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出門和朋友逛街或是聚會,有時候外陰癢得難受,一直想撓一下可是又覺得尷尬,畢竟在外人面前還要保持一點形象。那么外陰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7
外陰癢的病因
1.局部原因
①特殊感染:霉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是最常見的。昆子,疥瘡都可發生瘙癢。燒蟲病引起的幼女肛周及外陰癢一般在夜間發作。
②外陰白色病變:又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以奇癢為主要癥狀,伴外陰皮膚發白。更年期因卵巢功能低下可致外陰痛癢。
③藥物過敏與化學藥品的刺激香皂、潔爾滅、避孕器具、會陰墊、尼龍褲等化纖織品均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出現瘙癢。
④有刺激性的陰道排液刺激外陰痛癢:如老年性陰道炎,宮頸糜爛、宮頸息肉、服液刺激、糖尿、膀胱炎,腎孟腎炎的胺尿,尿失禁、尿病等。
2.全身性原因
①糖尿病。
②維生素A、B缺乏,貧血、白血病等出現外陰瘙癢。
③不明原因外陰痛癢。目前認為可能與精神心理方面因素有關。
外陰瘙癢多表現為持續性或陣發性瘙癢,常在夜間加重,瘙癢部位常發生在大小陰唇周圍及陰蒂部位,影響睡眠。由于入睡后不自覺抓撓,可使局部皮膚破潰或有瘙抓痕,使外明皮膚紅腫、感染。
炎癥所導致的外陰瘙癢。外陰瘙癢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陰道炎。陰道炎又分為很多種,霉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等,子宮,宮頸,尿道炎癥也會讓外陰有瘙癢的情況。
如果是長期坐辦公室的女性,不常常活動的,也是很容易出現外陰瘙癢的癥狀的,長時間坐在椅上不挪動,會使外陰不透氣,特別是坐墊很軟的椅子。
不透氣內褲不吸汗,會讓外陰長時間的過于潮濕,也會導致外陰瘙癢。總之,除了炎性病癥導致外陰瘙癢以外,女性如果不想讓自己每天被瘙癢的情況困擾,那么,最好就是穿寬松的全棉內褲,沒事的時候經常走動走動,不要長時間的坐著。
事實上,如果你的外陰皮膚不是很干凈,也會刺激外陰,讓外陰瘙癢難耐。如果外陰皮膚被經血刺激,或者是沒擦拭干凈的尿液、糞便、汗漬等,都會導致外陰皮膚發生慢性炎癥,發生瘙癢。
引起外陰瘙癢的常見疾病
外陰局部病變:尋常疣、皰疹、濕疹、尖銳濕疣、外陰鱗狀上皮細胞增生及硬化性苔癬、陰虱、疥瘡等。
陰道疾病念珠菌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淋菌性陰道炎、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等。
不良衛生習慣:沒有養成天天清潔外陰的習慣或接觸一些有刺激性的物品,穿著透氣性差的化纖內褲,或內褲不清潔。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黃疸、膽瘀癥以及原因不明的瘙癢癥。
外陰瘙癢最好先去醫院檢查
一旦出現外陰瘙癢,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婦產科、皮膚科、內分泌科或肝病科協助診斷,以便對因治療。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方法進行檢查,如分泌物鏡檢、病原體培養、活組織病檢、抽血,留尿化驗等。
出現外陰瘙癢后,先不要急著試用各種藥物、洗液,最好先去醫院檢查,找找原因,因為引起外陰瘙癢的原因很多,一些病菌感染如霉菌感染、滴蟲感染引起的陰道炎是很常見的原因,此外,藥物過敏,內衣、肥皂等引起的過敏都會引起這種問題。少數患者是因不注意外陰清潔,以至皮脂、汗腺、月經、陰道內分泌物等刺激引起。待原因去除后瘙癢自然會好。
外陰瘙癢的生活防治
衣:內衣和內褲耍保持清潔,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應避免將化纖服裝貼身穿。
食:注意調整胃腸功能,以清淡、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豆制品為佳禁忌煙、酒、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保持大便通暢。
住:將室內溫度調為16℃~20℃、相對濕度為30%~40%。當相對濕度低于20%時,室內空氣過于干燥,塵土等致敏物質容易飛揚。因此應在地上灑水,有條件者可啟用加濕器。
行:皮膚敏感者不僅應適當減少活動,還要注意洗澡不宜過勤、水溫不宜過高,否則皮膚表面的皮脂就會被洗掉,使皮膚更為干燥而易于瘙癢。沐浴后可在體表涂抹些30%~50%甘油。另外,發生瘙癢別亂撓,以防表皮細胞發生增殖性變化,變得粗糙,肥厚,其結果是越撓越癢,形成惡性循環。
對癥治療外陰瘙癢(請遵醫囑)
治療時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詳細詢問病史,積極尋找原因,做出相應外理,以達事半功倍之效。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陰瘙癢癥,積極控制糖尿病,瘙癢常可緩解。
女性患者有滴蟲、霉菌時,除每晚在陰道內放相應的坐藥外,前者可服滅滴靈,后者可用伊曲康唑一日療法治療,治療后白帶減少。
有陰虱病可用30%百部酊治療,有淋病可用淋必治或菌必治治療,有沙眼衣原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用美滿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療,治療后白帶減少,也減少了對外陰的刺激,外陰瘙癢即可緩解。服用抗組胺劑如撲爾敏,安太樂、酮替酚等,有鎮靜止癢作用。
外用藥物可用皮質類固醇霜、膏。若只有外陰瘙癢,外陰皮膚不增厚,可用霜劑如復方康納樂霜或適確得霜。
如經搔抓后局部出現浸潤、肥厚,則可用刺激性的藥物,以免引起接觸性皮炎而使病情復雜化。
潔陰洗液選準再用
陰道內流出的白帶會附著在外陰的皮膚上,另外還有汗、尿液等成分,因而如果不能每天洗澡,用一些洗液洗外陰是有好處的。洗液在選擇和使用中應注意:
1.中藥成分的洗液通常較溫和,對皮膚沒有太大的刺激。不過現在國內的廠家良莠不齊,有的中藥洗液本身就細菌超標,選用時應該注意。
2.消毒液類的洗液殺菌能力非常可靠,但有時會對皮膚有輕微的不利影響,洗后皮膚發干。個別人會對這類洗液過敏。
3.含滅滴靈的各種泡騰片溶液通常適用于存在滴蟲或細菌感染的人,滅滴靈對滴蟲有明確的療效。
4.許多商店賣的“日常護理液”內其實沒有太多的藥物成分,每天洗澡同樣可以起到預防外陰皮膚炎癥的效果。
5.蘇打粉溶液專用于霉菌性陰道炎,因為蘇打是堿性,而霉菌在堿性環境中難以生長,當然治療霉菌性陰道炎不能單靠蘇打水,同時要使用各種治療霉菌的陰道栓劑。
產后清洗外陰的注意事項:
分娩時,由于胎兒壓迫會陰部,以及醫生助產時在會陰部的操作,產后會陰部常會發生充血和水腫,有的可能還有程度不同的會陰部撕裂的傷或有會陰側切的傷口。另外,由于產后陰道內不斷有惡露排出,所以,若不注意加強會陰部的護理,常易引起會陰部以致生殖系統的感染。
外陰是引起產褥感染的門戶。分娩后,在正常情況下,產后3周內,子宮要排除惡露,陰道、子宮頸、外陰及子宮內創面尚未愈合,外陰及肛門周圍常有血跡穢濁,產婦稍不注意衛生,就會發生創面感染,引起生殖器炎癥。因此,產后必須保持外陰清潔。
注意事項:
一、側切傷口
如有側切傷口,可用適量高錳酸鉀溶于溫開水外洗,注意濃度,濃度太高易燒傷皮膚。
二、如廁后沖洗
婦女生產完,大小便之后都應該用水沖洗會陰,由前往后沖洗,避免細菌感染。
三、保持干燥
如廁、洗完澡后,用面紙輕拍會陰部,保持干燥與清潔。
女人自查外陰健康的“三字經”
人們通常不好意思把生殖器官掛在嘴邊,所以把自己的外生殖器部位,稱為“下身”。在我們這里,女人們把清洗外陰部,說成是“用水“,給小女孩子洗外陰,則說成“洗屁股“,如此等等。總之,不好意思提起外陰的事情。如果女人們的外陰部位生了病,她們中許多人也不好意思看醫生。
女性如何自查外陰?
其實,作為女性,你應當經常關注自己的身體,包括外生殖器的健康。所以,不妨經常自查外陰。女性自查外陰的方法,概括起來有三個字,即“望、聞、觸”。
望
可以用一面小鏡子,放在外陰的下面,前后左右移動鏡子照視,借助鏡子的幫助,觀察自己的外陰部。另外,通過觀察陰道分泌物,如白帶和經血的顏色、清濁、稀稠,也能從中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正常的白帶是清白顏色的稀薄液體,正常經血是鮮紅色或淺紅色,有人還會有少許血塊。
聞
是用鼻子嗅一下分泌物、經血或外陰部散發出的氣味。一般正常的氣味是清淡的腥味、汗酸味或無味。如果出現了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氣味,就可能出現了問題。
觸
先把手洗干凈,用食指和中指兩個指頭的“指腹”(俗稱“指肚”),從“陰”部位開始,從上而下,順序按觸外陰,直至肛門。正常觸摸外陰的時候,感覺應是光滑、柔軟。如果不要用力去按,也不會感到疼痛,當然,正常的情況下也不應當摸到有小的結節或腫塊。反之,則可能有病變。
(編輯 劉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