巴城”,占地九萬平方米,為14個特級桑巴舞學校建設了各自的制作“大棚”。后來,這14個特級學校相繼在桑巴城內建設彩車、制作服飾。
如今,里約熱內盧共有約四十個桑巴舞學校,其中14個為特級學校。桑巴舞學校的收入主要來自售賣光盤、電視轉播費提成、游行門票提成、出售服飾及紀念品的收入等,以及主題所涉地區或機構或公司的贊助費,此外還有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期間的公開演練、彩排門票收入。每個學校的總收入差不多有三百萬美元。
巴西是世界惟一在全國各地都舉行狂歡節的國家,世界其他國家都是在某個城市或某個地區舉辦狂歡節活動。巴西各地的狂歡節各有特色,都能吸引大量當地居民和游客。規模最大名聲最響的則非里約熱內盧莫屬,此外薩爾瓦多,圣保羅等地也很著名。但風格不同,里約熱內盧和圣保羅都是桑巴舞學校大游行,累西腓則是街頭狂歡節,薩爾瓦多則帶有某種宗教色彩,也是街頭桑巴,其每個大方陣往往由上千人組成。
巴西狂歡節
巴西狂歡節分為前期狂歡節,狂歡節和后期狂歡節,前期指狂歡節前一兩個月,主要是演練和彩排,狂歡節前兩周內則是街頭狂歡節高潮,全市大約有二十多個團體分別舉行街頭狂歡節化妝游行,載歌載舞。從狂歡節正式開始,到在桑巴舞場舉行桑巴舞大游行,一直到狂歡節那天,大約五天左右時間。后期指從狂歡節那天到其后的那個星期日,在此期間狂歡節評審委員會對各級各個桑巴舞學校的游行表演打分評比,評出名次,本周周末在桑巴舞場舉行特級前六名大匯演,為狂歡節壓軸。此外,巴西各地在狂歡節期間還流行室內化妝舞會,有的在豪華飯店舉行,也都各有一個主題,室內裝潢絢麗多彩,參加者的服飾標新立異,人人狂舞狂飲,徹夜狂歡。
狂歡節的由來
狂歡節又稱”嘉年華會”,是歐美許多國家在大齋期前舉行宴飲、狂歡等活動的節日。
狂歡節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說它與古代慶祝新年和大自然再生有關,也有說它源自古老的農業儀式。然而,許多國家的狂歡節與復活節有著密切聯系。復活節前有一個為期四十天的大齋期,即四句齋,人們停止娛樂和肉食以紀念在復活節前三天遭難的耶穌。由于在大齋期間生活肅穆,人們就在齋期開始前的幾天里宴飲狂歡,縱情娛樂。如今大齋期的許多“清規戒律”已經淡化,但是傳統的狂歡活動卻流傳了下來。
狂歡節的節期因地域和民族傳統而不同。德國的狂歡節持續時間較長,慕尼黑和巴伐利亞開始于1月6日顯現節,而科隆和萊茵蘭地區則從每年的11月11日11時11分一直到次年的大齋之前。法國的慶?;顒酉抻诖簖S首日前一天和大齋第三周的星期四。美國的狂歡節數新奧爾良最有名。而世界上最為著名的狂歡節當數巴西里約熱內盧狂歡節。
巴西素有狂歡節之鄉的美稱。每年2月舉行的狂歡節不僅是巴西最隆重的節日,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節日期間,有數萬名身穿華麗服裝的桑巴舞學校學員游行表演,伴有盛大的彩車游行,彩帶與花絮漫天飛舞,許多參觀者也會隨著音樂狂舞,其場面之宏大、氣氛之熱烈堪稱世界之最。
(編輯 柴沛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