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沈陽打工的川籍修鞋匠,一直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通過十年的努力,終于加入中國共產黨。一個修鞋匠為什么要入黨,他是怎樣入黨的?
心愿起自母親遺囑
龐元玖今年42歲,出生在四川省閬中市峰占鄉一個小村莊。龐元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只有體弱多病的母親領著他和弟弟艱難度日。龐元玖的爺爺是地主,沒有留下什么財產,只給他們留下一個抬不起頭來的階級成分。
但是,村黨支部卻沒有歧視他們家。村里的五名黨員,在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輪流幫龐元玖家做事。看龐家沒吃的了,他們把自己家的糧食拿來;龐元玖母親犯病了,他們背起來就往鄉醫院跑。龐元玖和弟弟上學的時候,交不起學雜費,也是這五名黨員掏腰包。在學校,黨支部書記專門找到老師和同學說:“龐家兄弟都是好孩子,大家要多關心多幫助。你們不許欺負他,不許罵他們是地主娃。”在黨員們幫助下,龐元玖兄弟分別讀完了初中。
1982年,15歲的龐元玖離開家鄉到東北闖蕩。臨行時,他賣了幾十斤谷子,又從村黨支部張書記手里借了30元錢。張書記說:“我就這么多,你能還就還,不能還就算了,出門不易呀。”龐元玖說:“我走了,媽和小弟就靠你們了。”書記說:“你走吧,你家里的事,我們不能看著。”
1999年,母親病重,龐元玖從沈陽回來探望。老人家說:“你走以后,我的病越來越重,你弟弟一個人哪里行?都是張書記他們照顧。咱村的黨員都是好人,你也要做這樣的人。要是人家不嫌咱的成分,你也入黨吧,向雷鋒學習多幫助別人,人活在世,要多做好事呀。”不久,母親去世,龐元玖帶著母親的這句話,回到了沈陽。
先做“活雷鋒”
在沈陽,龐元玖在市中心宜春社區擺了一個修鞋攤。他勤快,不光修鞋,什么都做:賣報、修鎖、修雨傘、修拉鎖、修油煙機、疏通下水道……凡是社區居民需要的,他“十八般武藝”無所不能。
一直以來,龐元玖腦子里都迭現著老家村里那五名黨員的光輝形象,還有母親那個對他充滿厚望的遺囑。他發誓要做個黨員。所以他常常一邊修鞋,一邊問顧客,你是黨員嗎?入黨都需要什么?有人告訴他,也有人笑話他。告訴他的好話,他記在心里,笑他的怪話,他一笑置之。
在社區里,老百姓只要有了日常生活上的難事,大家都找他。修東西、搬東西,甚至父母打架,小孩子也要飛快地來找他勸架。他呢,把聯系方式向大家公開,只要老百姓需要他,他隨叫隨到,所以居民都叫他“百事110”。社區里搞衛生除雪,一向沒有多少人愿意去,他就找到社區領導說:“以后這些活我來干吧,我做個志愿者,一分錢不要。”
漸漸地,宜春社區離不開他了;漸漸地,“百事110”成了“宜春活雷鋒”。
2003年,龐元玖有了一些積蓄,他在宜春社區買了套單間二手房,戶口落在了宜春社區。他花掉所有積蓄在這里買一間房子,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聽人說只有定居落上戶口,才可以申請入黨。
這年4月18日,他來到社區黨委,怯生生地敲開當時的黨委書記劉麗華家的門:“劉書記,像我這樣的人能申請入黨嗎?”劉書記看了看他,笑問道:“你是什么樣的人?”龐元玖低頭說:“我是修鞋的……”劉書記笑了,說:“我們黨章沒有規定不接受修鞋的呀,何況你是人人稱道的‘活雷鋒’,你做了很多好事,我們都知道的。前天你在金都飯店門前把昏倒的張大爺送到醫院,自己掏腰包為他看病,這事晚報上都報道了。還有昨天,在紅星電影院門前,一輛手推車車閘失靈,沖向一輛停在那里的轎車,是你跑上去拽住了手推車,避免了一場糾紛。今天上午,樓上不自覺的人將垃圾扔到電線桿上,影響了小區的衛生和對外形象,那么多人圍著罵,可誰也上不去,最后還是你爬上去給取了下來……這些情況我們都掌握了。你完全可以申請入黨,組織上會考察你的。”龐元玖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說:“劉書記,我早寫好了,我書讀得少,不會寫,別笑話我。”劉書記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道:“敬愛的黨組織,我是個修鞋的,我熱愛黨,我想參加,因為我要做個好人,因為我親眼看到這30年來的變化。我來自四川,過去進城連想都不敢想,那時吃不飽飯的。現在我進城了,而且買了房子,落了戶口,變化真大呀。我認為只有共產黨才能帶咱老百姓致富。我要幫更多的人,我要參加黨……”
看到這些樸實無華的表述,劉書記對龐元玖說:“好好干,我們等著你。”
受助后信仰更堅定
劉書記的話讓龐元玖感到振奮,他沒想到,黨會接受他這修鞋匠的申請。從遞上申請的那一天開始,他就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他一有時間,就到社區借各類黨員讀物,一年四次向黨組織遞交思想匯報。
2006年6月,龐元玖被宜春社區黨委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
可偏偏在這時候,龐元玖妻子得了鼻咽癌,需要三萬元做手術,他手里只有一萬元存款。面對兩萬元錢缺口,龐元玖一籌莫展。他的大女兒提出退學,和爸爸一起掙錢給媽媽治病。龐元玖一時難以決斷,他一邊修鞋,一邊長吁短嘆。社區領導發現了他的情緒變化,一問,他這才說出實情。
很快,一則快報出現在社區的廣播里:“全體黨員注意了。現在我們的‘百事110’遇到了困難,他妻子得了癌癥需要做手術,我們希望大家為他捐款。”消息傳出,社區里的黨員紛紛來到龐元玖的修鞋點,或者讓他修鞋,或者讓他修鎖,修完后,就往他手里塞錢,100元、200元、500元不等……五天過去,就募集了2萬元。同時,社區又把一個自行車庫交給龐元玖,讓他在晚上為大家照看自行車,增加一點收入。社區領導還來到龐元玖大女兒所在學校,希望校方能夠減免這個孩子的學雜費,校方慨然同意。
龐元玖的妻子順利做了手術。在整個捐助過程中,龐元玖多次想起小時村里黨員幫助他們家的一幕幕。他在思想匯報中寫道:“通過為我媳婦捐款治病的事,我再次感受到了黨的溫暖。我喜歡共產黨,她確實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心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辦實事……”
經受考驗終如愿
在龐元玖的修鞋攤那一段路上,有一溜做小買賣的,聽說龐元玖在積極爭取入黨,一些人開始冷嘲熱諷:“一個修鞋的還想入黨,這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嗎?”“一個修破鞋子的,也學會整景(東北俗語,故意整事情,有時比喻說話做事情夸張——本刊注)了,有啥用呀?”“別做夢了,你肯定入不上,好好修鞋吧。”龐元玖不理他們,繼續寫思想匯報,繼續做好事。
2007年12月,宜春社區黨委向和平區委匯報了龐元玖的進步情況,有關負責同志說:“好,繼續培養,把他送到區委黨校培訓。”
培訓開始了,老師點名,問龐元玖:“你是做什么的?”龐元玖回答:“我是修鞋的。”同學們“哄”地一聲笑了。老師說:“笑什么?我們的黨章難道規定了拒絕吸收修鞋匠嗎?我們黨的早期領導人早就說過,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著名勞動模范時傳祥是個掏糞工人,他就是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你們笑話小龐同志的工作,就說明你們離共產黨員的標準還差很遠。”聽到這里,同學們不笑了。
在黨校,龐元玖系統地學習了《共產黨員必讀》、《十七大精神講解》等理論知識。他學習非常認真,工工整整地在筆記本上把老師所講的內容記下來。結業后,他被黨校評為優秀學員。
2008年6月,龐元玖被發展為中共預備黨員。
2009年4月18日晚,龐元玖和妻子修鞋收工回來,看見小區里圍一堆人大喊大叫。他沖進人群一看,見路面有個黑乎乎的洞,原來下水井蓋子被人偷去了,一個下班的女工掉到了糞池里。婦女在里面呼救,可誰也不敢下去救。龐元玖立馬放下修鞋箱子,跳了下去。好不容易,龐元玖把那婦女救了上來,也不顧糞水濺了一身,馬上將人事不省的女工送到醫院搶救。
2009年6月10日,宜春社區黨委決定為龐元玖轉正。在黨旗下,這位修鞋匠淚光閃閃,莊嚴地舉起了拳頭:“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
(楊曉威薦自2010年3月24日《沈陽日報》圖: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