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文件離奇失竊
1982年7月6日,我國北方海濱城市D市的海軍某部招待所秘密進駐了一批極其重要的客人,他們是來自“8291”工程指揮部的有關領導、專家及部分工程技術人員。所謂“8291”工程,是指經我國軍事科學部門長期開發研制,預定于1982年9月1日由潛艇從水下向南太平洋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的行動代號。
這天晚上,國防科工委的知名火箭專家丁總工程師在海軍招待所用過晚餐,走進客房的洗浴間。十幾分鐘后,當他走出洗浴間時,愕然發現,原本放置在床頭柜上的大號公文包居然不見了。公文包中裝有七份“8291”工程絕密文件,它事關這次發射行動能否如期進行。
得知此情,負責工程保衛工作的首長即刻下令:立即封鎖招待所,展開搜查行動。與此同時,工程指揮部立即將案情向北京作了報告。
案驚中央!張愛萍將軍立刻電令:工程暫停。不惜一切代價,迅速破案。
公安局長語出驚人
公安部、中央軍委保衛局的偵破專家相繼抵達D市,召開了緊急案情分析會。與會的大多數專家認為:這起關系著國家重大機密的特大案件,應該具有濃厚的政治背景和較長時間的預謀,從發案時間和作案手法來看,境外潛入的間諜作案或熟悉內部工程情況的工作人員作案的可能性比較大。
就在案情分析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疑竇也越來越多時,D市公安局局長居然拋出一個大膽的見解:“8291”案件系普通盜賊所為,不存在任何政治背景。面對眾人的質詢,該局長直言,最先提出這一看法的是D市西區公安分局局長王吉章。王吉章是刑警出身,從警三十多年,在刑事偵查方面頗有建樹。他認為,事情很簡單,小偷潛入客房只是奔錢財而去,看到床頭柜上有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公文包,就隨手拎走了,根本就不知道包里究竟裝的是什么。
雖然有許多人對此持有異議,但王吉章的見解無疑給撲朔迷離的案件偵破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療養客人接連被盜
7月31日,D市西區付家莊公安派出所接到報案,距離付家莊海水浴場不遠的煤礦工人療養院三療區的六個房間被盜,案犯竊走現金七百余元,全國糧票二百余斤,地方糧票一百多斤以及一些療養人員隨身的日常用品。那時,國家實施的糧票制度尚未取消,普通工人的月薪也只有三五十元,此案的涉案金額不算很小,所以,派出所當即立案,并立即上報公安分局。
現場勘驗結果表明:案犯是撬開屋門上端距地面兩米多高的橫格窗戶潛入室內的,這一情形與“8291”案件案犯的作案手法極其相似,二者之間可能有著某種關聯。于是,王吉章決定親自負責這宗普通的入室盜竊案。
半個月后的8月14日,在煤礦工人療養院三療區,居然再次發生了入室盜竊案。
王吉章再次調閱了“731”煤礦工人療養院入室盜竊案的案卷,與剛發生的盜竊案作了比較,認為二者無論是作案方式還是竊取的物品,都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可以肯定這兩起案件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或系同一個人所為。
歪打正著案犯落網
8月15日,刑警在海濱浴場巡邏時,抓獲了一個在女廁所外偷窺的綽號叫“干豆腐”的流氓。在抓捕過程中,這人甘冒被槍擊的危險而拼命掙脫的異常行為以及其身上攜帶的兩盒在D市少見的北京產人參牌香煙,引起了西區公安分局的高度注意。
依據刑警隊報送的各個現場勘察的材料,王吉章分析認定:D市“731”、“814”煤礦工人療養院發生的兩起入室盜竊案,鄰區兩家賓館在一個月內先后九次發生的物品被盜案,無論是從作案手段還是從現場搜集的血型、掌印等證據上看,皆系“干豆腐”一人所為。
審訊中,在確鑿的證據面前,“干豆腐”供認不諱。但是,王吉章根據多年的刑偵經驗和職業敏感認識到案子并沒有結束,他的思維觸角伸向“8291”工程案。
8月19日,D市公安局黨組經研究并經請示有關部門,同意西區公安分局進入偵查“8291”工程案,并決定將“干豆腐”入室盜竊案與“8291”工程案進行串案偵查。西區公安分局立即召開并案、串案分析會:
“干豆腐”名叫劉迎福,25歲,系市第二電機廠工人。劉迎福在工廠當過消防隊員,受過專門的攀高訓練。而且,他家距“8291”工程案的案發現場不遠,7月6日那天恰巧是第二電機廠的廠休日,所以,劉迎福具備充分的踩點和作案時間……
是夜,王吉章親自對劉迎福進行了突擊預審。審訊進行得格外順利,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劉迎福如實交代了盜竊國防絕密文件的經過。
原來,劉迎福從學生時代就常干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中學畢業后分配到D市第二電機廠工作,依舊好逸惡勞。7月6日那天是廠休日,下午,無所事事的他隨便溜達到了距家不遠的海軍某部招待所。他看著進進出出的海軍軍官,惡念陡生:都說海軍軍官工資高、待遇好,他們一定很有錢,今晚就去偷他們……
文件殘片重現天日
據劉迎福交代,他在竊取了公文包后,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乘坐有軌電車去了海濱的星海公園,躲到一處公廁內翻查公文包。令其大失所望的是,碩大的公文包里除了厚厚的一摞文件紙外,別無他物。借著昏暗的燈光,劉迎福忽然瞥見紙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絕密”等字樣,猛然驚出一身冷汗,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
他忐忑不安地蹲在廁所里想了很久,認為無論如何也不能引火燒身,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他順手將皮包扔進旱廁的糞池,又把所有的文件紙撕成碎片后,拋了進去……
事情發生距今已有月余,拋撒文件紙的那個便池也已被掏過多次,當務之急,只能循“跡”追“糞”。
西區公安分局的偵查人員了解到,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段時間里,該糞池一共被掏過三次,掏出的糞便均由城肥管理所的運糞車送到了郊區的辛寨子鄉。
8月21日,偵查人員趕到了辛寨子鄉。據鄉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城里七八月間運來的糞肥早已施入菜地了。
第二天上午,二百多名武警官兵人手一個鐵絲耙,來到辛寨子鄉一片片施過肥的菜地地頭,執行著一項極為特殊的任務。按照規定,每個戰士分擔兩壟地,既要保證不損壞地里的蔬菜,又要保證不漏耙一寸土地,凡是找到帶字的紙片,必須馬上上繳。
將近中午時分,在一片蘿卜地里,一個戰士找到一張有字的紙片,上面字跡模糊,但隱約可見“中央研”三個完整的字跡。與此同時,另一個戰士也找到一張紙片,上面依稀可辨認出“軍委”字樣。接下來,又有幾個戰士相繼耙出多張印有鉛字的紙片。將找到的碎紙片拼合在一起,上面殘存的字跡印證,這些正是失竊的“8291”工程絕密文件的殘片。這意味著,歷時一個多月,令國家高層領導為之牽掛的特大案件——“8291”工程案終于告破!
1982年10月16日,一條短短數十字的消息,震撼著中國,震撼著世界: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1982年10月7日至16日,我國向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達到預期目的。這一成功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有了新的發展?!?/p>
(呂麗妮薦自2010年4月12日《新紀實》)