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世博會山西周的主要內容——山西八臺精品劇目之一,山西省晉劇院的晉劇《富貴圖》5月獻演上海?!陡毁F圖》上世紀八十年代由著名編劇曲潤海重新編劇,已經成為晉劇的一出保留劇目。二十多年來,在全國各地,特別是在山西各地,目前演出已超過千場。此次來滬演出,同樣獲得了上海觀眾的好評。近日,在晉劇《富貴圖》藝術研討會上,上海戲劇界的專家學者就此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黎中城:夸張是合適的
我曾經看過山西省晉劇院的《打金枝》和《金子》,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的演出陣容非常完整。《富貴圖》一劇也同樣顯示了鮮明的特色,我覺得比較好的是:第一,它保留了傳統晉劇生氣勃勃,活潑而又細膩的魅力;第二,該劇作為一出老戲,改編得當,城鄉咸宜,痛快解氣;第三,舞臺演出的效果聚焦和突出了演員的表演,符合戲曲舞臺以表演為中心主體的形式;演員表演非常到位。對于有人提出演員表演是否太夸張的疑問,我倒覺得不會。因為晉劇面對觀眾表演的環境通常是在廣場和露天舞臺,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夸張是合適的。只是希望在唱段和音樂上更注意搭配,有些唱段音樂的聲音壓過了演唱。同時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希望增強合理性,體現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榮廣潤:可貴的傳承
總體而言,《富貴圖》是一出有特色,有可信度的戲曲作品,有張有弛、有輕有重,這個老戲新演改編取舍的度把握得很好。近年來在上??戳瞬簧贂x劇,我發現晉劇非常注重自己劇種的特色,特別是在戲曲劇目趨于同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天,晉劇能保持自身的傳統特色是難能可貴的。比如大家都覺得很欣賞的“烤火”這場戲,通過一種啞劇的形式,無聲的舞臺就展現出來了,而這種展現充分運用了戲曲最為傳統的技藝,成為全劇最為生動、細膩的部分。
何雙林:對于傳統的可貴堅持
從《富貴圖》一劇可以看到晉劇一直在堅持保護著自己的原汁原味,無論是表演內容和形式上,演員都在堅守著表演的傳統技藝,令晉劇的精華技藝特色得到了很好的傳承,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就是晉劇,這是非常可貴的一點。《富貴圖》還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的戲曲藝術還是要堅持以觀眾口味為先,要喂觀眾吃他們想吃的東西,而不要讓觀眾去適應舞臺的改變,這也是晉劇最讓我感到親切的地方。我也很期待,《富貴圖》導演的調度和編排在原有的基礎上再能有合適的新意。
宋捷:曾為京劇《富貴圖》向晉劇取經
我和《富貴圖》還是很有緣分的。1991年的時候,我在北京京劇院工作,當時京劇很缺好的花旦戲,于是我們移植了晉劇的《富貴圖》。為了導演這部戲,我還特地去向晉劇取經,當時印象最深的是,《富貴圖》真的是不放過每一個人物的塑造,就連戲里過場的小丫鬟、小花臉在這部戲中都充滿光彩。1993年京劇《富貴圖》演出,正好晉劇《富貴圖》也進京,兩個戲是同時上演。一晃快二十年了,晉劇《富貴圖》依然活躍在舞臺上,說明這個戲是有生命力的。山西是一個戲曲大省,奉獻了好多鮮活的劇目,而且不僅有自己豐富的傳統底蘊,更重要的是懂得怎樣展示自己這朵“花”的美麗時,還能讓它結果。這些果實,歷經時間考驗,依然豐碩,這是我們上海要學習的地方。
王涌石:晉劇對展示長處非常自信
我以前看昆曲移植的《富貴圖》,就對“烤火”這一場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它和我們一般戲曲的表現形式很不一樣。而這回看到晉劇《富貴圖》之后,就更感受到晉劇這個劇種在表導演上的特色。我覺得《富貴圖》給予我的感受是,他們對于自己劇種的長處非常有自信,更愿意在劇中進行展現。這一點在《富貴圖》中的幾個女演員身上尤其明顯,在表演上,她們充分自然地運用了戲曲的表現方式,而較少受到影視方式的影響。但是該劇在人物思想,特別是小生思想變化的交代上,我覺得還有修改余地。比如他在下山時需要表現出的留戀之情還是有所不足。
吳兆芬:機趣、幽默、豪放
《富貴圖》里五場戲中,哪里有戲就把哪里的內容寫透做足,這是該劇很有個性的地方。它的這種夸張,機趣、幽默而又豪放,在人物設置和語言上,有生活氣息和泥土氣息。舞臺演出上,也注意了傳統技藝的精彩展現。我們越劇的《打金枝》就是從晉劇來的,所以我倒是沒有太多對南方戲、北方戲感受不同的感覺,就是覺得《富貴圖》是一出好的喜劇,讓人看得非常投入。至于講到人物思想情感上的變化是否能更明晰一些的問題,我建議對男主角的交代能否更傾向于他的孝道那一方面,這樣觀眾對于接下來發生的矛盾,就會覺得更合情理。而女主角的思想變化則要加強一些階梯感,讓觀眾可以更清楚知道她的思想行為變化,這樣戲的脈絡會更清晰。
余雍和:我從戲中認識山西人
近年來,山西來滬的演出比較頻繁,特別是帶來了幾出非常好的晉劇。我有了這樣一種感受——我從戲里認識了山西人;說戲劇是山西一張亮麗的名片,我覺得這并不是一種夸張。《富貴圖》是一出優秀的山西戲劇作品,劇作提供了很好的表演空間,簡簡單單四個主演,人人有戲。像陳紅,應該說是一個名角兒了,但是還是能夠認真出色地完成這個小丫鬟的角色,這說明劇團的建設很好。劇中既有很厚重濃烈的場面,也不失充滿娛樂感的表現,在場觀眾的反應也出乎我的意料,接受度很高。這說明我們在創作時,在情節上還是可以多從當時那個年代、從傳統戲曲美學去考慮的,作為觀眾他們是能夠接受的。如果要說不足之處,那就是場景還是略顯單一,床帳出現較多了些。
鄒平:改編不易
我覺得《富貴圖》的劇本、導演和演員都非常好,它表面上的主題是婚姻大事,但是該劇圍繞著這個主題進行了延伸,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母子之情、男女之情等等。另外劇本尊重傳統作品精華的東西。改編創作不同于新創作,關鍵點就在于要以原形為基礎,不能“克隆”也不可改得面目全非。而且我剛剛才了解到,原來劇中男主角原來是有兩位妻子,到了改編時才變成一個,要把刪掉的一個的戲都做到另一個女主角身上,這個改編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周錫山:《富貴圖》提供了一些新視角
像《富貴圖》這樣劇中沒有壞人,唯一的一個壞人后來也變成好人并且還幫助好人的,這樣的戲曲作品是比較少的。《富貴圖》表現得不錯,其中還有許多精彩之處。在主題觀念上,它批評了教條主義,體現了人性向上的一面,有積極的意義。當代人一說起古代人的婚姻愛情,就總是持否定的態度,但是《富貴圖》可說是對于古代的一些傳統的看法進行了不一樣的展示,在我看來,包辦婚姻是否也有其合理性呢?有時候人性是否也需要壓抑?當時男子的婚姻愛情的道德觀是不是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富貴圖》對此提供了一些新的視角。
褚伯承:要加強“富貴圖”的樞紐作用
《富貴圖》這出戲在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個性上抓住了細節,非常鮮活。在大家贊譽頗多的“烤火”這場戲里,用一些情節上的反復方式,表現了男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想法和感情,這也讓我想到了越劇里面有一出《碧玉簪》,也有類似的表現,這都是我們戲曲中比較擅長拿手的,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只是我覺得這部戲叫《富貴圖》,但是故事中出現的這幅“富貴圖”的作用,除了在一開始“烤火”里面贈送了“富貴圖”,再到最后以富貴圖為證,其它便沒有出現過。因此“富貴圖”特別作為全劇的一個樞紐作用,還是沒有體現出來。
戴平:脫口而出需商榷
《富貴圖》這個戲體現出了我們戲曲傳統美學的特點,那就是能把看似簡單的情節用復雜的方式表達出來,并且用生動的描寫,精彩的表演,在人物的塑造上面做足文章。我提出一點意見,就是劇中有一處,男主角的母親問男主角有沒有妻室,男主角脫口而出說沒有,這個地方值得商榷。是不是能先猶豫一下,想說“有”,但是想了想還是說“沒有”,這樣更符合人物的思想矛盾。
整理/忻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